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72篇 |
免费 | 1813篇 |
国内免费 | 9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20篇 |
大气科学 | 624篇 |
地球物理 | 1439篇 |
地质学 | 2910篇 |
海洋学 | 655篇 |
天文学 | 325篇 |
综合类 | 444篇 |
自然地理 | 5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300篇 |
2021年 | 300篇 |
2020年 | 356篇 |
2019年 | 336篇 |
2018年 | 256篇 |
2017年 | 389篇 |
2016年 | 367篇 |
2015年 | 343篇 |
2014年 | 475篇 |
2013年 | 500篇 |
2012年 | 457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396篇 |
2008年 | 446篇 |
2007年 | 421篇 |
2006年 | 417篇 |
2005年 | 382篇 |
2004年 | 340篇 |
2003年 | 231篇 |
2002年 | 247篇 |
2001年 | 176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1900年 | 3篇 |
1897年 | 1篇 |
18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航磁异常数据一般均采用多期磁测数据汇编而成, 但是由于测量时间跨度较大、各期测量精度与校正参数不一致、以及磁力异常本身的时变性等原因, 各期磁力异常数据之间具有系统差异, 致使航磁异常汇编数据的长波成分可能存在不可靠性.本文基于二维修正球冠谐分析建模方法与单纯采用卫星磁测数据构建的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可靠波段, 提出区域航磁异常汇编数据的长波成分提取、评价与替换技术.通过仿真数据测试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之后, 将其应用于澳大利亚第七版航磁异常网格数据, 进而采用CM6模型的16~90阶球谐系数解算数据对提取的航磁异常长波成分进行了评价与替换, 并通过空区补值与扩边处理, 得到了澳大利亚及邻区完整的磁力异常网格数据.最后, 采用替换了和未替换长波成分的航磁异常汇编数据, 与CHAMP卫星磁测三分量数据联合进行修正球冠谐建模, 结果显示, 替换了长波成分的航磁异常汇编数据与卫星磁测数据融合效果更好, 而由航磁异常汇编数据提取的长波成分与卫星磁测数据存在不相容性或非一致性.仿真测试与实际应用均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值得在区域航磁异常数据汇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142.
李学军;詹焕发;唐争气;陈思洁 《测绘地理信息》2020,45(6):105-111
介绍了采矿巷道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研究内容、设计过程和软件开发的技术路线,将位置服务与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融合创新,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SuperMap平台开发采矿巷道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各项功能模块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达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3.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密不可分。采用无人机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加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通过试验方法确定像控点布点间距,再利用清华山维EPS地理信息工作站进行图库一体采编工作,可以很好解决大比例尺地形图现势性问题,其精度完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4.
胡主宽;范斌斌;周颖熙;张勇;柯维 《测绘地理信息》2023,48(3):14-19
旨在基于最新的实测静态与车载动态数据,分析BDS-3完全建成情况下的短基线实时动态(real-timekinematic,RTK)定位性能,并与BDS-2/GPSRTK定位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亚太区域,BDS-3RTK定位性能优于BDS-2和GPS。BDS-2+BDS-3RTK定位性能相较于BDS-2和BDS-3有大幅提升,在观测条件较差的情形下,提升更为显著。静态实验中,仅单频观测值可用、截止高度角为10°时,BDS-2+BDS-3的模糊度解算正确率为100%,显著高于BDS-3(94.2%)、BDS-2(76.5%)以及GPS(48.8%)。BDS-2+BDS-3在E 、N 、U 方向上定位误差序列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RMSE)为0.21cm、0.28cm、0.70cm,优于BDS-3(0.25cm、0.26cm、0.84cm)、BDS-2(0.31cm、0.37cm、1.00cm)以及GPS(0.29cm、0.39cm、0.96cm)。动态实验中,当仅用单频观测值,截止高度角为35°时,BDS-2+BDS-3的模糊度解算正确率仍能达到100%,而BDS-3、BDS-2、GPS的模糊度解算正确率分别为72.5%、54.5%、0.9%,BDS-2+BDS-3、BDS-3、BDS-2、GPS的3DRMSE分别为0.46cm、0.64cm、1.80cm、1.19cm。 相似文献
145.
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任务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强化,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土地变更调查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变更的技术流程,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规划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地籍管理、耕地保护、执法监察等业务及相关关系,围绕"及时发现、快速调查、持续更新、如实上报、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问题,以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提出以二调成果为基础,从土地管理业务内部及时发现变化,以发现驱动土地利用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变更的新思路。以成都市为例,开展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信息动态变更调查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信息的"一图多用",并对变更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6.
陈欣;邓非;颜青松;曲英杰 《测绘地理信息》2021,46(S1):253-256
针对基于贪心算法的纹理排样方法组织细小纹理块时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纹理排样改进方法。首先,使用贪心算法对纹理块的最小外包矩形进行初排样,然后计算纹理图的有效模板,均匀划分网格,搜索无效空间的最大矩形加入待排区域,再排入纹理块,直到搜索不到可排区域为止。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纹理图的空间利用率,并减少了模型纹理内存。 相似文献
147.
枯水和洪水是水文学中极值范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地开展河流枯水研究工作,但枯水研究的深度远远低于洪水。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人类对枯水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①对不同区域影响枯水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②枯水频率分析以及有关枯水资料的处理方法;③分析枯水径流的计算方法及系统预测。从研究方法来看,过去,对于枯水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概率统计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纷纷地应用于枯水研究,如3S技术(RS、GIS、GPS)。通过枯水研究综述,对我国进一步开展枯水研究以及合理利用枯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开展系统综合分析应用研究,特别是对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深远的科学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8.
针对自然界中孔隙水文地质层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与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实现的技术路线,提出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不规则六面体元的三维空间离散方法.该法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规则六面体元中水文地质层类型的一元性,而且可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数据的自动提取功能,快速提取各个计算结点上空间位置坐标与各类计算参数,大大缩短水文地质模型空间离散与相关数据文件组织所需的时间,提高地下水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时效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9.
150.
One dimensional solutions for the classic critical upward seepage gradient/quick condition and the time rate of consolidation problems are obtained using coupled routines for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FVM) an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The two phase flow in a system composed of fluid and solid is simulated with the fluid phase modeled by solving the 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 using the FVM and the solid phase is modeled using the DEM. A framework is described for the coupling of two open source computer codes: YADE-OpenDEM for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OpenFOAM for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he particle–fluid interaction is quantified using a semi-empirical relationship proposed by Ergun [12]. The two classical verification problems are used to explore issues encountered when using coupled flow DEM codes, namely, the appropriate time step size for both the fluid and mechanical solution processes, the choice of the viscous damping coefficient, and the number of solid particles per finite fluid volum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