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2篇 |
免费 | 278篇 |
国内免费 | 7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63篇 |
地球物理 | 128篇 |
地质学 | 1242篇 |
海洋学 | 474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66篇 |
自然地理 | 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渤海湾、黄河口和长江口海域海水中颗粒氨基酸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中除含有大量无机物质外,还含有种类繁多,但含量很低的有机物质,其含量约为C 0.5-2.0mg/L。海水有机物质可分为溶解有机物质(DOM)和颗粒有机物质(POM)。前者为主要组分,后者所含比例很小。在大洋中POM的主要来源有:①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活体、死骸及其分解碎屑;②海水中进行的DOM-POM的动力平衡产物。近岸海水还受河流流入的陆地POM和大气带入的陆源尘埃的影响。POM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等组成。POM是食碎屑动物的良好食物,它构成海洋食物链的一环,与水域生物生产力有直接的联系。POM中蛋白质含量以颗粒氨基酸(PAA)表示。Daumas(1976)曾报道过沿岸海水中PAA含量的季节变异,纪明侯等(1992年)于1980-1981年首次对青岛胶州湾内PAA含量在不同站位和不同季节中的变化特征进行调査研究。作者等继而于1982年7月、1983年10月和1984年5、7、8月乘“金星二号”考察船前后首次研究了渤海湾、黄河口和长江口附近水域中颗粒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在不同站位中的分布。所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2.
海沟是全球大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极端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海洋的物质循环。前期研究发现,海沟表层水体的初级生产力(NPP)对海沟沉积物埋藏的有机碳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颗粒有机碳(POC)在沉降过程中被微生物呼吸和降解的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2018年春"太阳号"阿塔卡马海沟(Atacama Trench)国际联合航次SO261所采集的表层水样品,测试其中POC浓度、C/N、δ13C、δ15N等参数,并结合0.2—0.8、0.8—3.0、>3.0μm三种粒径微生物群落呼吸(microbial community respiration,MCR)速率测试,探究其日变化模式及不同站位的空间变化模式,进而衡量微生物对POC的呼吸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水中对POC降解占主导作用的微生物类群粒径为0.8—3.0μm;24 h时间序列实验表明MCR随时间呈现"M"型曲线的双峰变化模式,且和C/N、δ13C、δ15N等参数变化趋势吻合,表明同一站位的呼吸速... 相似文献
33.
研究不同区域黄土颗粒和孔隙大小、形状和排列的定量差异,针对甘肃兰州、陕西西安和山西运城的原状黄土的电镜照片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应用Autocad描绘获得颗粒和孔隙的边界,拉开各对象后填充,然后导入到图像分析软件中获得各对象的长轴,短轴、周长、面积和长轴方向角;其次应用得到的参数计算反映对象大小、形状和定向排列的定量参数;最后比较不同区域原状黄土中颗粒和孔隙的定量参数差异。结果表明:甘肃兰州黄土颗粒的平均直径最大,形状最偏离圆形,三个区域颗粒排布在空间分布均匀;甘肃兰州黄土的孔隙平均直径与陕西西安的接近,形状更偏离圆形;颗粒的平均直径接近于孔隙的平均直径,颗粒形状更接近于圆形。 相似文献
34.
长江口地区绿色颗粒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江下游河道、长江口现代沉积区、口外残留砂沉积区及大陆架现代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特别运用透射间和能谱分析对其内部超微结构、单晶结构和单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长江口地区的绿色颗粒从宏观形态上可分为三类:颗粒状、书页状和生物状,不同的形态者,其形成机制基本相同,只是微晶聚集的微空间环境不同。绿色颗粒的颜色和成熟度有较密切的关系,颜色愈深,K和Fe含量愈高。其成熟度也愈高,K2O含量为3-7%,仅少数可达8.5%。绿色颗粒主要矿物成分为海绿石、鲕绿泥石、磁绿泥石和蒙4皂石。其中以海绿石为主,因此是一种复合型绿色颗粒。不同形态及不同沉积亚环境中绿色颗粒的矿物成分并无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35.
