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ASTER GDEM和SRTM DEM的获取方式,通过对两者在中国及周边区域高程的对比分析,得出两者高程间存在系统误差,前者高程比后者平均低4.9m。ASTER GDEM在许多区域特别是水域及高山区常存在明显粗差;SRTM DEM在特别是高山区域会出现空白区域,但其有效区域层次清晰、细节分明,无明显粗差,可靠性高。经过填补及高差约束限制修复,生成了无空白区域的SRTM DEM和可靠性更高的ASTER GDEM。  相似文献   
32.
基于ASTER GDEM数据喀斯特区域地貌类型划分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30 m分辨率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地貌基本类型的自动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ASTERGDEM数据能够满足1∶10万比例尺下喀斯特区域的地表形态表达;②以流域为单位提取地形因子符合地貌发育的基本规律,提取的地形因子能客观的反应地表真实形态;③采用非监督分类法能够有效的实现1∶10万比例尺下地貌基本形态的定量化、自动化分类。  相似文献   
33.
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西昆仑岩性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西昆仑西段布伦口地区各岩性段内岩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及其光谱特征分析,提取代表各岩性单元的岩性端元波谱曲线;对研究区内ASTER可见光(VNIR)和短波红外(SWIR)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成功提取了研究区内9种重要的岩性单元(包括古元古界布仑阔勒群的黑云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志留系温泉沟群的绿泥石绢云母板岩、黑色千枚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以及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经已知地质资料和野外查证资料分析证明,用上述方法提取岩性信息的结果可靠,能为岩性填图及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ASTER数据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均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中等比例尺的矿产预普查。为了探讨ASTER数据应用于铝土矿预普查的效果,通过对ASTER图像彩色合成、地质解译及异常信息提取,对豫西渑池地区的铝土矿进行了预普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基岩裸露地区,应用ASTER数据圈定"赋矿影像单元"和提取铝土矿遥感找矿信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基于累积相似度表面的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康  李满春  刘永学  程亮  陈焱明 《测绘学报》2012,41(2):259-265,272
将地理要素相似度定义为属性相似度与空间相似度,提出累积相似度表面的概念,引入曲线演化理论和快速行进方法生成累积相似度表面,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通过趋势面模拟数据与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实验分析证明,相比于利用欧氏距离等距离测度方法,通过累积相似度表面构建的空间权重矩阵综合考虑了地理要素的属性相似度与空间相似度,体现了地理要素的局部空间特征,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地理要素空间特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6.
ASTER遥感数据解读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ASTER遥感数据可以在地球表面自然过程与全球变化等多个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ASTER数据格式进行了分析,并对解读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ASTER数据的读取;最后结合ASTER数据的特点给出了ASTER数据在几个主要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SRTM3和ASTER GDEM V2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广泛的覆盖范围,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地形复杂度和地面覆盖物区域,两类数据的误差分布并不均匀。SRTM3和ASTER GDEM V2数据自公布以来,其精度修正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大范围区域精度验证缺乏有效手段,传统方法可靠性差且数据获取成本较高。自ICESat-1数据公开以来,它们已成为SRTM3和ASTER GDEM V2精度评定的主要检核点。为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借助ICESat-1评估了SRTM3和ASTER GDEM V2的高程精度,并根据插值误差曲面对两种DEM进行了修正。分析表明,原始SRTM和ASTER高程中误差分别为5.57 m和7.20 m,均高于标称精度;随着坡度的增大,高程精度呈降低的趋势。通过分析土地覆盖类型与误差分布关系表明:农田、灌丛土地类型精度较高;森林、湿地精度较低。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普通克里金、地形转栅格和自然邻域插值方法构建误差曲面。结果表明:不同的插值方法构建的误差曲面的特征和精度也不同。其中,反距离加权修正的效果最佳,其次是地形转栅格和自然邻域,而普通克里金修正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8.
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和GEDI可以为数字高程模型产品的精度评价与修正提供全球覆盖的、可靠的高精度参考数据源。然而,现有的DEM修正方法主要是针对DEM误差中的植被高信号且多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为此,本文分析了ASTER GDEM v3精度与土地覆盖类型、高程、坡度、起伏度及植被覆盖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上述多种精度影响因素并结合XGBoost和空间插值的DEM误差修正方法。结果分析表明:原始ASTER GDEM的误差整体呈正态分布,平均误差为-3.463 m,存在较大负偏差,高程精度随着高程、坡度、起伏度及植被覆盖率VCF的增大呈降低趋势;经过修正后,ASTER GDEM平均误差降低到了-0.233 m,负偏差得到有效改善,整体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26.04%,整体均方差降低了23.56%,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及人造地表的DEM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差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多种特征要素与地形误差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建模,在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修正效果。  相似文献   
39.
The grid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generation can be from any of a number of sources:for instance,analogue to digital conversion of contour maps followed by application of the TIN model,or direct elevation point modelling via digital photogrammetry applied to airborne images or satellite images.Currently,apart from the deployment of point-clouds from LiDAR data acquisition,the generally favoured approach refers to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photogrammetry.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s in such deployment i...  相似文献   
40.
采用ASTER GDEM数据及LANDSAT影像,运用GIS地形分析技术,通过山体阴影提取、坡度、坡向、水系走向、夷平面以及三维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对河南西部伏牛山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力学性质进行提取和分析,验证并总结了DEM与遥感、GIS相结合的手段对断裂构造解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