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迤纳厂矿床是康滇地区典型的铁-铜-稀土矿床之一.因为其特殊的矿物组合(磁铁矿与黄铜矿共生)以及富含稀土矿物,这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其围岩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和蚀变作用,这类矿床的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迤纳厂组中层状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所含锆石进行LA-ICP-MS U-Pb定年来揭示迤纳厂组的最大沉积年龄.大多数锆石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0.4)表明它们均是岩浆锆石,近200粒碎屑锆石的207 pb/206 Pb年龄大致可以分为四组:1.75 ~ 1.88Ga,1.90 ~2.00Ga,2.02~2.20Ga和2.30 ~2.40Ga,且最老年龄在3.0Ga左右,而最年轻年龄在1750Ma左右.这一定年结果反映了迤纳厂组的沉积上限大约为1.7Ga,并且在康滇地区可能还有更老的基底存在.通过对矿石矿物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定年测试,直接限定了矿床的成矿时代.6个黄铜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90±99Ma(MSWD =9.0),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685±37Ma(MSWD=3.0),表明该矿床形成于距今约1.7Ga.另外,主要类型矿石具显著的正铕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特点,与现代海底热液极其相似.年代学研究显示矿床的形成时代和地层的沉积时代大致相同,而REE揭示的流体特征反映其成矿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这些结果暗示了该矿床为海底火山喷发-同生沉积形成.近来的较多研究证实,康滇地区存在1.7Ga左右较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和较多同期铁-铜矿床,表明该期岩浆活动可能是制约该区铁-铜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且岩浆活动可能与约1.7Ga的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52.
《海洋世界》2012,(10):26-27
海底热液活动普遍发生在大洋中活动板块的边界以及板块内部火山活动的中心。1977年,美国的"阿尔文"号载人潜艇在东太平洋洋中脊的轴部采到了由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组成的硫化物。1979年,又在距同一地点约2000米的海底熔岩上,发现了数十个冒着白色和黑色的"烟囱",温度约为350℃的含有矿物质的热液从海底喷出后,与周围的海水迅速混合,产生沉淀。这些沉淀就是黑色或者白色的"烟",沉淀物主要由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以及铜和铁的硫化物组成。这些海底热液的发现极具研究  相似文献   
53.
周向科 《地球》2012,(6):106-107
黄金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视作珍宝,作为黄金集合体的狗头金,更是宝中之宝。中国地质博物馆就馆藏了一块狗头金,产自青海门源,重约2.830kg,平均含金量为94%,部分含金量达到99%,纯金约2.660kg。对于狗头金,很多人听着熟悉,但不甚了解。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自然瑰宝——狗头金。一什么是狗头金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颗粒极大、形态不规则、质地不纯的块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明朝的《天工开物》记载"水沙中所出大者名狗头金,小者名麸麦金糠金",  相似文献   
54.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衙金多金属矿是与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矿区石英脉、富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以及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特征、温度、盐度、成矿压力以及流体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分析和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探讨了流体性质、来源。研究表明,该区存在高温高盐度流体、中高温高盐度流体、中低温低盐度流体3种流体。流体总体属于NaCl-H2O体系,均一温度范围在132~550℃(个别大于550℃),盐度范围在1.9%~61.1%(NaCleq)。高盐度流体不是由热水溶液的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形成的,而是由中酸性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和/或在浅成条件下于岩浆结晶的最后阶段从浅部岩浆中直接出溶形成的。红泥塘、南大坪两矿段石英斑晶中金属子矿物特别是黄铜矿的发现,暗示早期来自岩浆的热液流体金属含量较高,形成于大气降水与岩浆热液混合之前。上述特征表明北衙地区富碱斑岩具有巨大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55.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分析和Zeta电位测试,研究阿拉伯胶在黄铜矿与滑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设定的pH范围内,黄铜矿及滑石在丁基黄药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可浮性,难以实现浮选分离。阿拉伯胶在黄铜矿及滑石表面发生了吸附,但在滑石表面的吸附量显著高于在黄铜矿表面,对滑石表面电位的影响也比对黄铜矿电位的影响大。阿拉伯胶对黄铜矿及滑石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但在pH为5~7的区间内,阿拉伯胶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较弱,对滑石的抑制作用较强。在混合矿分选中使用阿拉伯胶作抑制剂,在混合矿中铜质量分数为15.21%时,可以获得铜质量分数为29.36%,铜回收率81.82%的精矿。  相似文献   
56.