以70°辽西黄土陡坡为例,在降雨强度为2.7 mm/min条件下对边坡坡面冲刷破坏特征进行了室内物理试验模拟。试验发现:随着降雨的持续坡面水流能量不断增加,致使侵蚀强度增强;边坡的侵蚀方式从试验初期的片蚀,到中期的细沟侵蚀,最后演化为坡顶部的切沟侵蚀和坍塌。基于试验成果,采用SEEP/W程序对降雨条件下边坡降雨入渗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降雨过程中坡顶部所产生的水头压力最大,随高度降低呈减小趋势;运用PFC2D颗粒流软件从微观角度对坡体土颗粒运动情况进行模拟,结果发现位于坡顶的颗粒最先被径流冲刷带走,且下落速度很快。经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物理模拟试验现象基本一致,可为进一步研究黄土边坡冲刷破坏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广西沿海不同演替阶段红树群落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沉积物粒度分布是影响红树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代表广西红树群落演替趋势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3种红树群落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红树群落沉积物类型均以砂和粉砂为主,随着红树林群落保存状况的逐渐变差,砂的含量逐渐上升,粉砂和黏土含量逐渐下降;沉积物粒径分布趋势均为砂粉砂黏土砾。木榄和秋茄2个群落底床沉积物不同深度沉积物粒径分布规律一致,但与白骨壤群落存在差异;3种红树群落的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均呈现为双峰或多峰形态。 相似文献
37.
利用2000年9月在杭州湾进行的原型水文泥沙测验所获取的648个悬沙粒度样品,进行了样品粒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杭州湾测验区域,粒径为4.00~20.20μm的悬沙出现频率最高;悬沙的中值粒径值自东向西迅速增大;北岸海域悬沙的中值粒径值大于南岸海域悬沙的中值粒径值。 相似文献
38.
C—M粒径图象的研究可作为分析碎屑沉积物形成时水力学状况的一种工具,它充实了某些其他的获取沉积水动力资料的方法。因一定的粒径对应于一个优势的沉积机理,用C—M粒径图象分析沉积作用的水力状况,可以表明一定粒级颗粒的主要搬运机制,因此海底沉积物C—M粒径图象的研究,对阐明沉积作用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延边东部五道沟岩群的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延边地区东部五道沟岩群黑云阳起石片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21个单点年龄,其中包括7组谐和年龄和1组不谐和年龄.谐和年龄分别为1347.8 Ma、844.8 Ma、340.2~313.7 Ma(平均值为323±23 Ma,N=4,MSWD=0.23,置信度=0.88)、292.9~288.3 Ma(平均值=291±25 Ma,N=3,MSWD=0.031.置信度=0.86)、279.2~266.2 Ma(平均值为279±28 Ma,N=4,MSWD=0.031,置信度=0.86)、127.4~124.2 Ma(206Pb/208U年龄平均值为126.5±3.7 Ma,N=5,MSWD=0.12;置信度=O.97)、116.1~106.3 Ma(平均值为115±39 Ma,N=2,MSWD=1.2置信度=0.27),不谐和年龄的下交点年龄为(451±120)Ma、上交点年龄为(1811±400)Ma(MSWD=7.2);这一结果表明:阳起石片岩的原岩主要是来自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碎屑物,指示五道沟群的沉积成岩作用发生在石炭世(323±23 Ma),变质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291±25 Ma),之后在279.2~266.2 Ma、126.5~106.3 Ma先后受两次岩浆用和蚀变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40.
砂土的天然休止角对土堆设计、基坑设计和边坡稳定性研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砂土的天然休止角受土颗粒的摩擦特性、颗粒形状、粒径和含水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展了钙质砂的天然休止角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钙质砂天然休止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钙质砂3种常见颗粒形状中,片状休止角最大,枝棒状次之,块状最小;钙质砂天然休止角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平均粒径相同时,天然休止角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曲率系数的增大而减少;通过与标准石英砂的对比试验发现,石英砂的天然休止角小于钙质砂天然休止角。对现场钙质砂边坡测量后表明,钙质砂地基经过振冲挤密后基坑开挖最大坡角略大于室内测得的天然休止角。研究结果对钙质砂土堆和基坑设计等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