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912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442篇
地质学   2060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55年   3篇
  1943年   3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介绍汕头一中世贤伊梨楼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实际 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2.
李鸿镇 《探矿工程》2001,(5):13-13,15
分析了广东省潮州市一幢商住楼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采用压密灌浆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的实际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3.
134.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液体流动与成藏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压实不均衡和生烃,特别是生气作用是可独立产生大规模超压的主要机制。根据超压顶面的几何形态、超压的发育机制、超压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可将超压系统分为封隔型超压系统和动态超压系统2类。超压流体的排放包含2个层次:从超压泥岩向邻近输导层的初次排放和从超压系统向上覆常压系统或相对低超压系统的二次排放。封隔型超压系统的流体排放主要通过周期性顶部封闭层破裂进行,动态超压系统的流体排放可能主要通过断裂或其它构造薄弱带、超压顶面隆起点和超压系统内构造高点处的水力破裂集中进行。超压盆地油气倾向于在静水压力系统富集,并具有幕式充注特征,但超压系统既可发育商业型油藏,也可形成大型气藏。  相似文献   
135.
136.
在地质介质总的重力压缩的背景上可以划分出两组相遇方向的作用,它们是岩石的附加荷载(例如,依赖沉积层的堆积或者构造压应力的增长)的减荷,后者表现为压应力减小至零,甚至改变符号。在笔者1971年的文章中,研究了天然卸载的一些机制问题(由于正地形遭受的侵蚀切割,构造地块相对于周围地区上升运动的结果。构造压应力位减小时出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7.
P-T-t轨迹研究是当前变质动力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初步探讨了压力(P)的确定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热应力、构造应力或流体压力是某时、某空间位置产生压力异常的原因,并以辽河群盖县岩组为例说明了区域变质作用中各种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在综述地质、地形、采矿等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西南煤矿区大范围山体开裂、累进式山崖崩塌和滑坡裙等主要特殊采动破坏现象与问题进行了描述,进而对共发生发展的机理作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矿山赋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9.
一种获取包裹体内压的新方法——二氧化碳拉曼光谱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CO2的拉曼光谱特征做了介绍,特别指出了CO2费米共振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特点。利用CO2费米共振峰与密度的关系,结合状态方程对山东昌乐一临朐地区的火山岩包裹体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火山岩包裹体的现实内压。结果表明,该地区包裹体的现实内压主要集中在5.75—18.29MPa。简单恢复了包裹体的形成深度,经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显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这种方法可以作为获取合CO2包裹体内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0.
The Formation Evaluation Tool (FET)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represents a new generation of formation evaluation systems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COSL), CNOOC, using a FET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Crocker Research, Australia.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the Bohai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For instance, a multilayered oil and water system has been confirmed with the aid of accurate formation pressure tests, even in very thin beds and edge water reservoirs,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y of determining this kind of oil-water and gas-water contacts. Moreover, the FET pumping and real-time fluid monitoring function allows acquiring a true sample of formation fluid unpolluted by drilling mu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luid properties of the target stratum and analyzing the fluid component. The principles and purpose of the Formation Evaluation Tool (FET) will b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will b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