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74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柿竹园蛇形坪—横山岭铅锌矿床是一个含银高的矿床,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伴生银(金)的分布特征.并探讨银(金)矿化的富集机理,认为在该区及外围有利成矿的断裂破碎带地段.可能存在有独立银(金)矿体或与铅锌矿体在空间上重叠产出的特征.值得注意寻找独立金银矿体.  相似文献   
42.
通过柴窝堡铜矿带区域沉积环境、构造环境及岩浆活动分析,认为矿带具备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具体阐述了铜沟─庙儿沟铜矿田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认为铜沟─庙儿沟铜矿区的矿床属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矿床中各类型矿石中的锡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及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各成矿阶段锡石中稀土元素的组成模式、总量和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成矿物质及稀土元素具多来源性,岩浆岩及围岩中稀土酚模显示其具有同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44.
龙岗地区陇川运动-华力西运动间造成整个古生代地层缺失,中上三叠统直接覆于下元古界哀牢山岩群、大红山岩群等基底岩系之上,本文称为“超级不整合”。华力西期-喜马拉雅期历次地壳事件在“超级不整合”接触带形成“矿质”的“浪淘砂”式、叠次‘堆积’作用,对该区金成矿有决定性作用,先后发现小水井与大龙潭两个典型金矿床。前者为“地下水热卤水溶滤中低温热液蚀变角砾岩微粒浸染型金矿床”,可类比为“卡林型”;后者为“原生沉积地下热水溶滤中低温热液蚀变砂砾岩微粒-粗粒型金矿床”,为该区首次发现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45.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伟  陈少玲 《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
芦子园铅锌矿产于镇康复背斜核部寒武系沙河厂组大理岩、板岩、片岩地层中,沿背斜轴部产生的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酸性及基性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叠生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6.
杨宏城 《云南地质》2007,26(4):416-420
水泄铜钴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控矿因素较多,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受断层及岩性控制,地层初始富集,构造及区域变质作用提供通道及热源。水的循环、溶解作用形成热卤水成矿。  相似文献   
47.
新沟白钨矿属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变质矿床。晋宁晚期的岩浆活动强烈,黑云二长花岗岩是矿区主要成矿岩体。钨矿体赋存在花岗岩体两侧与昆阳群大龙口组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石、构造对矽卡岩及矿体都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地电提取测量法在北衙寻找隐伏矿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勇 《云南地质》2002,21(1):83-89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是应生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轻便,快捷的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在云南鹤庆县北衙地区进行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在末知矿区圈定了远景规划区,为进一步探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上扬子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南部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蕴藏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而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的钒矿床尤其令人瞩目。本文以湘西为例,剖析该类钒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矿床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底产的碳系页岩、硅岩及黑色页岩组合。矿层呈层状、似层状,产权稳定,埋藏浅,储量大。矿石主要由水云母(伊利石)和石英组成,含有机质及藻类化石。成矿受地层、岩性、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控制。矿床具有微生物成矿与海底热水沉积双重特征,成因应属生物地球化学积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50.
宾川幔坳区斑岩铜矿综合信息三维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曹显光 《云南地质》2002,21(4):353-364
云南宾川幔坳区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缘,金沙江有色贵金属矿带南段,是云南仅次于东川-昭通,个旧-丘北的第三大幔坳区,本文首次概括综合信息三维找矿模型显示,该区可能赋存一个超大型斑岩系列铜矿床,区内纳米碳,铜,金相互作用是其主要成矿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