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50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西藏冈底斯西段措勤地区海相三叠系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西藏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北缘敌布错组之下的碳酸盐岩并非原来推断的中二叠世"下拉组",研究结果显示其中含有三叠系。新发现的三叠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早三叠世印度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的嘎仁错组(新建)、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的珠龙组(新建)和晚三叠世诺利期的江让组。措勤地区海相三叠系的发现说明冈底斯西部发育早三叠世印度期—晚三叠世诺利期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而非原来认为的三叠系缺失。  相似文献   
612.
黄原胶作为油田驱替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俊  梁会珍 《矿物岩石》2003,23(2):103-107
以KJDX公司生产的黄原胶MKD发酵液为研究对象,结合HJM油田的储层特征,研究了黄原胶溶液作为油田提高石油采收率驱替剂的性能。实验研究表明:由于黄原胶溶液具有良好的增粘性、流变性、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强的机械抗降解能力,因此可作为油田开采的驱替剂。物理模拟实验进一步说明它具有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作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油田开采驱替剂。  相似文献   
613.
吴绍军 《云南地质》2003,22(3):281-287
章龙金矿既有原生型、又有红土型的共生金矿床。矿床受构造、地层、围岩制约。红土型金矿还受地形、残坡积层、风化壳发育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614.
孙氏新铺龙头骨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进一步修理正模标本的基础上,结合另一完整、近立体的头骨新材料对孙氏新铺龙(Xinpusaurus suni)作深入研究,较详细地描述了孙氏新龙头骨主要骨骼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孙氏新铺龙的骨骼特征,并明确其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615.
连龙锡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义敦岛孤带,是造山后岩浆作用形成的舍锡花岗岩带内一个重要中型矿床,共(伴)生有Cu、Pb、Zn等元素,并含有大量Bi矿物。该矿床赋存于“A”型花岗岩与富泥质的曲嘎寺组灰岩接触带,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16.
曲流河道单砂体驱油效率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提高注入剂驱油效率以及准确预测储层中剩余油在三维空间的分布,以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曲流河道砂体为例,通过对曲流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构形及渗透率垂向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在排除开发因素差异的同井单砂体分析条件下,提出了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构形、渗透率垂向序列与重力因素共同控制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多段垂向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617.
杨志华 《地球》2015,(1):78-80
<正>在脊椎动物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从水中向陆地进军花费了近两亿年,而从陆地返回水中却只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在2.7亿年前的中二叠世,当爬行动物彻底征服陆地后,它们中的某些成员抱着对"故乡"的思念,踏上了重返大海的旅程,探寻曾经属于自己先祖的那一片天地。由于在身体结构上的天然优势,使得它们迅速在海洋中取得了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618.
张伟  高克勤 《古地理学报》2014,16(2):205-216
离龙类是一在形态和生态适应上高度特化的水生—半水生爬行动物双孔亚纲的灭绝支系。离龙目的地理分布局限于北半球,地史分布从侏罗纪一直延续到中新世。辽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离龙类化石产地,化石点主要分布于凌源、义县、朝阳和建昌4个地区,尤其以义县地区化石点的分布最为密集。目前辽西已经发现的离龙类包括3科4属5种,其中潜龙和满洲鳄2属的化石仅发现于义县组,而伊克昭龙与戏水龙2属的化石则仅见于九佛堂组。化石证据表明,白垩纪离龙类在辽西范围内的延展分布呈现一个自西向东、由南向北的地理地史演化过程。化石证据也表明辽西的离龙类在较短的时期和较窄的地域范围内经历了一个快速分异演化的过程。长颈潜龙类和短吻满洲鳄类在辽西同时首现于凌源义县组大新房子层,并先后灭绝于义县组的大康堡层和金刚山层。潜龙类最后出现的大康堡层的火山凝灰岩层密集保存了数以千计的潜龙类个体,可能代表该类群于早白垩世发生了与火山喷发活动紧密相关的集群灭绝事件。而后,短吻戏水龙和长吻伊克昭龙同时首现于九佛堂组第2段,并于该组第3段沉积时期内灭绝。整个辽西地域内的离龙类的分布从126~120Ma,在经历了大约6Ma的快速分异演化之后,均于早白垩世阿普第期灭绝。  相似文献   
619.
致密油藏不同开发方式原油动用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致密油是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但由于其一次采收率低,需要开展提高采收率研究。由于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不同孔隙对产量的贡献差异很大,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孔隙中原油的动用情况进而优化开发方式。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测试与驱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直观反映不同注入条件下注入介质与原油的驱替过程,明确了注水和注CO2两种开发方式不同孔隙中原油的动用规律。结果表明:水驱和CO2驱不同孔隙区间原油动用程度随着驱替压差逐渐增大而增大;水驱和CO2驱大孔隙中的原油绝大部分被动用,随着孔隙半径逐渐减小,原油动用的比例逐渐降低;小于0.01μm微小孔隙中CO2驱动用效果明显好于水驱,致密油藏中CO2更易进入小孔隙提高致密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620.
《海洋地质译丛》2012,(2):86-86
Anadarko公司的地球物理学家John O’Brien最近使用时移地震对怀俄明州salt creek油田的二氧化碳试验驱进行了监测。salt creek油田位于Power River盆地,是一个成熟的老油田。油田的第一口井钻于1908年,以后一直进行油田的一次开发,然后开始注水。最近该油田进行以二氧化碳驱为主的三次采油实验,并使用时移地震对二氧化碳驱的效果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