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3篇
  免费   1318篇
  国内免费   2905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11470篇
海洋学   191篇
综合类   960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529篇
  1991年   605篇
  1990年   498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俞志杰 《中国地质》1992,(10):15-16
我国是一个铜矿资源较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广大地质职工爬山涉水的辛勤劳动,探明铜矿产地800多处,在此墓础上已经建成江西、铜陵、大冶、中条、白银、东川—易门等六大铜工业基地,在前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上满足国家建设对铜的需求.铜是消费量仅次于铝的有色金属材料.根据世界上一些工业国的统计,铜的消费量相当于钢的消费量的1%~1.2%.1991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6900万吨,到本世纪末预期钢产量在8 000~9 000万吨.按此比例计算,我国铜的消费量要在11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952.
金矿的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的一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的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的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的;(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_2、H_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的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的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的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一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_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的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的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一,引起  相似文献   
953.
长期以来对金的矿源层讨论很多,那种把地层金含量作为判定金源层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已被摒弃,越来越多的人已使用金含量分析值的数理统汁分析、金的存在形式研究等方法来探讨地层对金成矿的贡献,进行金源层的判别。地层中金的存在形式及活动性是决定地层能否成为金源层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前人已有了一定的看法。如Keays(1975)认为赋存于硫化物和矿物颗粒之间的金易于活化,可称为有效金,而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金一般不易活化,为非有效金。朱祥坤(1990)等提出在岩石的淋滤和变质过程中易于活化释放的金称为有效金,而不易于释放的那部分金为非有  相似文献   
954.
高温热田上金矿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描述了云南热海热田和西藏羊八井热田上Au、Ag的试验成果,发现热田上方土壤和岩石中Au、Ag有较高的含量,并伴有Hg、As、Sb、Bi、Pb、Tl等元素异常,指出热田上可能有金矿化存在以及热田上找Au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55.
侯检 《西北地质》1992,13(2):22-24
小秦岭地区古老地层为太华群(河南为登封群),其中有由基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绿片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岩石,在岩层内赋存了大型的金矿床。小秦岭金矿田的主要金矿类型有:①石英脉型金矿床;②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③斑岩型金矿床;④砾岩型金矿床;⑤砂金矿。笔者试图通过对小秦岭金矿矿床类型的介绍,确认小秦岭金矿的成因特征,从而促进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6.
我国变质岩中改造型层控金矿床金的迁移和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有的热力学数据计算,AuCl_2~-是预富集阶段金在矿源层中迁移的主要形式,而Au(Hs)_2~-则在热液成矿阶段起主要作用,计算表明,α_(Cl)->10~0的酸性含氯溶液以及α_(ΣS)>10~(-2)的富硫热液可分别作为预富集阶段和热液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957.
山西高凡银金矿床黄铁矿的微量元素标型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凡银金矿床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富Au、Ag、Pb、Zn、As、Sb,贫Co、Ni、Se,且S/Se较大,S/As和Fe/(Pb+Zn)较小,As/(Co+Ni)、(Pb+Zn)/(Co+Ni)>10。同时高凡矿田中的滩上铜钼矿化点的黄铁矿则显示相反的特征。总结出一套区分两类矿化黄铁矿微量元素的标型特征,对高凡矿田和五台地区各矿化点的判别和评价中显示了一定的适用性,可作为本区寻找同类金银矿床的找矿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958.
秦巴地区中——酸性浅成小岩体与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秦岭大巴山地区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爆破“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叙述了与岩体有成生联系的斑(玢)岩型、矽卡岩型、爆破(隐爆——坍塌)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岩体的成矿模式,同时指出了矿床类型和共(伴)生元素的成矿系列;指出分布在秦巴地区的5个印支期——燕山期岩体带中的21个小岩体群,其中数百个小岩体及其附近有找到多种类型金矿的可能,预测其找矿前景乐观,金矿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959.
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最大的寓矿体内,贵金属元素存在明显分带:Pt、Pd、Au、Ag含量在边部较低,向中心部位逐渐增高;Os、Ir、Ru、Rh含量在中心部位较低,向边部逐渐增高。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分析,认为这种分带特征是硫化物液相结晶分异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0.
阿希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阿希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构成的古火山机构西南缘。矿体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严格受近南北向弧形张扭性断裂控制。主矿体呈厚大似板状体,以南北两个富集中心向NE50°倾角侧伏。矿石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围岩为英安岩和角砾熔岩。属中一低温火山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