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2篇
  免费   2801篇
  国内免费   3060篇
测绘学   1282篇
大气科学   477篇
地球物理   1458篇
地质学   10910篇
海洋学   2058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792篇
自然地理   791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673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682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10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413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54年   8篇
  1950年   3篇
  1942年   4篇
  193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赤潮生物种类特征光谱获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赤潮生物水体反射率曲线获取方法。通过对 2类反射率反演方法得出的反射率曲线与实际反射率曲线进行比较 ,得出在不具备大气环境参数的情况下 ,经验线性法的反演结果与实际反射率曲线最接近的结论 ,并进一步对正常海水和赤潮生物水体的光谱特性进行分析 ,提取出赤潮生物水体的特征光谱。这是进行赤潮监测和识别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基于ODP113航次水深2080m处的689站位所钻取的位于毛德海隆之上的沉积物.毛德海隆是位于威德尔海东部,孤立的无震洋脊,比大洋盆地高出了2500m.沉积序列由中始新世的有孔虫一超微化石软泥与晚始新世的超微化石软泥组成,其上为渐新世的台硅藻超微化石软泥与超微化石软泥.  相似文献   
73.
厦门港浮游植物对磷酸盐吸收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无载体32P同位素示踪测定海水中浮游植物和细菌吸收磷酸盐速率的方法,对厦门港浮游植物和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港海水中吸收磷酸盐的主体是浮游植物(几乎占100%),平均吸收速率为4.28×10-5μmol/(L·s),并且存在着晚秋<冬<初春的季节变化,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吸收速率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种类更替和温度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74.
根据Airy均衡原理对Mckenzie沉积盆地初始沉降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导出了公式的正确表达式 S=(a[(ρ_o-ρ_c)t_c/a(1-(aT_1t_c)/(2a))-(aT_1ρ_o)/2](1-1/β))/(ρ_o(1-aT_1)-ρ_w)  相似文献   
75.
9404,9410,9702及98074个航次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调查显示由于冷涡区海水的底层幅聚作用使得位于冷涡中心的111站悬浮物含量高且集中在成层,111站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冬,春季高,夏,秋,秋季低,而410站则是春,夏高,秋,冬低,东海悬浮物的垂向分布可归纳为4类:上低下高型,上高中低下高型,上低中高下低型及均匀型。  相似文献   
76.
~(14)C测年已为海洋研究工作广泛应用,但由于时有不合理取样或在运用数据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海洋环境和动力因素,因而产生无法使用数据作合理解释的现象。本文试从海洋样品本身和海洋各种营力作用分析各种数据差异的来源,认为海洋环境特别是海岸带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海洋样品~(14)C测年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影响样品的代表性或使数据解释时得出错误结论.并指出在运用年代结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地质地理和各种营力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77.
南海曾母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母盆地沉积发育过程中被两个区域性不整合将地层分为Q-E3、E2-E1和前第三系三套构造层。渐新世前该盆地为南沙古陆南沿拗陷区,以南为古洋盆。随着洋壳向东南消减,始新世晚期南沙与加里曼丹两个微陆块发生碰撞,盆地大部一度上升成陆。此后南沙古陆块断解体,与曾母盆地一起逐渐沉降,古地形由北陆南海转化为北海南陆。该盆地面积大,沉积巨厚,生储盖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78.
北黄海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近海氮的循环机制,采用乙炔抑制法和现场静态箱法对北黄海夏季局部海域的反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2.5~5.8μmol/m2.h之间,平均4.85μmol/m2.h。影响其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溶解氧,其次是温度。北黄海的反硝化速率低于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域。  相似文献   
79.
依据近岸晚第四纪事件沉积的类型,特征及其四维时空序列的关系,结合以往陆架区海上地质调查结果,提出几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质问题;(1)沉积记录不是地球历史的流水帐,而是大事记,无论厚度大或小的柱状样,都要从自生相序与他生相序变化中确定环境的转换与频率变化。(2)晚第四纪海侵的问题,需要从是否有真正的正常海相地层去检验。以往所确定的海相地层,缺乏正常海相相序和原地埋藏化石的支撑,有可能是风暴流沉积;(3)残留砂,残留沉积的概念应当废弃;(4)^14C测年材料的选择要慎重,不宜使用被搬运再沉积的生物壳屑材料。  相似文献   
80.
薛家岛湾沉积动力学特征及海港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0年秋对胶州湾内的薛家岛湾进行海洋水动力条件及积动力学特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为开发建设港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湾内深大于1m的海底泥沙发生“全面移动”的时间,一年内仅有1-2d,其余处于稳定状态或“表面移动”状态。湾内泥沙来源很少,预计建港后,港池和航道年平均回淤量分别小于16cm,10cm对于开发中小型港口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