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91.
292.
陈扬玉 《物探与化探》1993,17(3):235-237
近年来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哑地层的划分、对比及地层含矿性评价等方面,对区域沉积地壳岩石成份和沉积地史中的地球化学演化也开始进行研究。近年开展的全国性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93.
麻山群孔兹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继圣 《地球化学》1993,(4):363-372
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出麻山群孔兹岩系岩石具有与典型的太古后碎屑沉积物相同的稀土分布模式。稀土总量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它们的微量元素分布,也表现出太古后沉积物的典型特征。结合这些岩石富钾贫钠的性质以及原岩中大量石英砂岩的存在,认为它们的原始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一个被风化和剥蚀的富钾花岗质深成侵入体。它们是稳定克位通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陆棚浅海沉积物。并根据麻山群的形成时代,对佳  相似文献   
294.
钟华邦 《地层学杂志》1994,18(3):233-233
“苏州地区发现康山群”质疑钟华邦(江苏区域地质调查队,江苏南京,211135)1988年《江苏地质》第3期发表了江苏省地矿局地质四队李顺民等人写的"苏州地区发现康山群"一文。之后,江苏地质学界引起了争论,有许多人不同意李顺民等人的看法。李顺民等人的依...  相似文献   
295.
296.
297.
作者根据古生物、指相元素、沉积物的颜色、沉积序列、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等特征,对苏锡地区泥盆系茅山群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茅山群形成于河控三角洲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98.
祁连造山带中段雾宿山群的构造属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雾宿山群岩石组合特征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与周边区域地质背景的对比研究,探讨兰州西南一带雾宿山群的形成环境、构造属性及构造意义。雾宿山群主要为一套形成于中晚奥陶世的以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及英安岩为主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的岩石组合,经受低绿片岩相变质。火山岩不同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其形成于岛弧或弧前构造环境。综合分析雾宿山群岩石组合特征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与西侧拉脊山构造带及北祁连造山带的对比,初步认为雾宿山群可能不是拉脊山构造带的东延,而是北祁连南缘岛弧带在兰州西南一带延伸的构造残块。雾宿山群构造属性的厘定,对祁连造山带的东延问题、祁连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接关系及祁连造山带中东段构造格局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9.
杨红  刘福来  刘平华  王舫 《岩石学报》2013,29(6):2161-2170
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出露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主要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本研究对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中酸性岩和变质沉积岩——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测年,得到三个样品的坪年龄和40Ar/39Ar等时线年龄结果较统一,坪年龄代表的变质年龄分别为837.7±4.2Ma、839.6±4.2Ma和844.2±4.2Ma.变质沉积岩和变质中酸性岩的变质时代类似,均介于837~845Ma.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中变质锆石的U-Pb定年年龄为849±12Ma(杨红等,2012),40Ar-39Ar测年数据与锆石定年数据相结合,说明大红山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均在新元古代经历了同期变质作用,其主期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新元古代837~850Ma.结合前人发表的扬子西缘~750Ma的变质年龄,扬子西缘从北向南的区域变质作用时限可扩展到750 ~850Ma.此外,扬子西缘存在750~850Ma的岩浆事件,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扬子地块西缘在新元古代不仅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作用,也发生了750~850Ma的区域变质作用,扬子西缘存在新元古代的岩浆-变质事件.岩浆事件与变质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即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引起了扬子西缘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300.
霍邱县白大山群古生代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邱县白大山地区的石灰岩样品,经实验室分析后获得了大量海绵骨针(Spicules)、苔藓虫(Bryozoa/Polyzoa)及小壳类化石(Small shelly fossil),此类化石的发现,为白大山群的地质时代划归古生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