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5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871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2997篇
海洋学   407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4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动荷载作用下海底粉土的孔压响应及其动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近海分布较广的粉土为研究对象 ,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 ,找出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分析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粉土中的孔压响应、临界循环次数 ,确定波浪作用下粉土的应力状态、破坏临界循环次数 ,判断不同深度处的粉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及发生液化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粉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降低 ,为海上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对不同季节千岛湖蚤状潘的垂直分布情况以及昼夜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蚤状潘在千岛湖分布广泛,春季和夏季蚤状潘主要分布在15-25m水层,而在秋冬季分布相对均匀,从表层到60m水深都有分布;比较了蚤状漫在不同季节的迁移现象,春季和秋季蚤状潘为夜间迁移模式,而在夏季和冬季虽然都存在迁移现象,但不同于常见的三种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33.
1.0概要 含电缆测井的先导孔 (1)每个井场在电缆测井或取芯作业之前将钻探先导孔来确定进一步钻探和取芯作业的安全性。先导孔的钻探将使用位于井底总成(BHA)上的非返回式阀来防止高压泥浆及沉积物通过钻杆孔回返至海面。如果出现超压地层,还可使用TRW阀。  相似文献   
34.
35.
双层局部开孔板沉箱对波浪反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由双层开孔板和一个不透水后板的开孔结构对斜向波反射率的理论分析方法。整个流域被分成三个子域,在每个子域内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以得到该域内包含未知展开系数的势函数的表达式,在速度势的展开中,考虑了非传播模态波浪的影响。通过匹配开孔板处的边界条件可以求解待定的展开系数,继而求解双层开孔板防波堤结构对斜向波的反射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并进一步讨论了几个重要因素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酶技术,对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在孵卵前后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抗菌酶的比活力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口腔粘膜的上皮中,杯状细胞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它随着雌鱼的生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雄鱼、雌鱼和孵卵期的雌鱼口腔粘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数量上的差别显著。孵卵期的雌鱼口腔粘膜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子宫粘膜也是受性激素影响的靶器官。该种鱼的口腔粘膜中存在着两种抗菌酶;蛋白质水解酶和壳多糖酶。孵卵前后,这两种酶的比活力分别提高1.4—2.03倍。说明孵卵时,口腔粘膜为使卵及仔鱼健康的发育,增强了抗菌能力。研究结果证明:抗菌力的增加与口腔粘膜中的杯状细胞的大量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几年来海洋岛海域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特征。其次,结合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温异常波动与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幅度、跳跃型水温异常波动是导致扇贝死亡主要原因。最后,通过生物试验证实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38.
原油和炼制油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目前已有不少的研究资料,在瓣鳃类动物方面,主要有贻贝,牡蛎、蛤蜊、沙海螂等,而有关油污染对扇贝的影响,迄今研究工作还很少。Motohiro等人(1976)曾报导了扇贝(Pecten yessoensis)在油污海水中受污程度的试验。  相似文献   
39.
Sequence varia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of ribosomal DNA ( ITS - 1 ) was examine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explored in four populations of farter' s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ITS - 1 fragments, with a length of about 300 bp,of 78 individuals collected from Dalian, Qingdao, Yantai in China and Korea respectively were amplified via PCR, cloned and sequenced. Intra-genomic variation was examined by sequencing several clones of single individuals. Alignment and polymorphism analysis detected 44 haplotypes and 50 polymorphic sites which consist of 30 substitutions and 20 indels, 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polymorphisms. Sequence analysis also showed a very low level of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All these features valid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ITS - 1 fragment to population analysis. Polymorphis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orea sample has the richest genetic variation, followed by Yantai and Qingdao samples. AMOVA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96.26%)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distributed within populations and 3.74% resulted from among populations, but with P 〈 0.05 ( = 0.042), indicating that the populations in this study have significant divergence. This output was basically concordant with the result arising from RAPD data and different from that from mitochondrial 16S rDNA sequence data. Discussion on this inconsistency was made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40.
华贵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志南  陈木等 《台湾海峡》1995,14(2):155-162
本文报道了用细胞松驰素B、高温和低温休克等方法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三倍体的实验结果。在26.0~28.0℃条件下,选用不同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0.1、0.3、0.5、0.7和1.0mg/dm^3,在受精后15min,处理受精卵15min,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12.5%、37.5%、68.0%、66.6%和81.0%,其中0.5~1.0mg/dm^3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对改变倍性最有效。高温休克选用31.0、33.0、35.0和37.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达46.7%(33.0℃,处理15min)。低温休克选用6.0、8.0、10.0和12.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40.7%(10.0℃,处理20min)。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三倍体诱导率增高、但孵化率下降,畸型率上升。用高温休克处理的实验组幼虫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作者认为,在商业性生产中,温度休克是诱导扇贝三倍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就细胞松驰素B与温度休克诱导三倍体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