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张胜  蒋家龙  赵华宏  王辉 《安徽地质》2006,16(3):228-230,240
采空区存在对高速公路的修建和运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由于采空区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规律性差、冒落塌陷难以预测等特点,因此采空区治理具有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文章结合铜陵至汤口高速公路洪山小煤矿采空区的处治,阐述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水泥粘土浆法治理采空区的设计要点,并提出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2.
利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简称西咸高速公路)3个8要素气象监测站2013年8月至2019年12月逐小时资料、部分时段的逐分钟资料,对能见度<1000 m的低能见度(用v代表低能见度)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造成西咸高速公路低能见度现象的主要天气为大雾、霾和强降水.霾造成的低能见度出现次数最多且时间最长,雾造成的低能见度...  相似文献   
943.
蓉遵高速公路(土城—旺隆段)沿线崩塌频繁发生,威胁公路安全甚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通过实地调查蓉遵高速公路(土城-旺隆段)崩塌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构建了9个影响因子,分别是地形起伏度、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坡向、地层岩性、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坡度及降雨量。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ertain factors, CF)、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及耦合模型(CF-AHP)对研究区进行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分别采用崩塌地质灾害点频率统计和成功率曲线对3种模型的评价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F、AHP和CF-AHP的AUC预测精度分别为0.848,0.835,0.866,且3种评价模型得到的崩塌地质灾害的高、中易发区频率比值占总频率比值均超过70%。3种模型精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CF-AHP、CF、AHP模型,说明CF-AHP模型的滑坡预测优于单一的CF、AHP模型,能精确地评价蓉遵高速公路(土城-旺隆段)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为公路沿线区域崩塌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44.
以联网收费系统为核心的高速公路新基建工程,推动了高速公路智慧化发展,也为交通流的时空表征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数字底图。论文基于联网收费系统记录的交通流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多尺度、多类型刻画广东省高速公路交通流时空分布格局,并通过岭回归方法探索影响交通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高速公路机动车小型化、轻量化特征显著。高速公路旅客出行对小汽车的依赖性较强,巴士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不高;货运结构中以轻型货车占据主导。空间分布上看,广东省高速公路交通流呈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交通流密集路段集中在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环城高速、广州绕城高速为核心“双环”,沿主要国家级高速公路向外围呈放射状扩散。(2)广东省高速公路交通流随时间变化呈“驼峰曲线”,其“双高峰”分布在上午9:00和下午17:00。小汽车对时间变化的敏感度最高;轻型至重型3类货车,载货规模越大,日内车流量越为平稳,对时间的敏感性及变化响应最弱。(3)岭回归结果显示,广东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主要受机动车保有量、社会消费水平和服务业发展等影响。研究有助于拓展高速公路数字化新基建系统在地理学领域的应用,对于深化交通空间活...  相似文献   
945.
长期以来,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认为是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措施,但现有研究对高速公路的经济效应仍存在一定分歧,有些学者认为高速公路对促进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也有些学者持相反观点,近年来还有部分学者提出高速公路的经济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如“倒U型”等。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城市群的边缘地区,以日本东京湾区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高速公路建设收尾阶段的经济效应,采用考虑异质性的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研究2012—2020年高速公路开通对边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同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高速公路开通对边缘地区人均收入的动态效应为负。(2)高速公路开通导致边缘地区人口持续流失,土地价格、制造业及批发业所受影响不显著甚至为负。(3)根据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结果,东京湾区当前扩散效应疲软而极化效应强劲,高速公路的开通未能有效提升边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结合东京湾区近70年的高速公路建设历史以及相关研究,本文认为高速公路建设对边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作用存在“窗口期”,边缘地区应根据所处城市群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条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46.
基于2010—2018年新疆交通阻断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专家评估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了新疆G30、3012、217线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新疆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道路结冰、积雪、暴雨、大雾、大风、沙尘、高温、次生灾害及风吹雪。(2)气象灾害在不同路段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3)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气象灾害最多,以积雪、大雾和道路结冰为主;春季次之,主要为大风、沙尘和道路结冰;夏季以暴雨、大风及次生灾害最为突出;秋季气象灾害相对较少。(4)G30高速公路的大风、阴雾是新疆比较特殊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947.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沿线低能见度预报预警能力,本文利用连霍高速公路陕西段沿线1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逐时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数据,分析公路沿线低能见度分布特征,探究低能见度与其他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月是连霍高速公路陕西段沿线低能见度天气高发月份,而2月低能见度天气最少;一日中00:00—10:00(北京时,下同)低能见度出现次数最多,其中0~50 m的低能见度主要出现在05:00—06:00;低能见度持续时间较短,多在2 h以内,最长持续17 h。兴平到常兴段、陈仓段低能见度天气较多,是日常交通气象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的路段。低能见度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发现,0~5℃的气温、90%以上的相对湿度、1.0 m·s-1以下的风速且处于东北风至东风条件下低能见度出现次数最多。夏季和冬季低能见度多与降水天气有关,低能见度通常出现在降水过程中或过程后,这种低能见度天气均在天气系统影响时出现,较辐射降温引起的低能见度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各季节低能见度形成时的相对湿度不尽相同,冬、夏、秋季低能见度天气的相对湿度较高,而春季低能见度天气的相对湿度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