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7篇 |
免费 | 297篇 |
国内免费 | 2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27篇 |
地球物理 | 281篇 |
地质学 | 1120篇 |
海洋学 | 152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95篇 |
自然地理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计算的旋回厚度,采用Fischer图解识别高频旋回的叠加型式,试图揭示湖相沉积中GR测井曲线反映的泥质含量波动与气候旋回的关系。选择松辽盆地东岭地区顶底清楚,地层连续的SN109井泉头组测井曲线中作为实验数据,根据极值点法共识别出1166个高频沉积旋回,旋回厚度变化于0.25~2.75 m之间,旋回平均厚度为0.62 m;根据Fischer图解,估算高频旋回的平均周期为17.2 ka,中频旋回周期在86.1~103.3 ka之间,低频旋回周期在305~416 ka之间,分别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岁差周期19~24 ka,轴斜率周期85~140 ka,偏心率周期350~400 ka存在着对应关系,说明SN109井泉头组湖相沉积旋回的形成受米兰科维奇气候旋回机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2.
多道自适应匹配滤波方法压制表面多次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基于波动方程的多次波压制方法可由多次波模型预测和自适应相减两步实现.因此,除了采用有效的算法实现高精度的多次波预测外,多次波的自适应相减也是改善多次波压制效果的重要手段.文中采用多道自适应滤波器完成表面多次波的自适应相减,利用数据驱动的基于波动方程预测多次波模型的高频重建道、Hilbert变换道、以及它们相应的上下延拓道改善预测多次波模型的振幅、相位、旅行时以及频带信息,使得修正后多次波模型与实际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更好地匹配.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有效地完成表面多次波的自适应相减.通过讨论分析交叠时窗和滤波器的长度对自适应相减效果的影响,表明合理地利用时窗以及选择滤波器长度将有效地改善自适应相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通常情况下花岗岩岩性稳定、岩石完整,是隧道工程的理想围岩.我国沿海地区花岗岩覆盖普遍,但因气候炎热,秋夏两季多台风暴雨,降雨量丰富,化学风化作用剧烈,使得花岗岩差异风化严重.风化作用不仅仅发生在近地表,而且深切入地下达数百米,常穿过隧道洞身.本文以新建厦门至深圳高速铁路(简称厦深高铁)某隧道工程勘察为例,采用探测深度大、工作方便的天然场源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HMT),探测花岗岩差异风化情况.四条相邻测线综合探测结果表明:根据HMT法二维反演剖面图中电阻率的差异,成功解释了已开挖段的施工塌陷范围,并预测了将要开挖段的强风化弱地质结构分布范围;通过垂向相对低阻异常特征定量推断了岩体风化带向下延伸情况,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94.
松辽盆地地层吸收特性和地震波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取有代表性的岩石样本,实验室模拟地下岩层的实际物理状态,对P波的品质因素Q和波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地下岩层的P波Q和波速皆随压力的增中呈线性增加,随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且Q与波速符合幂律关系,粘弹介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表明,导致地震波衰减的主要是第四系低速带的影响,通过对震测井资料估算,按目前的地震采集方式,即潜水面(低速带)以下激发,检波器地面接收,从激发到接收,地震波在第四系中高频成分将损失170Hz,在最理想情况下,爆炸震源激发的初始子波频宽为402Hz,经过第四系和下伏地层吸收,第四系以下的反射波频带宽度不会超过232Hz,这是松辽盆地受地层吸收限制的高频采集极限。 相似文献
995.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999 ~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分布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即红河断裂北侧地壳Q值整体偏低,而红河断裂南侧地壳Q值整体较高.云南地区1900年以来6级以上强震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这可能由于强烈构造活动导致地壳产生大量裂隙,且裂隙中充满流体,从而表现为低Q值;但呈北西向的龙陵—澜沧—耿马—孟连一带的强震却位于高Q值区,这可能与该地区正发育一条新的构造带有关.此外,云南地区的高大地热流点(>80 mW/m2)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热流值与衰减值成负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管网探测工作一般分为实地调查和盲区探测两个步骤。首先根据现有管线分布图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盲目管线进行探测。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工作的基本原理。列举了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应用的实例,并结合实地情况,对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998.
热释光的用途很广,但在判断火山活动旋回(期次)以及火山岩类型鉴定方面,尚未涉及。本文通过对大庆徐家围子升深7和杨参1井岩石样品以及其他井部分火山岩样品的热释光特征的研究,发现:①升深7井中,顶部峰型和总积分强度近似,可指示为同期喷发产物;中下部热释光特征表现为“顶底韵律效应”,可能是较晚阶段的火山喷发物对前一阶段顶部有热改造而消耗了部分辐射积累。②杨参1井中根据热释光特征可划分2个旋回和4个期次。下部旋回发育双峰,主峰积分强度差别较大,可能指示底部为多源喷出产物(如多机构产物)混堆,小旋回产物之间叠加;主峰积分强度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反映了火山岩喷发强度的降低。上部旋回发育单峰,热释光积分强度相差不大,可能为一套同源产物。③升深7井中未发生明显蚀变作用的安山岩热释光特征相似而杨参1井中岩相均一、未蚀变的凝灰质岩热释光特征也很相似,这表明热释光特征技术应用于火山空落相岩石和火山熔岩岩性判别是有可能的。最后总结了火山岩热释光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南海南部普林虫与“中更新世革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南海南部ODP 1143站2.1 Ma以来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群进行研究, 发现在冲绳海槽及南海北部普遍被认为是黑潮标志种的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在中更新世革命(MPR)前后对冰期旋回的响应截然相反; 且在MPR之后的变化与南海北部和冲绳海槽相反, 即冰期时含量高而间冰期时低.交叉频谱分析和相位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ODP 1143站P.obliquiloculata与全球冰量变化之间的上述关系.该种在MPR前后冰期旋回的转变, 可能是由于MPR之后南海南部在冰期时切断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水交换, 或者是冰期时海水盐度增加等因素引起的上部水体结构的重大改观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