MVT型铅锌矿床中矿物组成一般较简单,铜矿物非常少见。云南富乐铅锌矿床是川滇黔MVT型铅锌成矿域中代表性 大型铅锌矿床,其赋矿层位为该区最新地层-中二叠统阳新组白云岩,矿体距上覆峨眉山玄武岩不到160 m。通过矿相、 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测试,本研究在该矿床中发现了大量铜矿物,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即黄铜矿、锌砷黝铜矿、黝铜矿 和孔雀石,这些铜的独立矿物常交代闪锌矿和黄铁矿等矿物,形状多为环带状、脉状及不规则状等,部分黄铜矿呈乳滴状 分布于闪锌矿颗粒内部或呈他形交代闪锌矿,可能与闪锌矿同时形成,锌砷黝铜矿和黝铜矿呈他形细脉状穿插于闪锌矿或 分布于闪锌矿边缘及孔洞中,暗示这些铜矿物形成略晚于铅锌成矿。上述铜矿物常见于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其中锌砷黝 铜矿是硫盐矿物中较罕见的矿物,黝铜矿和锌砷黝铜矿的出现指示相对氧化的成矿环境,而孔雀石是在铜矿物的氧化过程 中形成的次生矿物。研究表明,本矿床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为:黄铁矿→闪锌矿(乳滴状黄铜矿) →方铅矿→黄铜矿→锌 砷黝铜矿→黝铜矿→孔雀石,结合矿床产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云南富乐铅锌矿床中铜可能有两个来源:早期的乳滴状 黄铜矿与铅锌矿同期且均来自基底地层--昆阳群;后生铜矿物(黄铜矿、黝铜矿和锌砷黝铜) 主要来源于上覆峨眉山玄 武岩,这与铅锌主要来源于昆阳群等基底地层有所差异,研究成果为认识川滇黔地区铅锌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关系提 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黄铜矿中铜湿法冶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君  李滦宁 《世界地质》1996,15(3):97-100
采用HN3.H2O-NH4Cl体系,在氧化剂(NH4)2S2O8存在下,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黄铜矿的浸取。在选定的条件下,一次浸取可浸出25%-30%的铜。一般四次浸取,即可浸取完全。  相似文献   
58.
根据氨基酸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继铅、锌、铜在含有中性及酸性氨基酸热卤水中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后,作者对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在含有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热卤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碱性氨基酸的热卤水中,从90~210℃的温度范围内,铅与锌的溶解量均从增到减,铅于150℃时达最大值(约4×10~(-6));锌于120℃时达最大值(约800×~(-6));铜的溶解量则于90℃时即达最大值(约80×10~(-6)),其后随温度升高而呈锐减趋势。这说明铅、锌、铜与氨基酸形成的易溶络合物,其稳定性不仅与金属和氨基酸的种类直接相关,而且还受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黄铜矿中多元素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12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黄铜矿中Cu、Fe、Cd、Co、In、Mn、Ni、Pb和Zn9种元素。试样经HCl-HNO3溶解,不需要化学分离,用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黄铜矿中主量元素Cu和Fe对其它微量元素的干扰,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268检验方法的准确度,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误差除Ni元素外,其它均小于5.00%,精密度(RSD,n=8)为2.55%~7.62%。  相似文献   
60.
考察了不同贮存和制备条件对铜精矿样品铜含量的影响,得出在包装密封不良时铜含量因氧化而产生的变化结果及其趋势;根据X射线衍射所作的矿相分析结果,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观察样品中铜、铁、硫化学态的变化,探讨了铜精矿氧化反应的机理。样品变质主要是低价硫、铜、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和氧发生氧化反应所致,酸度增高会促使氧化反应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