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79篇
  免费   5828篇
  国内免费   7876篇
测绘学   501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4732篇
地质学   28980篇
海洋学   123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591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684篇
  2022年   1012篇
  2021年   1051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1004篇
  2018年   736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888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1526篇
  2013年   1195篇
  2012年   1521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286篇
  2008年   1295篇
  2007年   1105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985篇
  2004年   1121篇
  2003年   1080篇
  2002年   1095篇
  2001年   1150篇
  2000年   1051篇
  1999年   1112篇
  1998年   1109篇
  1997年   1068篇
  1996年   1126篇
  1995年   1023篇
  1994年   1013篇
  1993年   873篇
  1992年   972篇
  1991年   823篇
  1990年   715篇
  1989年   611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58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5篇
  1974年   7篇
  1954年   7篇
  1948年   14篇
  194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简要论述了牙哈断裂构造的构造特征,认为牙哈断一身呈现雁列式断续分面临 在在其上发育的一系列串珠状背斜,断背斜及在其两侧伴生的一系列与主断裂或成λ字型构造或平行的小正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喜马拉雅运动使处于塔里木地台边缘的库车拗陷怀南天山断褶带发生挤压扭动,发生的逆时针方向水平扭动和构造运动幅度的差异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92.
893.
中川花岗岩构造岩浆活动特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川花岗岩在空间上呈同心圆环状分布,由三个单元组成,三个单元之间,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成分作用规律性地变化,这种变化与圈层结构变化相适应,构造岩浆演化具有同源性,连续性,脉动性,岩体上升侵位方式为具有多次脉动性的复式气球膨胀体;在空间上与金,铀关系密切,但为成金仅提供热源,而为成铀既提供物源,又提供热源。  相似文献   
894.
张俊明  李国祥 《岩石学报》1997,13(1):100-110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中出现的十多层浅色粘土岩层为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火山喷发事件和事件地层对比的标志。这些浅色粘土岩层中稳定微量元素Hf、Nb、Y、Th、Zr含量高于非火山成因的粘土,而Fe、Ni、Co、Cr含量低于筇竹寺组泥岩。TiO2/Al2O3、Zr/Hf、Ti/Th比值属于酸性岩浆范围,球粒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具中至大的Eu负异常类似于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岩浆判别图指示了梅树村期变斑脱岩具板内花岗岩位置的亚碱性流纹岩和粗面岩岩浆亲缘性。变斑脱岩在地层序列上和区域上分布表明扬子地台西缘早寒武世初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事件与古大陆解体和板内拉张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895.
华南下二叠统层状硅岩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卿  冯增昭 《岩石学报》1997,13(1):111-120
华南地区下二叠统的层状硅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并据此可分为放射虫硅岩、海绵骨针硅岩和贫化石硅岩。化学成分特点和硅氧同位素值,具有生物化学成因硅岩的特征,与火山成因和热水成因的硅岩也有一定联系。层状硅岩的形成明显受断裂控制,硅质生物、上升洋流和水平洋流则是硅质富集、保存和沉淀的主要因素,而海底火山和热水活动的参与也起到一定促进。层状硅岩中有机碳含量丰富,平均0.69%,是潜在的有利烃源岩。  相似文献   
896.
安徽省大别山南部宿松杂岩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3,他引:7  
魏春景  单振刚 《岩石学报》1997,13(3):356-368
宿松杂岩的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主期和晚期阶段。主期阶段的矿物组合在云母片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磁铁矿±钠云母±绿帘石/黝帘石;在白云母钠长(二长)片岩和片麻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钠长石+石英+绿帘石/黝帘石±冻蓝闪石;在石榴石钠长角闪岩中为石榴石+冻蓝闪石+钠长石+黝帘石+石英±钠云母±金红石/磁铁矿。根据多种地质温压计和变质反应可以推测主期变质条件为:T=520℃~580℃,P=1.2~1.4GPa,地热梯度为12℃/km,相当于高压过渡型。晚期阶段变质条件为:T=460℃~480℃,P=0.6~0.7GPa,为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宿松杂岩的变质条件介于其南部的蓝闪绿片岩相和北部的榴辉岩相之间,三者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到不同深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897.
鄂北—豫南地区榴辉岩相岩石变质作用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晓燕 《岩石学报》1997,13(3):369-379
鄂北-豫南地区榴辉岩相变质岩石类型多样,其野外产状和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了原地变质成因。根据区域地质及榴辉岩相变质岩石的野外产状,结合榴辉岩中石榴石绿辉石的Fe2+-Mg互换温度计所计算出的峰期变质温度,将本区榴辉岩分为两类,一类为中温榴辉岩,产于晚太古界—早元古界大别群,为B类榴辉岩,由绿帘角闪岩相岩石进变质形成。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分为两阶段,首先为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其峰期变质条件为T=600℃~700℃,P=2.7~3.0GPa,然后近等温降压,出现蓝闪石等含水矿物,为蓝闪石榴辉岩相阶段,此时水活度在榴辉岩相变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类为低温榴辉岩,产于中元古界七角山组,为C类榴辉岩,由蓝片岩相岩石进变质形成,其峰期变质条件为T=490℃~560℃,P<1.5GPa。中温榴辉岩与低温榴辉岩具有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最后讨论了本区高压变质带的成因演化。  相似文献   
898.
岩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构造复合控岩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背锡矿田内上侏罗统厚层状流纹质碎斑熔岩为重要赋矿层位;燕山晚期高位侵入花岗杂岩,具有多次成岩与多次成矿特征;多组断裂的构造复合控岩控矿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899.
在1∶5万黄材幅区调中,对脆韧性剪切构造岩进行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由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改造为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绢云母糜棱岩、硅化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等,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化学元素的分散、聚集或不变,既受原岩控制(继承性),又受变形强度和流体的成分、性质、活动性等控制(变化性)。  相似文献   
900.
研究区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上地壳多层次自北而南的逆冲—拆离,柳林、洪清、大洪山3条逆掩断层与深部拆离面一起组成了尖端指向南的楔形薄皮构造。逆冲系统以背驮式扩展演化。多层次推覆构造格局因后期高角度断裂的切割破坏而复杂化,构造格局定型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