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681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丁瑜  王全才  何思明 《岩土力学》2010,31(2):599-603
预应力锚索是岩土锚固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使用的锚索类型越来越多。锚索锚固段的荷载传递是控制锚索性能和工程设计的关键,应用剪滞理论分析了锚固段的受力和荷载传递机制,并对拉力分散型锚索的锚固机制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拉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剪应力在软化段逐渐增加至峰值剪应力,随后减小,其分布模式与现场试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12.
2007年9月17日,兰州市通往九州开发区咽喉要道的石峡口南部山体发生滑坡灾害,严重影响了九州开发区的交通安全。调查研究表明,降雨、不合理的人工绿化灌溉和滑坡区高陡的地形是诱发石峡口滑坡的主要因素。基于该滑坡的特征和成因,针对性地采取了预应力锚索框架、削方减重和地表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有限元(FEM)数值模拟,通过比较施加预应力锚索前后滑坡的位移、应变和稳定系数的变化来说明加固的效果。治理工程于2008年9月完工,经过近一年的监测,显示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证明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3.
单仁亮  周纪军  夏宇  孔祥松  常力夫  徐成 《岩土力学》2011,32(10):2965-2971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爆炸动载作用下临近工作面支护锚杆的应力状态。根据相似条件和简化假设,采用集中装药进行工程掏槽爆破模拟,利用粘贴在锚杆上的应变片测得近区端锚和全锚锚杆的轴向应变波。测试结果表明,爆破引起锚杆振动时间约为6 ms,经过9 ms的缓降期锚杆变形趋于稳定值;动载期间端锚锚杆在杆体中部锚固段测得峰值应力比杆体尾部自由段的值大,但相差不大,动载过后尾部的残余应力较大;全锚锚杆在杆体尾部测得的峰值应力和残余应力都远大于杆体中部测得值。利用无限体内一点受法向集中力作用的位移势函数,推导锚固体及周围岩体的轴向应力分布,并计算一定预应力在锚固区产生的附加轴向应力,结合动应力的作用分析锚杆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14.
详细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岩锚梁试验过程、安全监测方法及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岩锚梁锚杆应力、接缝开度、围岩变形及锚索荷载变化主要由围岩二次应力调整引起的,试验荷载引起的增量远远小于各监测物理量,岩锚梁大多数锚杆承受拉应力,C锚杆的应力增量比A、B锚杆的应力增量反应更敏感;锚杆应力增量随着埋深增加迅速减小,岩锚梁荷载试验全过程中各监测物理量变化均小于设计控制标准值。建议在围岩变形较大的条件下,岩锚梁的设计、施工应考虑围岩和岩锚梁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土塞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苗  刘俊伟  俞峰  谢志专 《岩土力学》2011,32(8):2274-2280
对淤泥质黏土互层以及粉土两种土层条件下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土塞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场及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管桩径厚比越大、土层条件越为坚硬则形成的土塞相对高度越大。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易形成闭塞现象,而上软下硬的情况则易导致土塞的滑动。沉桩过程中,管壁端阻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两者比值不随土塞高度变化率及沉桩深度的变化而改变。管壁端阻与锥尖阻力的相关性与土层条件密切相关,对于淤泥质黏土和粉土而言,两者比值分别为0.59和0.81。土塞的分层与地基土层分布基本一致,且分层界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土塞形成过程中挤密效应是显著的,黏聚力则因扰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直剪试验显示,土塞抗剪强度的时效性是显著的。粉土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效土塞高度约为5~6倍桩径,为整个土塞高度的70%;而淤泥质黏土中有效土塞高度大于4倍桩径。试验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6.
考虑土拱效应预应力锚拉桩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成芳  叶晓明  李有文 《岩土力学》2011,32(6):1683-1689
针对预应力锚拉桩设计中土压力计算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工程设计中的点锚和格构锚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基于三维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模式。利用土条极限平衡原理,推导了作用在桩及挡板上的土压力,建立了表征土压力强度的1阶线性微分方程,得到了沿桩身轴线的土压力分布曲线,并从参数 和 的变化对土压力的影响方面,与《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1]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3]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板上所受土压力沿桩板竖向呈锯齿状分布,土压力强度计算值远小于规范计算值; 的变化对土压力有明显影响,工程设计中不应忽略 对减小土压力的贡献;考虑土拱效应更符合工程实际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17.
申永江  孙红月  尚岳全  刘健 《岩土力学》2011,32(6):1838-1842
在大型滑坡治理工程中常常采用双排抗滑桩,锚索双排桩和刚架双排桩是常见的两种型式。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建立锚索双排桩和刚架双排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这两种型式双排桩的内力分布,找出能更好发挥抗滑效果的结构型式。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锚索双排桩的前后两排桩的内力分布差距十分明显,刚架双排桩的前后两排桩的内力分布差距较小,所以,刚架双排桩能够更好地发挥抗滑效果。选取锚索双排桩和刚架双排桩2个工程实例,监测分析发现锚索双排桩的前排桩侧向位移和弯矩均远小于后排桩,刚架双排桩前后两排桩的位移和弯矩比较接近,这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吻合,因此,双排抗滑桩的设计中建议采用刚架双排桩  相似文献   
118.
王辉  郭院成 《岩土力学》2016,37(10):2833-2838
针对工程中单根预应力锚杆的脱黏失效问题,基于突变理论提出一种研究的新思路。在建立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锚固界面的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视预应力锚杆为弹性体,根据弹性理论得出锚杆的总势能;引入突变理论,将锚杆势函数化简为尖点突变模型的标准形式,构建锚杆失效的临界判据,并进行脱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可以合理考虑锚固界面的软化特性;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杆杆体与周围注浆体的界面剪应力分布逐渐演化为单峰曲线,直至极限状态下整个锚固界面发生软化破坏;推导出的临界松动位移理论公式简单实用,可为研究单根预应力锚杆的脱黏失效提供参考。通过对工程算例进行验算分析,证明所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9.
柳孝荣  罗兴 《探矿工程》2009,36(3):60-62
在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北线二期隧道基坑支护工程的粉细砂复杂地层中首次成功应用了CMW工法,与钻孔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和SMW工法等相比,具有污染小、造价低、速度快和施工质量好等优点。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CMW工法施工的优点、工艺流程、设备选择、施工方法、安全管理要求和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20.
锚索格构梁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市友谊大道滑坡工程实例,介绍锚索格构梁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设计、施工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