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38篇 |
免费 | 1884篇 |
国内免费 | 19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475篇 |
地质学 | 8761篇 |
海洋学 | 1524篇 |
综合类 | 452篇 |
自然地理 | 4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85篇 |
2022年 | 376篇 |
2021年 | 409篇 |
2020年 | 338篇 |
2019年 | 305篇 |
2018年 | 262篇 |
2017年 | 275篇 |
2016年 | 284篇 |
2015年 | 359篇 |
2014年 | 472篇 |
2013年 | 408篇 |
2012年 | 460篇 |
2011年 | 494篇 |
2010年 | 419篇 |
2009年 | 436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350篇 |
2006年 | 343篇 |
2005年 | 379篇 |
2004年 | 386篇 |
2003年 | 341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382篇 |
2000年 | 352篇 |
1999年 | 331篇 |
1998年 | 292篇 |
1997年 | 292篇 |
1996年 | 323篇 |
1995年 | 274篇 |
1994年 | 242篇 |
1993年 | 210篇 |
1992年 | 218篇 |
1991年 | 197篇 |
1990年 | 185篇 |
1989年 | 127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81.
在青海南部曲麻莱地区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多属多种,系统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序列;在巴颜喀拉山群中发现遗迹化石33属54种,为深海Nereites遗迹相的典型代表,反映出复理石相深水沉积特征;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分属周缘前陆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第四纪地层中获得了6个年龄数据(7.02~225.81 kaBP),侵入岩中获得4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69~130 Ma);系统的对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表明区内岩浆岩总体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区内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主体属低绿片岩相;并重新厘定了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82.
对于贝加尔湖-石卷地学断面(BAMSIP)的西段俄罗斯贝加尔湖-中国满洲里断面城内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剖面波类型和基本特征等研究发现:(1)断面域中贝加尔裂谷带地震波速度结构存在异常地幔带;结晶地壳物质成分基性程度较高;基底顶面和Moho界面未观察到明显的镜象关系;(2)西伯利亚南部的复杂相故基底由古生代和前寒武纪岩层所组构;区域构造由古褶皱系、中生代沉积盆地、裂谷带构成。 相似文献
83.
渤海湾表层沉积硅藻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渤海湾潮间带4条长度为2~3 km的测线的14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硅藻,结合前人在浅海区(低潮线以下至水深约30 m处)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硅藻资料,发现并统计了分属于21属的46种硅藻。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将渤海湾潮间带及浅海区表层沉积硅藻初步划分为3个组合。其中,组合Ⅰ为条纹-柱状小环藻-圆筛藻组合,分布在以泥质为主的潮间带区;组合Ⅱ为双眉藻-曲壳藻组合,分布在砂质为主的潮间带区;组合Ⅲ为条纹-柱状小环藻-菱形藻-圆筛藻-具槽直链藻组合,分布在浅海区。从潮间带向浅海区,随水深的增加,呈现出条纹-柱状小环藻数量减少、具槽直链藻数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泸沽湖沉积物α纤维素的提取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沉积是环境的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在沉积过程中有机大分子α纤维素发生降解,其碳链上的C、H、O原子也不会与外界发生交换,故沉积物α纤维素的碳同位素能真实直反映原始环境信息。湖泊沉积物中的α纤维素含量少,笔者经过反复条件试验,得出了从湖泊沉积物提取α纤维素的简便可行的方法,泸沽湖是云贵高原上一半封闭湖泊,湖区人为活动干扰较微弱,该湖对环境变化敏感。笔者提取了沪沽湖沉积物柱的α纤维素,并研究了其碳 相似文献
85.
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
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
建模与传统地质建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等内容。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建模方法的特
点。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多点
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 相似文献
86.
乌克兰沉积盆地铀矿床主要分布于第聂伯(Dnieper)盆地和第聂伯-顿涅茨(Dnieper-Donets)盆地,铀矿化类型主要有底河道砂岩型、含铀地沥青型、沉积改造型和断控砂岩/次火山岩型,含矿层位有泥盆系、石炭系、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古近系等。文章分析了第聂伯盆地和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地质背景,阐述了产于两大盆地铀矿床基本特征,总结了沉积型铀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了相应铀成矿模式,对我国沉积盆地铀矿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及其油气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南海北部深水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等新生代被动陆缘盆地,这些盆地经历了大致相当的从裂陷到坳陷的构造演化史,但在张裂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沉积-构造的差异性。构造沉降特征分析显示:在同一构造带上自西向东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在不同构造带上自北向南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这种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对烃源岩的发育类型、分布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裂谷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陆相烃源岩发育,以陆生陆储陆盖型成藏组合为主;裂后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规模较大,海生海储海盖型成藏组合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所占分量逐渐增多。推测渐新统湖相-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源岩和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应是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的主要来源,陆生海储海盖型、海生海储海盖型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应是深水区基本生储盖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88.
89.
90.
韩国西南白垩系最下部Kyokpori组的漂砾沉积物研究*S,B.Kim等1.引言(扇)三角洲陡坡上粗粒沉积物的水下沉积过程由各种非粘性沉积运动所共同控制,包括无粘性碎屑流、碎屑崩坍和高密集度的浊流(评论,见Nemec,1990)。这些推论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