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422.
“93.5”黑风暴发展期中尺度期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霞  程麟生 《气象》1997,23(3):8-14
1993年5月4-6月(“93.5”)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具破坏力的“黑风暴”。为了诊断这次黑风暴发展期的热量和水汽收支,使用了具有高分辨PBL,参数化及40km经网格的MM4对该例控制模拟的输出资料和热量与水汽睡支方程,对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的诊断结果指出,Q1的垂直积分在黑风暴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呈现一条显著的加热带和冷却带,在黑风暴区,Q1和Q2的区域平均垂直廓线揭示,黑风暴Q  相似文献   
423.
“5.5”黑风暴中-β尺度飑线的初步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模式,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值,较好地模拟了“5.5”黑风暴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中-β尺度飑线的主要特征,即近地面风场切变线,与切变线相伴的风核、狭窄强对流带、强水平温度、气压梯度带以及上述特征带(线)的形成、迅速增强的时间和移动方向,模拟显示这是一条降水很小的“干”飑线,从全物理过程和不考虑水汽的干模式对比来看,云降水过程在本例飑线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飑线垂直结构的初步模拟揭示,飑线温度水平剧烈变化及垂直上升速度中心都在对流层低层的700hPa(地形高度在850hPa),垂直环流随高度向后倾斜。中低层短波扰动引起的槽后强冷平流在飑线后下沉是飑线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24.
东海黑潮水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CSK和JMA的1302个观测站次的实测资料1),对九州和琉球群岛以西,水深大于200米的东海黑潮区域内的水团进行分析。 研究海区的最大水深约2719米。1000米等深线仅在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峡折入太平洋,说明该海峡是研究海区和太平洋深层水交换的重要通道。1500米等深线在研究海区的南部呈现封闭曲线,反映出该海区水深大于1500米的深层水具有一定的“弧立性”。 须田皖次(1930,1931,1938)、宇田道隆(1930,1941)、安井善一(1932)、肥沼宽一(1938)、辻田時美(1950)、永井正男(1952)、赤松英雄(1952)、山野省三(1952)、加藤威夫(1957,1959)、毛汉礼等(1964)、A.M. Xapqehko(1968)、二谷颖男(1972)、西田英男等(1978)、佐原勉等(1979)和其他海洋学家都对研究海区的水团进行过一些研究,但都没有进行比较完整的分析。  相似文献   
425.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硅藻对黑潮流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热带远洋种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特征 ,讨论了热带远洋种的相对含量与黑潮流、硅藻组合的分布与物质来源的关系等问题 .结果表明 ,热带远洋种的相对含量 >2 0 %的界线与黑潮流的边界基本上一致 ;优势硅藻种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留下了与物质来源的关系较为密切的记录 .  相似文献   
426.
张蕉霖  董为民 《台湾海峡》1996,15(A00):71-73
1995年分别在邵武欣隆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养殖池和诏安桥东溪雅鳗场对规格110p/kg、72p/kg、72/pk的欧鳗用我公司开发的欧鳗专用饲料-“海马”牌黑仔7^#饲养71d与67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饵率为1.2%-1.8%;成活率为99%;饵料效率在82.1%-84.5%之间。  相似文献   
427.
1 IntroductionIt is well known that varying dietary fatty acidprofile affects the tissu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e-ve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in fish ( Bell et al.,2002; Figueiredo -Silva et al., 2005; Harel andPlace, 2003; Schulz et al., 2005; Tocher et al.,2003).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 importantessential fatty acid for marine species, has the effectnot only on the fatty acid profile of fish body tissue,but also on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Ishizaki et al., 2000; …  相似文献   
428.
本文的目的在于给出九州和琉球群岛以西,水深大于200米的东海黑潮区域内水团的温度和盐度的统计特征值。研究海区的地形大体如图1所示。 安井善一(1932)、K. Koenuma(1938)、山野省三(1952)、毛汉礼等(1964)、A.M. Xapuehko(1968)、H. Nitani(1972)以及其他海洋学家在讨论该海区的水团时曾分别给出过水团的温度和盐度的特征值,但是他们大都是根据个别航次或者少数断面的观测结果求得这些数值的。 虽然早在19世纪 JI.H.IIIPEHK(1874)、和田雄治(1894)和C.O. Makapob(1894)等已经在该海区作了一些调査研究工作,但是,大量的海洋调查工作,还是以后由日本调査船只完成的。尤其是近十多年的“黑潮及邻近海区合作调查”(简称CSK),提供了比以往更为系统的大量调査资料。这样,就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观测资料,使得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的讨论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429.
本文是对中国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报告。经细菌学鉴定表明,分离菌分别为海弧菌Vibrio pelagius Baumann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sakazaki。人工感染试验显示,海弧菌是引起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的主要病原菌,溶藻弧菌的合并感染导致对虾败血死亡。此外还应用电子显微镜对分离纯化的病原细菌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  相似文献   
430.
郑元球 《台湾海峡》1996,15(A00):77-79
本文论述引进欧鳗苗养殖的情况,总结养殖失败的原因及成功者的经验,然后用生态方法对欧鳗黑仔进行养殖。经过2个月养殖,死亡率仅0.1%,平均月增长2倍,饲料效率75.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