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Pyrite rich in Zn, up to 3.1 wt%, was found in the TAG active mound of the TAG hydrothermal field, the slow-spreading Mid-Atlantic Ridge at 26°08'N and 44°49'W. The Zn-rich pyrite is characterized by an optical homogeneity, a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Zn in the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es, both at a magnification of about 500,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e and Zn contents of the pyrite and a rather small unit cell edge (a0 = 5.4117 ± 0.0008Å), strongly indicating that the detected Zn is present in the pyrite in solid solution. Such Zn concentrations are observed exclusively in dendritic pyrite, suggesting that the Znrich pyrite grew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of a high degree of supersaturation due to quenching on the seafloor.  相似文献   
22.
上海虹口区广粤路垃圾堆场地处中心城区,是垃圾堆场改造成景的成功案例,但近年常受大暴雨影响发生小型滑坡。植被是经济和有效的水土保持和固坡方式。本文简述植被护坡机理与作用,针对广粤路垃圾堆场实际情况,探讨植被护坡的合理运用,以改善和提高城区环境面貌。  相似文献   
23.
海底硫化物黑烟囱典型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发现的现代海底黑烟囱中基本都发育分带性构造、通道构造、胶状构造、多孔和填充构造、交代构造、枝状构造等,这些构造为硫化物烟囱的典型构造,它们记录了硫化物烟囱的形成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是鉴别硫化物烟囱构造的重要特征。不同类型烟囱的形成除了与其围岩相关外,也与烟囱演化的成熟度相关。弥散式喷射作用(diffuser)是与烟囱构造相似的常在丘体中发育的另一重要构造,与烟囱构造不同的是弥散式喷射缺乏象烟囱那样的轴向中央通道,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有严格的范围。烟囱与弥散式喷射作用是丘体上部形成的主要机制。在现代陆上保存的地史时期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陆续找到了遗留下来的烟囱构造或烟囱残片(如乌拉尔、皮尔巴拉、爱尔兰、高板河等),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黑烟囱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4.
The coarse-detrital deposits have the properties of cold accumu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ld for a long time. Now, at some place where 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of air is positive, one even can get the permafrost by artificial formation of the burial mound. According to these properties, some lowenergy storehouses are built for various purposes.  相似文献   
25.
青藏高原发现大型冻胀丘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青藏高原黄河源地区多格茸盆地内发现大型冻胀丘群,这些冻胀丘外观多呈穹窿状,有些呈脊状、新月状.盆地内的冻胀丘隆起高度多在3~6 m,最高不超过10 m,水平扩展范围数十米到上百米,最大超过300 m.冻胀丘在盆地内密集分布,众多小型湖塘嵌于其中,分布密度估计5~8个·km-2,局部区域内可达10个·km-2以上.从外观看,多数冻胀丘形态较完整,但有的已经部分塌陷,有的几乎完全塌陷,不同塌陷阶段的冻胀丘在盆地内均有发现.冻胀丘顶部钻孔岩芯揭示高含冰地层从丘顶以下5 m左右一直延续到20多米,局部发育厚层地下纯冰层,厚度可达2 m以上.根据外观形态、地下冰类型判断,这些多年生的冻胀丘属冰土丘(lithalsa),和常见的冰核丘(pingo)有所区别.初步判断,这些冻胀丘形成于全新世大暖期以后的新冰期时期.多格茸盆地冻胀丘群的发现对现行的工程建设及工程建筑物的运营安全、区域古环境、流域水文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台缘带油气资源储量巨大,藻丘的发育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因此讨论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的藻丘类型与沉积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并结合测井资料,详细阐述了高石梯地区灯四段的藻丘类型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岩石类型可分为富藻类云岩和贫藻类云岩:富藻类云岩是藻丘的丘...  相似文献   
27.
-The construction of breakwaters in China in more than 4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reviewed.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main types of breakwater, upright breakwaters and rubble mound breakwaters,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are built are expounde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y for future breakwater construction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8.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全面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土墩墓的类型有多种,总结了这些土墩墓的主要影像特征.山脊上的土墩墓呈串珠状分布,分布于山谷的土墩墓比较零散,平面呈方形,平原岗地上的土墩墓呈散点状,比较低缓,表土剥蚀了的石室土墩墓在影像上明显有棱角,特大土墩墓不仅形体大,而且周围有排列规则的多列小土墩墓环绕,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球状风化、农田中的水迹等易与土墩墓混淆,但也有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9.
通过二维水槽内规则波以及不规则波作用下开孔沉箱的受力试验研究,分析研究了明基床上开孔沉箱所受的总力矩与相对基床高度、消浪室相对宽度、相对水深、波陡以及开孔率等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给出总力矩比值(开孔沉箱/实体沉箱)与其影响因素间的拟合公式,同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二者吻合较好,所得经验关系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0.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坡度地形上掘穴蚁的蚁丘直径、密度和盖度分布,讨论了不同坡度地形对掘穴蚁筑丘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掘穴蚁筑丘对不同坡度地形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坡底、坡中及丘顶对蚁丘直径、密度和盖度分布影响明显,其中蚁丘直径迎风坡坡中显著小于其他坡度地形(P<0.05);密度和盖度分布顺序均表现为:丘顶>坡中>坡底。掘穴蚁筑丘改变了土壤性状,导致土壤含水量升高,pH值变小而电导率变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微地貌条件下,蚁丘含水量和全氮含量迎风坡坡底较高,而蚁丘有机质含量背风坡坡底较高,但蚁丘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丘顶较小。整个流动沙丘土壤基质均比较疏松,流动沙丘微环境易受风力作用而改变,从而影响掘穴蚁的筑丘活动分布,但不同坡度地形间蚁丘分布差异基本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