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5篇 |
免费 | 861篇 |
国内免费 | 6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33篇 |
大气科学 | 158篇 |
地球物理 | 281篇 |
地质学 | 3907篇 |
海洋学 | 431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252篇 |
自然地理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274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255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70篇 |
2008年 | 232篇 |
2007年 | 218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223篇 |
1998年 | 164篇 |
1997年 | 190篇 |
1996年 | 159篇 |
1995年 | 129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层序界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青山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分布零星,是由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就位于此的一系列近东西向延展的构造岩片组成。下寒武统色麻沟组直接覆盖在太古界变质岩之上,缺失中元古界什那干群,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呈假整合接触,标志着区内寒武纪与奥陶纪之间发生过一次抬升构造运动,其形成机制与古亚洲洋内的稳定陆快向华北板块拼贴事件有关,是早奥陶世末期华北板块整体抬升的序幕。这个层序界面的认识,对于恢复华北板块北部边缘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通过岩心观察并充分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矿物、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矿物等将储层划分为绿泥石衬边弱溶蚀、不稳定组分溶蚀、压实致密、高岭石充填和碳酸盐胶结5种成岩相。并通过岩心薄片资料刻度测井归纳出不同成岩相在GR、AC等测井曲线及其组合上的响应特征,由此实现各单井储层成岩相的连续划分。对长8油层组层序界面和基准面旋回与成岩相展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序界面附近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及高岭石充填相较为发育,且各井之间对比性良好,同时层序界面也控制了碳酸盐胶结;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最大湖泛面处均发育井间可对比的压实致密相,长82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砂体一方面易于遭受溶蚀产生次生孔,另一方面由于受沉积驻留和碎屑组分影响导致压实强度较弱,因此物性总体比长81砂体好。 相似文献
53.
衡阳盆地红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衡阳盆地白垩纪-第三忆地层,建立了该地层的磁极性序列。以地磁极性年代表为时间标尺,并辅之岩石的^39Ar-^40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研究了各地层单元的生成年代,为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衡阳盆地东北组时代属早白垩世;神皇山时代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载家坪组时代为晚白垩世;东塘组和霞流市组时代属古新世。 相似文献
54.
国产卫星影像以其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城乡规划、资源管理、动态监测、应急保障、国防安全建设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成立,定向接受国家分发的高分一、高分二、资源三号为主的国产高分卫星数据,月平均接受十余批次,年接受数据量达到TB级别,处理后即可向省内各用户分发。国产卫星影像处理存在多个技术难点,如何高效处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国产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及处理平台,对关键技术处理流程进行了机理研究,提出了基于影像预处理、空三加密、DEM成果等关键流程的优化方法,对优化前后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快速处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55.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6,(5)
以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青山口组二段至姚家组一段高频层序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各体系域内沉积体系充填类型和展布规律,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古生物资料,建立松辽盆地西斜坡中青二段至姚一段四级层序格架;分析四级层序格架内沉积微相类型、沉积体形态及规模,确定沉积微相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青山口组二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Cg4、Cg3),青山口组三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Cg2、Cg1、Cg0),姚家组一段划分为1个四级层序(Cp1),各四级层序内均能识别出相应级次的湖泊扩张体系域和湖泊收缩体系域。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砂坝、滨浅湖混合滩、砂滩和钙质浅滩沉积微相,富砂的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砂质滩坝微相与富泥的滨浅湖混合滩微相在剖面上形成储盖组合;平面上,来源于四个物源方向的三角洲沉积体在青山口组二段的各体系域沉积时期逐渐向湖推进,与滨浅湖混合滩、泥滩微相共存,并新发育西北物源三角洲;青山口组三段沉积阶段三角洲沉积体规模明显缩小,以发育滨浅湖钙质浅滩微相为特征,Cp1时期三角洲再次向湖迁移,滨浅湖不断萎缩。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生物对其生活环境中的不同元素和同位素存在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利用和富集。其影响因子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具体选择机制可以从生物的形态构造直至分子水平上加以解释。当环境中元素、同位素含量发生变化时,生物因其对各元素生态幅和耐受限度的差异而并不完全对环境中化学因子的变化产生一致性的响应。生物对其耐受限度较小的元素保持较高的属内有效性和特异性选择;而对于生态幅较宽的元素,生物属内的特异性选择弱化,生态幅可能与它属生物发生部分重叠。部分生物壳体第二层与其围岩碳、氧同位素比值及其变化趋势保持着较好的一致性。上述认识不同程度地在Rhynchospirifer属和Stringocephalus属为代表的腕足动物及其围岩的研究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7.
1、引言陆地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传统上主要有Landsat系列(美)、SPOT系列(法)、IRS(印度)、ALOS系列(日)、RESURSO1系列(俄)、中巴系列等。这些卫星的特点是多波段扫描、地面分辨率为530m,它们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并且在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类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只能进行土地利用情况的粗粒度分类。随着技术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如表1),它们能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更清晰 相似文献
58.
海进体系域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以黔西南地区三叠系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序地层研究表明,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末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的大规模海侵,形成了一个向上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沉积层序。垄头组顶部和竹竿坡组分别是海进体系域(TST)的下、上部分。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垄头组顶部自下而上δ(18O)持续增大,而δ(13C)先逐渐增大,后在顶部界面附近快速下降,反映了垄头组顶部在暴露环境下氧化作用的结果。竹竿坡组δ(13C)自下而上逐渐增大,δ(18O)总体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认为,海进体系域的δ(13C)和δ(18O)演化不但反映了海平面和沉积环境变化,同时对密集段(CS)、层序界面和古暴露面等也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提出参照标准点探测PS法。既考虑PS的强散射特性,又顾及其稳定性,且初选时振幅阈值的设置参照每景影像中PS标准点的振幅值,精选时振幅离差阈值的设置也参照这些PS标准点的振幅离差值,都不需要人工设定。选取澳门半岛为实验区,以18景TerraSAR-X为数据源,进行PS探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PS探测方法,本方法能更快速、有效、可靠地探测出SAR影像中的PS。 相似文献
60.
可控震源地震扫描信号易被地下介质吸收并形成高频部分衰减,降低对地下地质体的分辨能力.分析地震信号扫描方式,研究非线性扫描信号特性及其在补偿地层吸收衰减的地震相关子波信号影像中的作用,利用正演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非线性扫描信号在提高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地震分辨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非线性扫描通过控制高频能量信号的时间分配,提高激发信号的高频成分,选择合适的非线性扫描信号类型和激发能量,能够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该研究结果对实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