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72篇 |
免费 | 2947篇 |
国内免费 | 26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64篇 |
大气科学 | 2310篇 |
地球物理 | 5738篇 |
地质学 | 7553篇 |
海洋学 | 1083篇 |
天文学 | 304篇 |
综合类 | 903篇 |
自然地理 | 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4篇 |
2023年 | 478篇 |
2022年 | 649篇 |
2021年 | 718篇 |
2020年 | 566篇 |
2019年 | 651篇 |
2018年 | 463篇 |
2017年 | 469篇 |
2016年 | 550篇 |
2015年 | 621篇 |
2014年 | 943篇 |
2013年 | 824篇 |
2012年 | 961篇 |
2011年 | 908篇 |
2010年 | 775篇 |
2009年 | 818篇 |
2008年 | 733篇 |
2007年 | 725篇 |
2006年 | 645篇 |
2005年 | 648篇 |
2004年 | 593篇 |
2003年 | 580篇 |
2002年 | 519篇 |
2001年 | 585篇 |
2000年 | 628篇 |
1999年 | 571篇 |
1998年 | 534篇 |
1997年 | 486篇 |
1996年 | 484篇 |
1995年 | 394篇 |
1994年 | 396篇 |
1993年 | 304篇 |
1992年 | 341篇 |
1991年 | 352篇 |
1990年 | 285篇 |
1989年 | 262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37篇 |
1978年 | 19篇 |
1977年 | 18篇 |
1976年 | 16篇 |
1958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102.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异常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偏多发生在异常环流背景下,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贝加尔湖低压槽强度大于常年,冷空气偏强且路径偏南;东亚40°—50°N处在纬向强锋区中,有利于气旋生成发展;副热带高压脊线比常年偏北2个纬度,西北侧暖湿气流活跃。7月中高纬地区有3次明显冷空气向南侵入至40°N,与中低纬北上至40°N及以北的暖湿气流交绥形成暴雨,影响系统分别为华北气旋、蒙古气旋冷锋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辐合线,不同影响系统暴雨过程的物理机制存在差异。3次暴雨过程中,华北气旋暴雨水汽供应最充沛,水汽源地不仅有西太平洋、南海、东海和黄海,还有孟加拉湾;暴雨区水汽主要由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或偏南气流向北输送,东海北部和黄海是水汽汇合及输送量最大的区域。高空急流受贝加尔湖低槽强度影响,不同影响系统高空急流演变和强度不同,低空急流分布与强度及高空辐散区、低空辐合区相对高、低空急流轴分布的位置也不同;高、低空急流耦合发展及高空辐散区、低空辐合区叠置产生的强垂直上升运动造成了水汽强烈辐合,其中华北气旋暴雨水汽辐合最强,水汽辐合层顶达850hPa,蒙古气旋冷锋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辐合线暴雨水汽辐合顶在900hPa附近及以下。热力分析表明,3次暴雨过程环境大气中层均有干冷空气侵入,增加了降水对流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outgoing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所计算的热源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并研究了热力异常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较常年偏弱;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脊线位置明显偏北,川渝地区受高压系统影响盛行下沉气流,中高纬环流场则表现为乌拉尔山地区和东北亚区域无明显阻塞高压形势,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南亚高压比常年偏北偏强,持续控制川渝地区;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偏弱,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热源偏强,是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有密切关系,川渝地区夏季干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并且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的原因与2006年类似。 相似文献
104.
