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东天山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岩石成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屋矿区南北大沟企鹅山群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主要为拉斑系列,少量为钙碱系列;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点揭示:该火山岩系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岩石圈地幔源组分卷入,酸性岩浆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2.
胶莱盆地西南缘发育的青山群火山岩以中-中酸性为主,属同源岩浆喷发;岩石具有高硅、高钾、富铝、贫铁钛特征;微量元素Nb、Ta亏损,Zr、Hf较富集,岩浆来源于下地壳,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稀土元素配分图具右倾特征,轻稀土富集,Eu异常不明显;岩浆演化特征以部分熔融为主,区内火山岩碱度指数A·R值小于4.0,判断研究区青山群...  相似文献   
153.
在对绿鳍马面纯苗种人工培育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显微观察、拍照、测量的方法,对其早期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滤自然海水、水温由前期的22℃逐渐升至25℃、光照1000-2000Ix的培育条件下,绿鳍马面纯早期生活史如下:0—2dph为卵黄囊仔鱼,营内源性营养;3dph开口摄食,7dph出现鳔器官,3—18d...  相似文献   
154.
155.
山东昌邑东部地区铁矿分布在莱州-安丘磁异常铁成矿带内,该区发育着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及荆山群野头组祥山段含铁岩系,磁铁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磁铁大理岩、磁铁蛇纹石化大理岩等含铁岩层发育在这2套含铁岩系中。目前,已发现有毛家寨、南任、常家屯及东辛庄-莲花山等矿床。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体长多为200~700m,厚多为2~15m,延深多为60~300m。矿石品位多为27%~33%,属酸性矿石。该矿床属于受含铁沉积建造及变质作用控制的变质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6.
北淮阳地区变质地层序列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较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北淮阳地区在变质地层序列与构造变形特征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对梅山群的解体与新归属、原庐镇关群的解体与废名、佛子岭岩群的新含义作了简要论述。通过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构造解剖,阐明了区内由早期伸展构造体制下的褶叠层;主期收缩体制下,以折劈理为标志的叠加向斜;以及晚期多期次自南而北的滑覆逆冲构造的主要特征,将为区内在新的地质背景下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7.
高晓峰  校培喜  贾群子 《地质学报》2011,85(9):1452-1463
柴达木盆地周缘滩间山群在岩石组合、玄武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在区域成矿过程中作用具有明显差异.柴北缘和柴南缘(东昆仑地区)滩间山群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和沉积建造:柴北缘滩间山群下部为中基性海相火山岩,上部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柴南缘下部为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中部为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为碳酸盐岩夹碎...  相似文献   
158.
甘肃龙首山地区韩母山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龙首山地区的韩母山群包括下部的烧火筒沟组和上部的草大坂组。对于草大坂组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其岩性主张置于寒武系,另一种观点是因其下部含冰碛砾岩主张置于震旦系。最近在金川黑沟一带的韩母山群的草大坂组中采到许多海百合茎、海绵骨针及瓶筐石化石,基本可以确定草大坂组是一个寒武纪—早奥陶世的地层单位,而非震旦纪地层。震旦纪的烧火筒沟组的冰碛砾岩沉积特征明显,区域上可与贺兰山一带的正目观组相对比。  相似文献   
159.
南秦岭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当山群3个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形成年龄为675.2±3.1 Ma,说明武当山群存在新元古代南华纪的地层组成.武当山群变质变形复杂,具多期岩浆活动,可能由不同时代火山岩和少量沉积岩组成,部分变质火山岩具有与耀岭河群火山岩和侵入到武当山群中的基性侵入岩相似的形成年龄,指示了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能与基性侵入岩群和耀岭河群火山岩存在成因联系.基于现有同位素定年数据,武当山群火山岩数据具有年龄跨度大(太古宙至中生代)的显著特征,但总的趋势是新近取得的年龄数据多数比早期获得的数据要年轻.  相似文献   
160.
龙首山东段滑石口井地区存在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系,原被认为属于古元古代“龙首山岩群”.本文取自这套变沉积岩系的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介于0.52~3.56 Ga之间,与相邻的寒武系大黄山群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其时代可能为中、晚寒武世.取自原“龙首山岩群”和寒武系大黄山群的3件变沉积岩样品中,共获得129个谐和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0.7~1.2 Ga(约占47%,峰值~0.8、~0.94、~1.0 Ga)和2.5~2.8 Ga(约占31%,峰值~2.5、~2.7 Ga),相对较小的年龄群集中在0.5~0.6 Ga(约占7%,峰值~0.56 Ga)和1.4~1.8 Ga(约占10%,峰值~1.5 Ga),其余年龄零星分布于1.8~2.4 Ga,少量锆石年龄>3.0 Ga.碎屑物源分析认为,大黄山群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祁连地块,其中新元古代末一早古生代初期的碎屑物质来自北祁连造山带相关的火成岩,新元古代碎屑物质来自祁连地块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而中元古代一太古宙碎屑物质可能来自祁连地块再循环的变质基底岩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龙首山东段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和寒武系大黄山群可能沉积于祁连地块北侧的大陆边缘,在构造背景上属于祁连造山带,而不属于阿拉善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