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317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760篇
海洋学   285篇
综合类   260篇
自然地理   5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欧洲罗纳河和中国几条主要河流悬浮物的矿物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正  张经 《海洋与湖沼》1994,25(3):319-327
于1989年5月-1990年4月间在罗纳下游按月采集悬浮物样品,并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其中的矿物学组成,结果表明,石英,长石,方解石是碎屑矿物的主要成分,在粘土中伊利石,绿石及高岭石是常见的矿物,这种矿物学组成特点与流域盆地中占主体的花岗岩与碳酸盐岩风化相适应;同中国的黄河,长江及大辽河相比较,发现它在矿物组合方面比较相似,尽管河流之在矿物绝对含量上会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情况表明,流域盆地的风化特点  相似文献   
962.
1 .IntroductionThe records at the Lijin Station showthat almost 1 .34 bt of sedi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waspouredintothe Bohai Sea annuallyfrom1855 to 1988 (Qianet al.,1993 ; Wang and Zhang,1998) .The Yellow River has shifted its trunk streamto the Qings…  相似文献   
963.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近代沉积物的沉积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蓝先洪 《台湾海峡》1995,14(1):44-50
黄河、长江和珠江是我国直接入海的三条最大河流,流域面积之和占我国直接入海主要河流流域面积的90%。三大河三角洲近代沉积物的沉积化学特点是:黄河三角洲CaO含量高,而A12O3、TiO2和有机质含量均较低;长江三角洲的MgO、MnO含量略高;珠江三角洲的Fe2O3、TiO3含量高,CaO含量低。这种沉积化学特征的差别,是由于沉积化学成分受地带性的生物气候及河口地球化学环境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4.
全新世以来硕项湖地区的海陆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申 《海洋通报》2003,22(4):48-54
硕项湖古为淮北地区著名的大湖,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浅海—潟湖—湖泊—平原”的海陆演变过程。早全新世这里是一片浅海;中全新世发育为潟湖:晚全新世演变为一座淡水湖泊;清以后淤为平原。  相似文献   
965.
上新世晚期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沉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66.
长江、黄河水沙特征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黄河为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也是世界上很有特色的大河。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从南、北两边向东流经我国三大地貌类型区,分别流入东海和渤海,流域面积广阔,携带了巨量的水、沙和营养盐类,在河口地区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其邻近海域则形成了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环境。因此,两大河流的年径流量、输沙量及其变化对长江、黄河三角洲区和邻近海域的地质地貌特征与生态环境等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且是我国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长江、黄河流域气候条件、下垫面物质组成、流域地质地貌特征、河流入海口位置、海区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使两大河的水沙特征在入海口的造陆速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江和黄河水沙物质输运及其变化特征,作者选取距长江口门624km,潮区界附近的大通站作为长江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黄河则选用下游利津站作为黄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将其水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研究该地区陆海相互作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67.
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发生城市内涝问题,为满足城市防汛部门对汛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基于Adobe Flex框架设计和实现了防汛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当下流行的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和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对防汛数据的上报、规整、入库和统计分析功能。在汛期系统运行过程中,为政府部门对防汛工作的决策以及应急排险工作的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证了抢险工作的有序进行,该系统的研发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8.
黄河上游干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使得滑坡灾害频发,对其开展滑坡灾害监测、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15年间Google Earth遥感数据,提取并分析了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分布信息,取得了如下成果及认识:1)研究区的空间展布形态主要有7种,滑体性质类型有6种,岩质滑坡数量最多。2)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共发现研究区有各类滑坡162处,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群科-尖扎盆地;从滑坡类型看,研究区滑坡主要为大型滑坡和巨型滑坡。3)滑坡体长、宽主要集中在0~1 500 m和500~1 500 m之间,且长、宽呈两极化方向延伸,滑坡体面积分布不均,滑坡数量随着方量的增大呈现减少的趋势,发生的滑坡主要是滑坡体厚度在25~50 m的深层滑坡。4)滑坡数量在0°~90°之间有峰值出现,然后向两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69.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帅  盛煜  曹伟  吴吉春  胡晓莹  王生廷 《地理学报》2017,72(9):1621-1633
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预估的气温变化情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黄河源区典型冻土类型开展模拟,推算过去及预测未来黄河源区冻土分布空间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72-2012年源区多年冻土只有少部分发生退化,退化的冻土面积为833 km2,季节冻土主要集中在源区东南部的热曲谷地、小野马岭以及两湖流域南部的汤岔玛地带;RCP 2.6、RCP 6.0、RCP 8.5情景下,2050年多年冻土退化为季节冻土的面积差别不大,分别为2224 km2、2347 km2、2559 km2,占源区面积的7.5%、7.9%、8.6%;勒那曲、多曲、白马曲零星出现季节冻土,野牛沟、野马滩以及鄂陵湖东部的玛多四湖所在黄河低谷大片为季节冻土;2100年多年冻土退化为季节冻土的面积分别为5636 km2、9769 km2、15548 km2,占源区面积的19%、32.9%、52.3%;星宿海、尕玛勒滩、多格茸的多年冻土发生退化,低温冻土变为高温冻土,各类年平均地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到2100年,RCP 2.6情景下源区多年冻土全部退化为季节冻土主要发生在目前年平均地温高于-0.15 oC的区域,而-0.15~-0.44 oC的区域部分发生退化;RCP 6.0、RCP 8.5情景下目前年平均地温分别为高于-0.21 oC以及-0.38o C的区域多年冻土全部发生退化,而-0.21~-0.69 oC以及-0.38~-0.88 oC的区域部分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970.
在强厄尔尼诺影响下,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温持续偏高,致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低纬度暖湿气流北抬,导致黄河上游地区始终处于高压控制,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蒸发量偏大,尤其主要产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更为明显,导致黄河上游来水量长期处于偏枯甚至特枯状态,虽然2016年降水量接近常年值,来水量有一定的补给,但有限的降水无法弥补去年的亏空,加之2016年1—7月蒸发量偏大、6月、7月降水量又偏少,2016年来水量偏枯的状态仍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