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6篇
  免费   1516篇
  国内免费   2528篇
测绘学   1212篇
大气科学   431篇
地球物理   2167篇
地质学   4721篇
海洋学   649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428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7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982.
983.
984.
985.
长江三峡阶地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对长江三峡阶地堆积物进行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发现三峡阶地的成因具有以下特点:构成阶地上部的河漫滩相堆积、中部的冲积砾石层与作为阶地基座的基岩平台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上部河漫滩相堆积是在中全新世气候温暖、长江三峡高水位条件下形成的.因此,长江三峡阶地是在构造上升的基础上由于气候及长江三峡流量及水位变化而形成的,并非一定是间歇性构造上升的标志.  相似文献   
986.
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山西沁水盆地高煤级煤储层宏观裂隙、显微裂隙的连续观测,孔隙的系统测量,结合应力渗透率、气-水相对渗透率、吸附膨胀等实验成果,分析了高煤级煤储层三级渗流特征,探讨了有效应力和煤基质收缩对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的耦合作用,系统揭示了在地面排水降压开发煤层气的过程中,高煤级煤储层初期产气量高,数月后急剧衰减之“瓶颈”现象,找出了造成高煤级煤储层产气缺陷的根本原因。鉴于高煤级煤储层物性的特殊性,指出了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开发的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7.
用卫星高光谱数据提取德兴铜矿区植被污染信息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在深入分析研究德兴铜矿矿区植被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美国EO-1卫星Hyperion高光谱数据,通过反演表征植物生理状态的光谱特征参数(红边位置和最大吸收深度)变异,提取与污染相关的信息,获取了矿山植被污染生态效应概况,为矿山污染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新技术和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988.
高光谱--遥感测绘的新机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基本特征和地理空间信息探测潜力的分析,展示了高光谱数据在遥感测绘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同时,还分析了围绕高光谱测绘应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高光谱数据的测绘需求、面向测绘应用的高光谱影像分析的关键技术、高光谱遥感测绘模式以及实用化系统建立的设想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高光谱技术就可充分与现有的遥感测绘手段有机结合,并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遥感探测技术产生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989.
介绍了高桥墩的垂直度观测方法和精度分析,推导出一系列实用公式,观测方法简单,结果精确可靠。利用这种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判断出桥墩的倾斜量,及时采取相应调整措施,以保证桥墩的垂直性。  相似文献   
990.
采用经典大地测量技术确定珠峰大地高(2005)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常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常采用平面与高程分别平差得出珠峰峰顶(山头或觇标)相应于某椭球的平面位置(经纬度)与大地高。提出采用平面与高程进行联合处理的方法,并就这两种方法采用的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最终结果(主要是大地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与GPS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