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1057篇
测绘学   332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405篇
地质学   2830篇
海洋学   257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汉南超单元组合就位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南超单元组合是扬子陆块晋宁期同构造侵位的巨大岩基,其内部结构、构造、分布、形态极有规律,与区域构造一致。晋宁期区域近EW向走滑斜冲机制派生的NE向延伸的拉张环境为岩浆侵位提供了潜在的空间,深成岩体的就位机制是构造位置、构造运动量、岩浆脉动量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972.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特征及其造山过程反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行山造山带被大多数学者称为构造岩浆带,被认为是中生代环太平洋岩浆弧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太行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类的研究和对比,以岩浆起源、岩浆演化的最新理论作为基础和主线,采用从宏观→微观→宏观的分析对比手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区段侵入岩类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成因信息作了详细对比,从而提出了“太行山型”造山带的概念及其形成模式.认为太行山造山带属于一种新的造山带类型,受控于板缘俯冲作用的远距离效应.造山作用以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标志,以陆壳的双向增厚为特征  相似文献   
973.
974.
本文以四川盆地中部的P_1井为例,分析自喷型深层卤水生产钻井的开采动态特征,建立生产指标之间的统计关系,并预测钻井自喷阶段的总产量。  相似文献   
975.
976.
地质试料中痕量—超痕量金分析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昭春 《地质实验室》1992,8(3):191-196
  相似文献   
977.
新疆哈密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志耀 《西北地质》1992,13(2):9-16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热侵位于下石炭统干洞组变余含铁粉砂岩、生物碎屑灰岩之中,K-Ar法同位素地质年龄为280—300Ma。为同源岩浆经深部分异作用形成的复式岩体,可划分出两次侵入共四个相带。其源岩浆为上地幔石榴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拉斑玄武岩浆。杂岩体的成岩作用受控于康古尔断裂带中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其成岩温度为1841—794℃;成岩压力为0.35—0.44GPa;成岩氧逸度为10~(-11·73)-10~(-13·80)。  相似文献   
978.
青海省北祁连山中段超镁铁岩带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建国 《西北地质》1992,13(3):24-31
北祁连早古生代蛇绿岩是我国规模较大的蛇绿岩带之一,超镁铁岩体极为发育。在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相继发现含金超镁铁岩体20余处,矿点两处。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超镁铁蚀变岩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毒砂、黄铁矿、黝铜矿等。根据砂金、岩金分布特征及矿物组合,超镁铁岩中金元素丰度、载金矿物硫同位素特征、石英气液包裹体测温及成分测定结果,以及区域成矿条件等特征分析,提出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镁铁岩,金矿成因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979.
主要介绍我所30年来,在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研究方面的基本概况、取得的进展及今后一些展望。其中所列进展主要包括:岩浆矿床学、岩石及成因学、岩浆建造学及矿床评价和预测等四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