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003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海拔2123米,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西来第一山",素有"两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的美誉。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我国丹霞地貌中时代较早的类型,是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为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揭示黄土高原区分布的岛状基岩山的形成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崆峒山林木葱茏,峰险石奇,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国山色之秀,下有宛如白练的泾河、胭脂河绕山南北交汇东去。曾被宗教界定为"十二仙山之一"。古迹胜景甚多,有气势磅礴的马鬃山,奇特的得山胜景,幽雅别致的五台风光,神秘的玄鹤洞,引人入胜的弹筝峡、月石峡等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942.
943.
李江涛 《现代地质》1997,11(4):488-495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生代加里东期后的构造演化在总体上呈稳定、继承性发展‚但 于不同时期或不同区块‚在古生代内幕构造形态及变迁演化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加里东 风化面后期构造沉降和埋藏的演化规律可以看出‚该构造演化存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和形态上 的迁移性‚表现为晚古生代时期的均衡沉降和均匀埋藏‚中生代则有差异沉降和埋藏上的分 异性‚燕山中幕的构造变动最为重要和突出‚造成了古生代盆地形态的重大变化。这也是古 生界天然气运聚的重要时期‚对天然气的形成、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4.
945.

古道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对理解人类交通文明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基岩区往往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印痕,但也会遭受物理、化学、生物等风化作用的破坏;此外,前人对古道的考证往往借助文献资料追溯来完成,鲜有实物证据的精细研究。因此,通过古道三维重建和其上微地貌作用过程的研究,并探讨古道破坏的关键因素对于其数字化保存和保护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运动恢复结构多视角立体(Structure from Motion with Multi-View Stereo,简称SfM-MVS)的三维建模技术,对华北井陉古道的车辙痕迹进行了点云数据及其衍生DEM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对岩石构造和岩性进行分析,并对古道及基岩上微地貌的几何形状进行了信息提取和成因讨论,结果表明:1)微地貌三维点云分析法在山区古道数字化保存和信息提取上是可行的,测得古道1车辙内间距、外间距和车轮宽度最大频数分别位于1.02~1.05 m、1.40~1.43 m和0.19~0.20 m;古道2车辙内间距、外间距和车轮宽度最大频数分别位于0.98~1.02 m、1.38~1.42 m和0.20~0.21 m,精度满足分析要求。2)该区古道发育在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上,侵蚀作用多沿先存车辙、凿痕以及节理等部位进一步发育壶穴和坑洼等,并伴随着轻微的化学溶蚀,其中古道2车辙宽度的变化表现出与优势节理相关的首选方向,即近东西方向延伸,共轭节理组主要走向为NEE/NWW方向,南北方向的拓宽可能会受到节理组的影响;古道3人工凿痕部位普遍发育壶穴,地形较陡处壶穴较深(最深约10 cm),坡度较缓的路段壶穴较浅,一般介于1~7 cm之间。3)在古道的保护上,应切断山坡壶穴形成的必要条件,即通过排水护坡减少水动力条件和碎石物源,定期清理古道坡面并适当隔离保护,实施保护利用相结合的措施。以上认识对相似地质地貌条件的太行八陉等古道遗迹的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6.
丹棱-思濛扇积物中的漫洪相粘土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丹棱-思氵蒙冲积扇上覆粘土层的分布与特征之后,应用粒度分析方法和孢粉组合来论述其沉积环境,并尝试应用粘土矿物与土体中易累积的稳定化合物含量与淋溶系数(ba)等所代表的粘土风化程度来论证该粘土层的相对年代。  相似文献   
947.
沉积物颗粒的形态是沉积成因分析的主要标志之一。目估对比法是沉积物颗粒圆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目估法直观、简捷,但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获取鲍尔斯目估标准颗粒的轮廓,并用3种定量方法测量这些标准颗粒的IPP圆度、轮廓分维数和傅里叶不圆度,然后对比这些圆度的划分标准与目估标准之间的差别,最后用3种圆度测定方法同时测量广东马头山风化坑和河流壶穴中碎屑颗粒的圆度,通过测量结果的对比来评价这3种定量方法的应用效果,检验这些方法能否在实际应用中代替目估方法以区分不同成因的碎屑颗粒。分析表明:目估法的磨圆度标准不是简单地表达颗粒的圆形与否,其中包括了颗粒表面结构的差异;3种定量方法的圆度划分标准很难与目估划分标准完全一致;3种方法所表征的圆度均能区分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颗粒,因此3种定量方法均可以代替目估方法测量颗粒的圆度;在不强调颗粒表面特征的前提下,IPP圆度的测量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加有效;颗粒形态的分析结果证明河谷壶穴中的颗粒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山顶风化坑中的颗粒由风化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948.
内容湖北省宜昌地区南漳县红星磷矿为典型的中低品位沉积磷块岩,选矿厂设计处理能力为500t/d原矿,生产工艺为常温反浮选回收磷矿物。采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生产的K-01新型捕收剂,以硫酸替代磷酸作为抑制剂,可以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出磷精矿。  相似文献   
949.
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钻探、断层气氡探测、浅层地震探测和智能微动探测等多种手段,揭示深圳后海填海区隐伏断层F1、F2的几何学特征,对沿北西向断层发育的风化槽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F1、F2隐伏断层发育于燕山期花岗岩中,走向、倾向和倾角分别为N38°~40°W、NE、59°~63°和N50°W、NW、70°,断层带宽分别为30~35 m、40 m,主要由碎裂岩及碎斑岩组成,裂面上发育薄层碎粉岩,绿泥石化现象显著,属脆性破裂体系,均为张性兼反扭性质,未见扰动全新世地层;2)采用断层气Rn浓度强度对隐伏断层相对活动性进行测定显示,F1隐伏断层活动性较强;3)F1、F2断层分别控制风化槽南西、北东边界,风化槽主要成因为张性断层上盘较下盘破碎,裂隙、孔隙和次级小断层较发育,构造破碎的花岗岩体在海水、温度等作用下使长石快速风化所致。  相似文献   
950.
王砚耕 《贵州地质》1998,15(3):246-253
瓮福磷矿是我国著名的特大型富磷块岩矿床,产于新元古代Ⅲ纪(中国称晚震旦世)地层中,是介于成冰系与寒武系是的海相高水位域一套碳酸盐-磷酸盐组合,其主体属台缘滩相。该区的磷块岩类型多样,按结构-成因的原则,可分为颗粒磷块岩,隐藻磷块岩,凝胶磷块岩和磷结岩4大类,其中,文中新分出的磷结央系古暴露产物-次生淋漓成因。根据该地质历史时期普遍而广泛的成磷作用,按照以地质历史概念划分前寒武地层的原则,建议将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