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0篇
  免费   2332篇
  国内免费   2846篇
测绘学   438篇
大气科学   1438篇
地球物理   2145篇
地质学   9942篇
海洋学   441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237篇
自然地理   2079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482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647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2.
主体功能区情景下的土地系统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要求对国土实施相对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以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选择黑龙江省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地区为研究案例,以CLUE-S模型模拟了两种情景下的未来土地系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实施任何空间管制措施的情景下,耕地对草地的蚕食将延续,生态功能持续降低;而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情景下,居民地将大幅度扩展,且主要占用盐碱地,同时保持了耕地和生态用地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国土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83.
大城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用地粗放、布局散乱、难于规范管理等问题。以大城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为契机,优化空间布局不仅有利于形成农村经济新增长点,还可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分析当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分布状况的基础上,以典型地区——上海南汇地区为例,对其空间分布的随机性进行了检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按标准偏差分类,并进一步按欧氏空间距离对大于2.25标准偏差的地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汇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分布并不是随机分布,可分为远离中心类和集聚中心类两种类型。依据结果,提出了"远离中心方案"和"集聚中心方案"两种不同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4.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4000 cal. a 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 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 一次发生在马家浜-河姆渡文化时期, 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 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 cal. a BP后, 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 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 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 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 7000 cal. a BP 以来的低海面-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 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 4000 cal. a 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 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 a 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 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5.
一、师生纠错 1.思维误区分析 【问题1】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6.
史航 《中国地名》2012,(5):31-31
享有"黄帝故里"的美誉素有"黄河之都"的美称冠有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美名郑州,历史上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素有"黄河之都"、"黄帝故里"之美誉。北临万里黄河,西依中岳嵩山,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郑州市总面积7446.2  相似文献   
187.
始于怀终于幽因天下之脊而闻名山西省因在山之西而得名山东省则以在山之东而行名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  相似文献   
188.
在中国北方发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位于河谷两侧的阶地上。这种地方取水近而又不卑湿,较适于人类居住,因此这些遗址的分布,明显地受到地质条件的控制。当文明社会兴起后,中国人就开始把这些经验整理起来,记入典籍。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一书中,就有了这样的概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相似文献   
189.
化石的记忆     
《西部资源》2008,(2):32-32
●阿拉善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1959年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发现,位于阿拉善左旗吉兰泰盐池北部地区。恐龙动物群以阿拉善原巴克龙、戈壁原巴克龙、毛尔图吉兰泰龙、大水沟吉兰泰龙、鹦鹉嘴龙、懒龙和鳄龙等的繁盛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0.
李小军  李波  刘兵  关奇  李序贵  田素梅 《地质通报》2021,40(7):1047-1056
右江盆地沉积连续的泥盆纪—石炭纪岩石地层,是中国泥盆纪与石炭纪之交Hangenberg生物大灭绝事件的重点研究区域。选取右江盆地西缘云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在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碳酸盐岩进行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存在不同幅度的δ13C、δ18O负向偏移,尤其在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负偏移明显,δ13C、δ18O值偏移层位与层序地层学转换及古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层位一致,反映了晚泥盆世法门期海平面下降和早石炭世的海侵事件。研究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δ13C值负偏趋势与右江盆地内δ13C值演化偏移相似,华南其他典型剖面δ13C值亦呈现不同幅度的负向偏移,泥盆纪与石炭纪之交的碳同位素演化序列与欧洲、北美地区δ13C值负向偏移反映的海平面下降事件一致,具全球性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