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0篇 |
免费 | 512篇 |
国内免费 | 16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284篇 |
地质学 | 4124篇 |
海洋学 | 139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25篇 |
自然地理 | 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78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205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给出的滹沱群下亚群青石村组玄武岩Rb-Sr、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45.8±17和2369±30Ma(Z),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4±19和1932±19Ma(1);中亚群河边村组玄武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图的投点呈完全离散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322±31Ma(2),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0和1742±17Ma(1)。根据上述Rb-Sr、Sm-Nd数据与已知青石村组、河边村组单颗粒锆石U-Pb法确定的成岩年龄2450±10和2400±20Ma(2)的明显差别,40Ar-39Ar均揭示为较典型受扰动的年龄谱和较发育的透人性构造、晚期岩脉等地质证据,认为Rb-Sr、Sm-Nd是重设的同位素体系。 相似文献
52.
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逆冲带前锋,区域构造位置介于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中心与塔北前缘隆起带之间,第三系广泛分布两套膏盐岩层,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和复杂的构造样式,石油地质条件非常优越.本文在分析3个区带的变形特征基础上,探讨了盐上层和盐下层的构造成因,认为盐上层的构造成因与盐层的流动性有关,西段变形比东段强烈;盐下层构造成因东、西差异较大,东段与盐层的塑性变形无关,西段则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53.
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详细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对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剖面主要岩类的宏观特征(颜色和构造)、物质组分、结构及磁化率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碎屑岩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岩类,磁化率值呈现低→高→低→高→低(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雪山组)的规律性变化。综合沉积特征显示雀莫错组和雪山组主要为河流相-河控三角洲相沉积,布曲组为碳酸盐缓坡相沉积为主,夏里组主要为潮坪-泻湖相沉积,索瓦组主要为混积陆棚-泻湖-潮坪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古水深在下降的总趋势中呈现浅→深→浅→深→浅的升降旋回,盆地沉积中心由东向西迁移,区域构造演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盆地沉积面貌。 相似文献
54.
公格尔西滑脱剪切带位于东北帕米尔公格尔片麻岩穹窿西缘。通过我们详细的野外观测、显微构造观察、石英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测试以及锆石U-Pb测年,对公格尔西滑脱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时限进行了研究。公格尔西滑脱剪切带糜棱岩中大量的石榴子石、矽线石和蓝晶石等表明其为高级变质产物。S/C组构、旋转碎斑及不对称褶皱等变形现象说明剪切带上盘向W或SW低角度剪切的运动特征。高级变质糜棱岩和浅色岩脉记录约20 Ma的206 U-238Pb锆石年龄,说明公格尔西滑脱剪切带初始形成于早中新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公格尔西滑脱剪切带曾是狭长的帕米尔中下地壳滑脱带的最北段。由于新生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以后印度板块仍持续向N俯冲推进,帕米尔地壳由S向N开始增厚,进变质作用最初发生于南帕米尔,约20 Ma时到达北帕米尔。东北帕米尔中下地壳物质开始折返于中新世中期。而直到6~4 Ma,东北帕米尔公格尔地区开始快速隆起,此时公格尔新生代高级变质岩才快速折返。 相似文献
55.
Phase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on a deep crustal metamorphic field gradient: metapelitic rocks from the Ivrea Zone (NW Ital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Ivrea Zone in NW Italy preserve a deep crustal metamorphic field gradient.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phase equilibria methods to metapelitic rocks provides new constraints on the P–T conditions recorded in Val Strona di Omegna, Val Sesia and Val Strona di Postua. In Val Strona di Omegna, the metapelitic rocks show a structural and mineralogical change from mica‐schists with the common assemblage bi–mu–sill–pl–q–ilm ± liq at the lowest grades, through metatexitic migmatites (g–sill–bi–ksp–pl–q–ilm–liq) at intermediate grades, to complex diatexitic migmatites (g–sill–ru–bi–ksp–pl–q–ilm–liq) at the highest grades. Partial melting in the metapelitic rocks is consistent with melting via the breakdown of first muscovite then biotite. The metamorphic field gradient in Val Strona di Omegna is constrained to range from conditions of ~3.5–6.5 kbar at ≈650 °C to ~10–12 kbar at >900 °C. The peak P–T estimates, particularly for granulite facies condition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ost earlier studies. In Val Sesia and Val Strona di Postua, cordierite‐bearing rocks record the effects of contact meta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usion of a large mafic body (the Mafic Complex). The contact metamorphism occurred at lower pressures than the regional metamorphic peak and overprints the regional metamorphic assemblages.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trusion of the Mafic Complex having post dated the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are inconsistent with a model of magmatic underplating as the cause of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56.
南京红层岩性复杂,桩基持力层承载力难确定。依据南京某工程勘察资料,建立南京红层泥岩、泥质粉砂岩不同互层情况的地质模型,运用FLAC3D软件分析,并与载荷板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桩基持力层应选择在厚度大于两倍桩径的泥质粉砂岩地层上,避免放置于泥岩地层;载荷板试验结果偏于保守,设计时可以把这部分作为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57.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广泛分布超基性岩及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已有研究表明它们与区域成矿关系密切,其蛇纹石化过程使一些元素活化并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位于班-怒带中段的昂吾地区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主要矿物成分有橄榄石、单斜辉石、铬铁矿、利蛇纹石、磁铁矿和绿泥石等,原岩恢复表明该超基性岩为单辉橄榄岩。镜下鉴定、背散射电子图像、能谱成分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单辉橄榄岩的蛇纹石化及蚀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Ⅰ)以形成相对富铁蛇纹石(Mg#=75~88)为主,基本无磁铁矿析出;(Ⅱ)形成相对富镁的蛇纹石(Mg# 90),析出磁铁矿;(Ⅲ)蛇纹石进一步蚀变成绿泥石。热力学模拟及多组分矿物相平衡图表明,在蛇纹石化过程中,昂吾地区超基性岩中的辉石脱硅致使反应体系SiO_2活度升高,限制了磁铁矿的生成。同时也发现,在利蛇纹石稳定存在的温度区间内(100~300℃),本研究的蛇纹石化体系温度倾向高值区,不利于磁铁矿的析出。进而探讨了原岩成分、反应体系SiO_2活度及温度等因素对蛇纹石化过程中磁铁矿析出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班-怒带内超基性岩的蛇纹石化过程及磁铁矿化机制。 相似文献
58.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①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一锑矿床(点);②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一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③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一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一马攸木一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一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一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59.
对银额盆地石板泉西石炭系白山组碳酸盐岩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各特征元素对古环境、古气候的指示意义。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除样品CH3外,其余样品主量元素中的Al及微量元素中的Ti、Zr、Th等典型陆源特征元素的含量较低,Y/Ho平均值为45.58,反映研究区白山组碳酸盐岩较少受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δCe与δEu、w(ΣREE)、(La/Sm)N未见良好的相关性,也不具备Eu正异常,说明研究区白山组碳酸盐岩受成岩作用和热液作用的影响也较为有限。碳酸盐岩中所含微量元素主要为海水自生成因,能够反映原始沉积环境。根据特征元素对古水深、古盐度、古气候、古氧相和古水温进行研究,显示研究区白山组碳酸盐岩段虽然岩性较为单一,但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反映早晚的沉积古环境差异。研究区白山组碳酸盐岩总体经历了1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沉积于正常海水,气候潮湿,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古水温为8.51~27.10℃,早期水温低,晚期水温升高。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