where k (M− 2 s− 1)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in the pH range 2 to 5, from 5 to 40 °C and 0.01 to 1 M.The effect of pH and ionic strength on the reaction suggest that the rates are due to
where H2A = H2CrO4, HA = HCrO4, H2B = H2SO3 and HB = HSO3. The overall rate expression over the investigated pH range can be determined from
k=kH2A–H2B(αH2A)(αH2B)2+kHA–H2B(αHA)(αH2B)2+kH2A–HB(αH2A)(αHB)2
with kH2A−H2B = 5.0 × 107, kHA–H2B = 1.5 × 106 and kH2A–HB = 6.7 × 107.Fe(III) in the range 1.5 to 20 μM exerts a small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reaction and significantly lowers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r(VI) compared to the nominal value. Contrary to Fe(III), formaldehyde (20 to 200 μM) reacts with S(IV) to form the hydroxymethanesulfonate adduct (CH2OHSO3), which does not react with Cr(VI). Major cations Mg2+ and some minor elements such as Ba2+ and Cu2+ did not affect the 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ate law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ggest that this reaction may have a role in acidic solutions (aerosols and fog droplets). This reaction becomes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Fe(III) and low HMS concentrations, contributing to affect the 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chromium spec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dox species of chromium, which reach surface water from atmospheric depositions.  相似文献   
756.
台湾集集大地震及其余震的长周期地震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锋  张旸  赵金宝  唐晖 《地震学报》2006,28(4):417-428
用丰富的高质量数字强震记录对台湾集集大地震及余震的长周期地震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动的强度随震级、距离及场地条件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近断层的长周期地震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集集大地震及余震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形状主要受场地条件和震级控制(D+E类场地的反应谱要比B+C类的宽,震级大的反应谱要比震级小的宽),而受距离影响并不显著;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明显受断层活动特性影响:上盘的长周期地震动比下盘的强,北部的比南部的强.   相似文献   
757.
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瑞民  杨志峰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102-108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关切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则是其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目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本文在DEM基础上,分析了2000年长江上游高程、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变化,2000年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对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因地制宜,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影响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和改善地表覆盖。  相似文献   
758.
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动态与调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孙强  蔡运龙  王文博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6):108-116
在国际学术前沿土地变化科学的概念框架下, 耕地非农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为核心问 题之一。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调控机制, 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求, 也可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以北京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 1996~2004 年北京土地利 用变化中, 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 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 城镇 扩展主要占用耕地, 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 远郊山区耕地被 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 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行为与 决策是北京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 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寻求耕地保护与 耕地非农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积极发挥土地管理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59.
平缓地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秦承志  杨琳  朱阿兴  李宝林  裴韬  周成虎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6):87-93
地形湿度指数(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可定量模拟流域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 在流域 的土壤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地形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在应用于 地形平缓地区时会得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 即在河谷地区内, 地形湿度指数仅在狭窄的汇水线上 数值较高, 而在汇水线以外的位置则阶跃式地变为异常低的地形湿度指数值。本文针对此问题对 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改进: 以多流向算法MFD- fg 计算汇水面积, 相应地以最大下坡计 算地形湿度指数, 再基于一个正态分布函数对河谷平原地区内的地形湿度指数进行插值处理。应 用结果表明, 所得地形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但能合理地反映平缓地区坡面上的水分分布状况, 并且在河谷地区内地形湿度指数值也都比较高, 其空间分布呈平滑过渡, 因而整个研究区域的水 分分布状况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760.
基于植被信息遥感反演的东亚飞蝗监测研究     
吴彤  倪绍祥  李云梅  蒋建军  陈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2):25-29
植被是东亚飞蝗发生和成灾的重要指示因子。运用遥感技术对植被生长进行监测,对东亚飞蝗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实地获取的植被冠层孔隙度数据反算的LAI数据以及Landsat-5 TM影像提取的各种VI数据,进行了LAI(LAI-2000改进型算法的反算结果)与TM影像上反演的VI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DVI最适合反映研究区植被生长状况。分析RDVI与飞蝗发生面积的关系,发现两者呈负线性相关,即随着RDVI减小,飞蝗的发生面积呈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首页] «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 末  页»
  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4篇
  免费   2669篇
  国内免费   4847篇
测绘学   2128篇
大气科学   3748篇
地球物理   3585篇
地质学   6373篇
海洋学   3066篇
天文学   1535篇
综合类   1377篇
自然地理   193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515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812篇
  2016年   794篇
  2015年   968篇
  2014年   946篇
  2013年   1112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830篇
  2009年   1004篇
  2008年   1108篇
  2007年   1281篇
  2006年   1244篇
  2005年   1107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51.
GE VCT-高图像质量和低剂量的和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本文中讨论了实现图像质量和X射线剂量的和谐和同一的重要性,介绍了GELightSpeedVCT在硬件,软件和临床应用上降低病人剂量的方法。VCT在实现各向同性高分辨率的同时努力提高X射线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病人剂量,真正实现了高图像质量和低剂量的和谐。  相似文献   
752.
基于VTK的医学图像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学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是当前科学计算可视化应用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可视化工具包VisualizationToolkit(VTK)的主要特点,介绍了三维医学可视化系统实现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一系列人体断面图像,应用VTK实现了三维医学图像重构,对重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解剖分析;并实现对人体的二维图像逐帧浏览及柱状统计。实验结果表明,VTK具有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的优点,是医学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53.
PET(正电子发射成像)是当今高层次的核医学技术。它综合了核技术、核电子学、计算机、数据处理等领域中的尖端技术,是当前医学界最先进的大型医疗诊断成像设备之一,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产32环高档临床PET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PET设备的工作原理、总体基本结构及各子系统基本功能,对PET整机性能及其临床应用也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754.
基于MultiGen Creator/Vega的虚拟图书馆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虚拟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利用MuhiGen Creator和Vega进行建模和系统设计。本文论述了在图书馆模型建立过程中层次结构模型、细节层次结构、实例技术和纹理贴图等技术的实现,以及使用Vega及其提供的API函数的系统开发方法。研究证明,采用MuhiGen Creator和Vega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结合的方案可行.并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755.
The rates of the reduction of Cr(VI) with S(IV) were measured in deaerated NaCl s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pH, temperature and ionic strength. The rates of the reaction were found to be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Cr(VI) and second order with respect to S(IV),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results obtained at concentrations two order higher tha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action also showed a first-order dependence of the rate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roton and a small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with an apparent energy of activation ΔHapp of 22.8 ± 3.4 kJ/mol. The rates were independent of ionic strength from 0.01 to 1 M. The rate of Cr(VI) reduction is described by the general expression
−d[Cr(VI)]/dt=k[Cr(VI)][S(IV)]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