查明泥河湾盆地新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序列及基底的分布与赋存形态是研究泥河湾盆地形成机制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泥河湾盆地桑干河与壶流河交接处附近采集了四条测线的反射地震数据,通过对精细处理后的地震剖面进行详细分析,在剖面上厘定了三个具有明显强反射标志的地层,即古近系的玄武岩、侏罗系上统的含煤地层和侏罗系下统的含煤地层;其中,新近系沉积层与古近系玄武岩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双程旅行时为0.3~0.6s,深度范围为300~500m,而第四系泥河湾组底界由南西到北东逐渐加深,其界面深度为200~300m;侏罗系上统含煤地层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双程旅行时在0.8s上下波动,其深度约为1200m,探测出侏罗系上统顶界面的深度范围为800~1100m;侏罗系下统含煤地层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双程旅行时为1.0~1.4s,深度范围为1800~2000m,由此推测出中生界侏罗系与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分界线的深度为2000m左右;根据地震反射波阻抗差别推测出新元古界和太古界地层的分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时间约为2.5s,其深度为4000m左右。本研究通过四条反射地震测线的数据基本上查明了泥河湾盆地位于探测区处第四系泥河湾组底界面的深度分布范围及起伏形态、侏罗系上统顶界面和下统底界面的大致埋深,为查明泥河湾盆地新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序列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5.
碲在地球上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碲在地壳中的丰度很低,仅为1.0ng/g;但碲在富钴结壳、海底多金属结核、深海沉积物和陨石中的丰度异常高。为了查明深海沉积物中碲异常的原因,我们对比分析了深海沉积物中磁性部分与全岩的碲含量和氦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磁性部分的He含量和3He/4He比值及Te含量较全岩的值明显偏高;3He含量与Te含量同步变化;在3He-Te关系图上,二者具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首次提出深海沉积物中的碲异常与氦同位素异常一样可能是由宇宙尘注入引起的;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中的碲异常可能也与宇宙尘有关。深海沉积物中的碲异… 相似文献
106.
冀北隆化县小罗卜沟中型金银矿床的发现是该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勘查区位于1∶20万和1∶5万Au、Ag等多元素综合异常内,通过以钻探、硐探为主的探矿工程,基本查明了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复成分角砾岩和义县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的构造裂隙内。矿体受断裂带控制,与围岩界线明显,对围岩没有选择性,矿床属燕山期与岩体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内共圈定17个矿体,矿体长28~788 m,斜深8~489 m,平均厚度0.80~3.96 m,Ag平均品位68.44×10~(-6)~447.50×10~(-6),共生Au平均品位1.16×10~(-6)~6.25×10~(-6);伴生Au平均品位0.20×10~(-6)~1.00×10~(-6),伴生S平均品位2.34%~11.10%。主要矿体Ⅳ-1银资源储量达中型。矿区内及外围仍存在寻找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该矿床的发现对寻找同类矿床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7.
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市与西昌市会理县交界处发生了6.1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前,攀枝花川-05井的数字气氡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气氡观测存在短期、临震异常的同时,还存在中期趋势异常。本文主要对8月30日地震前,气氡观测资料的异常、机理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8.
对称轴线任意测站测设圆曲线技术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圆曲线简便测设方法,利用一个测站点同时测设圆曲线中心线、内外边线(简称三线),主点和细部点同步测设,并具有放样数据计算方便,操作简便,点位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9.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通过自贡及邻近区一系列中小地震的检验,证明自贡青岩洞水温观测点是一个难得的敏感点。自贡青岩洞水温观测值在长宁震群、自贡威远间地震、自贡隆昌间的3至4级震例中均出现了超过年变基础之上的短临趋势异常或短临突跳异常现象,其异常幅度均超过年平均值0.5倍均方差以上,特征明显,对应率高,有利于对地震震中位置和时间的判断。地震映震敏感区主要沿华蓥山断裂带西南段至川滇交界处东侧分布。井孔具有有效监控自贡东部、南部及华蓥山断裂带中南段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及川滇交界处东部沿线地区6.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监控能力,配合其他观测手段可以提高短临预测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10.
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震应变场,提取出震前时间因子的异常变化。计算结果发现应变场前4个时间因子在震前1~3年的中短期异常并不显著,只有第2个和第4个时间因子震前有小幅度的异常变化,分析其原因,时间因子可能受到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大幅度异常的影响。与时间因子对应的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应变高值异常危险区,可能是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空间异常的中短期特征。再对比九寨沟7.0级地震前后与松潘-平武7.2级双震的空间异常随时间演变,分析异常发展变化模式的差异,最后应用地震资料的累积频次从物理角度解释异常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