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开展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构建过程描述和本构参数两方面均有较强物理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为对象,利用水文分区曲线对降雨、融雪和融冰等不同水源主导的流量过程进行划分,以划分的流量过程线子集对相应水文过程参数进行分步率定,提高了水文模型参数的物理性,以此构建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参数集,内部多个水文站点和流域雪水当量的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基于模型解析了2001-2015年间雅鲁藏布江的径流水源组成,降雨、融雪、融冰水源对总径流量贡献的比例分别为66%、20%和14%。本文方法对高山寒区径流的水源解析有普遍意义,结果对理解气候变化下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2.
王斐笠  王述红  修占国 《岩土力学》2018,39(8):2844-2850
开挖利用和开发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了岩体原有的天然应力平衡状态,而结构面的存在进一步恶化了地质环境安全,所以,为了有效防治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必要对扰动作用下结构面的应力状态和强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将岩体所受扰动作用以应力形式量化,分析了扰动应力波在结构面中的传递过程并对其衰减特征进行了量化,同时建立了扰动作用下结构面应力分析模型。基于此,结合库仑-纳维叶准则,给出了扰动作用下结构面的强度分析准则,同时,实现了扰动作用对结构面强度的劣化效应分析并使用折减系数进行定量描述。该过程的实现为有效防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给出了一种分析扰动作用下地质灾害诱发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3.
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定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维  王世称 《地球科学》1999,24(5):513-515
以新疆某地金矿区 ,对金矿床密集区和异常密集区进行了综合性圈定,建立了扩展模型,应用数理化理论Ⅰ、Ⅲ、Ⅳ和特征分析法对金矿和异常密集区一量研究,该方法不私适应于金矿床,而且还奉承放床,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Models under location uncertainty are derived assuming that a component of the velocity is uncorrelated in time. The material derivative is accordingly modified to include an advection correction, i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diffusion terms and a multiplicative noise contribution. This change can be consistently applied to all fluid dynamics evolution laws.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explore benefits of this framework and consequences of specific scaling assumptions. Starting from a Boussinesq model under location uncertainty, a model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a mesoscale flow subject to a strong underlying submesoscale activity. Specifically, turbulent diffusion and rotation effects have similar orders of magnitude. As obtained, the geostrophic balance is modified and the Quasi-Geostrophic assumptions remarkably lead to a zero Potential Vorticity. The ensuing Surface Quasi-Geostrophic model provides a simple diagnosis of warm frontolysis and cold frontogenesis.  相似文献   
135.
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指标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崇民  李应桂  史长义 《物探与化探》2000,24(4):241-245,249
集20多个铜、多金属矿床的区域、矿带(田)、矿床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研制了定量评价大矿异常的地球化学方法。在系统研究不同规模多种勘查尺度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评价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量化评价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6.
Mitigating urban heat island (UHI) effects, especially under climate change, is necessary for the promotion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Shad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provided by urban trees for mitigating UHI. However, the cooling effect of tree shade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method to quantif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tree shade and examined its effect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We used the hillshade function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quantify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ree shade by integrating sun location and tree heigh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ade and LST were then compared in two cities, Tampa, Florida and New York City (NYC), New York. We found that: (1) Hillshade function combining the sun location and tree height can accurately captu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tree shade; (2) Tree shade, particularly at 07:30, has significant cooling effect on LST in Tampa and NYC; and (3) Shade has a stronger cooling effect in Tampa than in NYC, which is most like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atio of tree canopy to impervious surface cover, the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trees and buildings, and their relative heights. Comparing the cooling effects of tree shade in two cities,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s for urban planners for UHI mitigation in different cities.  相似文献   
137.
以CT图像资料为例,利用物理特征值分析和裸眼观察法分别对岩土材料损伤出现的时间进行了估计,证明单纯观察判断的局限性,随后利用等值线法确定了损伤出现的位置和扩展的方向,接着通过对试样区CT数的最大、最小值随加载变化曲线进行考察,确定了无损区、损伤区和破裂区的分区界限值,在该阈值下对各区进行了图像的二值化,最后对二值图进行了形态、几何和物理特征值的定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38.
海域承载力的定量化探讨--以辽宁海域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海域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有关承载力研究的成果,依据近几年辽宁海域开发现状,采用状态空间法对辽宁海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海域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但是承载状况总体趋于好转。本文还对其今后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探讨了提高辽宁海域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9.
为了解色素控制基因与壳色的关系,本实验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了酪氨酸酶基因(Tyrosinase,TYR)在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4种壳色蛤仔和7种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酪氨酸酶基因在鳃、外套膜、闭壳肌、性腺、内脏团、水管和唇瓣中均有表达,其中外套膜中表达量较高,其次为鳃,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少。不同的酪氨酸酶基因在4种壳色的表达量不同,酪氨酸酶基因TYR2、TYR3、TYR6和TYR9在白斑马蛤中表达量居高,且与斑马蛤和白蛤差异显著(P0.05)。TYR2、TYR6和TYR10在橙蛤中表达量最高,推测与橙色形成有关。TYR11在斑马蛤中表达量最高,且与白蛤和白斑马蛤差异显著(P0.05),推测与背景色形成有关。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TYR3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同源性最高为64%。TYR10与加州双斑蛸(Octopus bimaculoides)同源性最高,为53%。与长牡蛎进化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0.
循环荷载下花岗岩细观损伤量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宏观尺度疲劳破坏是由于细观尺度微裂纹的萌生、发育和贯通引起的,因此对处于细观尺度的微裂隙进行量化分析,对于理解花岗岩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意义。利用扫描电镜(SEM)拍摄得到昌江花岗岩的大量细观结构图片,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图片进行处理,提取微裂纹的细观几何信息。从矿物晶体和微损伤形式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的细观损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穿晶裂纹大部分出现在长石晶体内,而云母晶体则以沿晶裂纹为主;②在3类微裂纹中以沿晶裂纹发育速度最快,是疲劳损伤中主要的损伤形式;③沿晶裂纹和穿晶裂纹发展中所消耗能量占微裂纹开裂能量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