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5篇 |
免费 | 695篇 |
国内免费 | 2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篇 |
大气科学 | 86篇 |
地球物理 | 1813篇 |
地质学 | 1241篇 |
海洋学 | 117篇 |
天文学 | 63篇 |
综合类 | 50篇 |
自然地理 | 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68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51.
Understanding how the Australian continent came together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structure in all levels of the lithospher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cross several Proterozoic orogens have revealed entirely buried tectonic elements, termed seismic provinces. Although undoubtedly important, the nature of these seismic provinces is typically not well characterised. The Capricorn Orogen is one such region, where the upper crust is relatively well known from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studies, but much of the deep crust is buried beneath Proterozoic basins. Here we combine geophysical datasets, including active and passive source seismic data and gravity data, to image the density, seismic velocity and compositional structure of the deep crust of the Capricorn Orogen. Crustal structure interpreted from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studies is re-scaled using velocity information from receiver function studies. This modified geometry is used to construct a density model that satisfies Bouguer gravity data. Finally, after correcting fo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ependencies, the velocity and density information is used to generate a compositional model of the orogen. This model indicates a varied structure with at least four distinct blocks between the Yilgarn and Pilbara cratons, bounded by major shear zones. We suggest that this variation is linked to multiple accretion events during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West Australian Craton. 相似文献
95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裂缝与天然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虽然发育大量气孔和原生裂缝,但是其连通性差,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优劣和成藏概率。为了阐明裂缝与天然气成藏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岩心、成像测井以及实验分析等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裂缝的成因类型与特征、控制因素、分布规律及形成期次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演化、气源断裂活动期次以及盖层封闭能力演化,讨论了构造裂缝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发育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以次生构造裂缝为主。在平面上构造裂缝受断裂、岩性和岩相控制,在纵向上受不整合面控制,具有旋回性分布的特点。构造裂缝主要分三期形成,其中第二期形成时期(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与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相吻合,并且气源断裂处于活动期,盖层也具有很好的封气能力,为研究区主要成藏期。 相似文献
953.
为揭示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用低温氮气吸附-解吸实验,结合扫描电镜分析、有机碳测定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分析页岩有机质和矿物组成,厘清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陆相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粒内孔、长石溶蚀孔和颗粒边缘孔,有机孔隙不发育。氮吸附曲线主要呈现为Ⅳ类吸附曲线,发育H2和H3两类迟滞回线,其中H3型比表面积较低,平均孔径较大,宏孔含量较高。页岩孔体积主要由介孔和宏孔贡献,比表面积主要由介孔贡献。孔径分布呈现双峰态,左峰约为2.7 nm,右峰分布在20~70 nm。页岩发育两段分形特征,分形维数显示H3型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及复杂性较弱。孔隙结构主要受矿物组成控制,与TOC无明显相关性,微孔含量与比表面积越高,宏孔含量与平均孔径越高,页岩孔隙结构越复杂,越不利于页岩气的运移及产出。陆相页岩因沉积环境控制下赋存的腐殖型有机质,从本质上影响了其孔隙空间、孔隙结构及页岩气富集特征,与海相页岩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954.
云南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环境地质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地的环境地质记录是从盆地的形成、发展演变、沉积物形成的地球化学与古气候环境、沉积物堆积后所经历的压实、成岩来加以研究的。除无机介质(矿物)外的有机质,在成岩压实受热过程中化学成分与结构的变化,也是盆地环境地质记录的一部分,环境地质研究的归宿是对矿产—化石燃料形成与潜能的估价,完整的研究应该包括化石燃料形成(成烃成煤)环境及成藏(保存)环境等。对云南滇西陇川、瑞丽及保山等三个新生代断陷盆地环境地质记录的研究揭示,在极其相似的盆地形成演变、沉积地球化学与古气候、成岩与成烃背景基础上,化石燃料的形成与潜能在三个盆地具有差异性;指出陇川盆地以找寻煤型气及初熟(低熟)油为主,保山盆地以寻找浅部生物成因气及煤型气为主,瑞丽盆地相对潜能较差,仅有生物气浅部产出的可能。 相似文献
955.
通过地震分布及地震机制解所反映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俯冲带的形态及应力状态,研究了俯冲带深部形变及650km间断面的穿透问题.日本海Benioff带较直,连续性较好;鄂霍次克海Benioff带弯度稍大,220-320km深度之间地震很少.两俯冲带在浅部及深部地震密集,100-200km深度之间有双地震层.应力状态随深度变化,200km深度以下P,T轴方向相对集中,P轴接近俯冲方向,在约100-200km深度附近,P,T轴均接近俯冲方向.观测和理论地震图拟合分析表明,地震断层面走向接近俯冲带走向,断裂的结果使俯冲带在深部倾角变小. 相似文献
956.
珠江三角洲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三角洲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已有资料。重新对珠江三角洲的新构造运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以断裂活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为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珠江三角洲的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在第四纪形成或重新活化的基底断裂把三角洲切割成一系列的断块,并且在垂直运动上以沉降为主导,为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系沉积创造了空间。另外,第四系两期河流相砂砾层分布的差异反映了古河道在晚更新世海侵后、全新世海侵前所发生的变迁。这主要是断裂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新构造运动既影响着三角洲的沉积又控制着河道的变迁.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摘要:文中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大量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为依据,在全面分析前人对东天山造山带板块缝合线的认识基础上,重新厘定研究区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带的位置。经研究确定:东天山造山带康古尔塔格和阿齐克库都克两条断裂之间所夹持的区域,为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陆 陆碰撞的缝合带,即康古尔塔格-阿齐克库都克碰撞缝合带。该碰撞缝合带既有板块边界划分意义,又有实体物质组成和特定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历史的独立构造单元,也是东天山地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故该带对东天山造山带Cu、Ni、Au、Ag等多金属矿产的形成和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