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4篇
  免费   1179篇
  国内免费   901篇
测绘学   1118篇
大气科学   804篇
地球物理   515篇
地质学   1862篇
海洋学   675篇
天文学   887篇
综合类   428篇
自然地理   305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介绍了如何利用仪器的试验数据文件,在MATLAB中绘制静态漂移曲线和残余零漂曲线图的方法.设计了一款GUI用户界面,并给出了两种精确计算漂移常数数值的方法.通过多台仪器计算对比,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验仪器静态漂移特性.  相似文献   
972.
本文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利用2004年~2010年间26景Envisat-1雷达图像,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PS-InSAR)揭示了郑州市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InSAR解译结果开展地面沉降调查;并结合郑州市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以及城市建设等资料初步分析了郑州市地面沉降原因。  相似文献   
973.
基于1981~2020年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采用通用热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UTCI)计算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生理热响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近4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无冷热胁迫气候条件的出现频率约为43.77%、热胁迫和冷胁迫出现频率分别约为22.42%和33.81%,其中,显著热胁迫和显著冷胁迫出现频率分别约为8.38%和1.58%;在空间分布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无冷热胁迫气候条件的出现频率总体表现为南多北少地带性分布,兼有山区多平原少、沿海多内陆少分布特征,显著热胁迫主要出现在皖西和皖南的平原以及浙江的嘉绍平原和金衢盆地,显著冷胁迫主要出现在苏北、皖北和舟山以北的沿海岸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UTCI值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由1981~1990年13.83℃增加至2011~2020年14.75℃,人体生理热响应表征为冷胁迫减少、热胁迫增加、无冷热胁迫基本不变,春季无冷热胁迫时长的增加基本抵消了夏季无冷热胁迫时长的减少。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罗明  张迁 《安徽地质》2012,(2):158-160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调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调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调绘底图的生产快速,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7.
渔子溪下游耿达乡-映秀镇河段是汶川地震触发震害最为严重、灾害链效应最为显著的河段之一。本文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分析,力求揭示该河段地质灾害的特征及灾害链的成生过程、成生条件。依据震害特征,将地质灾害划分为斜坡中上部强风化岩土体失稳坠落、块状岩质边坡滑移式垮塌及局地暴雨启动型泥石流3类,并分析震害发育规律。调查表明,灾害点的空间展布受控于发震断裂,且北岸发育密度更大,茂汶断裂两侧差异显著。对51个崩塌点及17条泥石流研究发现,地震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40°以上斜坡,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上部(0.4倍坡高以上)及地貌突出部位,且大纵比降的壮年期沟谷易发泥石流。同时,诱发因素的转变致使地质灾害向降雨主导的小规模单体崩塌、泥石流方向发展。区内主要存在2种地质灾害链:(1)内动力地质灾害链"地震→崩塌→压迫河道、毁路或形成堰塞湖",其成生过程经历高速启动、滑移运动、堵河3个阶段; (2)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地质灾害链"地震→崩塌、震裂山体→暴雨→泥石流→压迫河道、毁路或形成堰塞湖",成生过程可划分为启动、堵塞(沟谷后)溃决、铺床、堵河4个阶段。灾害链的成生条件概括为:脆弱的地质环境; 强烈地震动震垮、震裂高陡斜坡(>50m,>40°); 强降雨及适宜的堵河条件。  相似文献   
978.
西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是世界上湖泊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西藏高原湖泊的形成和几个典型湖泊的基本特征、水化学条件以及放射性元素特征进行了阐述,发现部分湖泊铀浓度较高,认为在湖泊中寻找铀资源是未来铀资源勘查值得参考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79.
大理-瑞丽铁路属于泛亚铁路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地质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组织实施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与环境灾害专项调查,共设置了6个工作项目,包括22个1∶5万国际分幅的调查和1个综合研究项目。通过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构造、岩石、地层、古生物等基础地质方面有大量的新发现,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锆石U-Pb年龄数据,认为保山地块应归属于冈瓦纳大陆。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潞西构造混杂岩带,并认为其属于怒江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80.
对河南省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煤岩系(太原组中部碎屑岩段、上部灰岩段和山西组二1煤层段、大占砂岩段)进行层序分析,共识别出以胡石砂岩底面、二1煤底面、大占砂岩底面和香炭砂岩底面为代表的4个层序界面,将该层段含煤岩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层序S1和层序S3岩相古地理图和二1煤厚度等值线图耦合分析发现,障壁岛-潟湖沉积环境为二1煤的聚集提供一个较好的前期环境,分流间湾沉积环境为二1煤的保存提供一个较好的后期环境,而分流河道对二1煤的保存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