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位涡倾向在Muifa台风路径转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敏  平凡  李国平 《大气科学》2018,42(2):281-291
利用ECMWF资料诊断分析了位涡倾向方程中的水平平流项和非绝热加热项分别在Muifa台风两次路径转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次路径转折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的量级比水平平流项小一个量级,水平平流项所表征的外部大尺度环流因素是第一次路径转折的主要原因;第二次路径转向过程由水平平流项和非绝热加热项共同控制,其中水平平流项控制台风的移向,非绝热加热项表征的内部非对称结构对台风转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62.
以海南省东部某典型地区市县级农业地质普查为例,介绍了基于MapGIS的Lable点法样点布置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海南省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的26个土地利用小类归并成水田、旱地、果园、其他园地、林地、建设用地、滩涂、交通用地、水面、其他土地共10大类,图斑总数由9932个归并为4257个;然后将归并后的图斑按照面积大小划分为代表性依次降低的A、B、C三个级别;样点布置过程中,A级图斑采用传统500 m×500 m网格化方法布置样点,B级图斑采用基于MapGIS的Lable点法布置样点,C级图斑不布置样点。软件自动布置样点后,经必要的人工调整,在174 km2的工作区共布置1610个采样点,样点密度达9.25个/km2,符合农业地质调查相关规范要求。方法有效性验证显示:与传统单一的333 m×333 m网格化样点布置方法相比,该方法布置的样点在可采性、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四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3.
364.
《地球》2014,(7):39-39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侧向刚度。  相似文献   
365.
云龙  张进  肖骑斌  王驹  凌辉  罗辉  田霄  张竞嘉 《地质学报》2019,93(9):2107-2122
三危山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重要分支,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北向扩展的前缘位置,为一条左旋走滑兼逆冲的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实际调查,发现三危山主断裂穿过鸣沙山后,向西至党河水库及阳关镇附近以断层陡坎的形式出露地表。由阳关镇段向西至党河水库段,穿过鸣沙山至三危山主断裂,断层陡坎的形态由复杂变简单,落差基本集中于2~6m,但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水平位移量也逐渐变小,反映了断裂活动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的特点。探槽和剖面解译结果显示,该段断裂错断下更新统玉门组(Qp1)砂岩和砾岩、中更新统酒泉组(Qp2)砂砾石层以及上更新统(Qp3)冲洪积砂砾石层。卫片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深部大地电磁(MT)剖面的解译结果表明,南截山断裂向西在莫高窟南侧与三危山断裂交汇,二者在深部向阿尔金断裂收敛,上述三条断裂共同构成区域挤压性非对称半正花状构造。高原北缘的扩展是通过一系列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活动及其所夹地块向北东运动和挤压实现。  相似文献   
366.
刚才,王寿祥同志通报了我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对“小金库”治理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情况。许亚同志就检查组开展重点检查工作作了全面布置。7月213下午,我和韩和平同志参加了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中央单位“小金库”治理重点检查工作布置会议。  相似文献   
367.
可视水印是矢量地图数据版权保护的一项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矢量地图数据和栅格数据可视水印实现机制的异同,并根据矢量地图数据特点,设计了插件式可视水印模型,并基于ArcGIS平台,实现了可视水印插件原型系统。实验效果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保护矢量地图数据版权。  相似文献   
368.
王菲  刘佩贵  彭洪涛  夏大金 《地下水》2013,(6):80-82,120
以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工程为例,依据实测渗水试验及抽水一回灌试验数据,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该地区适宜的井群布置方式及井间距,并定量研究了该布置方式下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为该地区浅薄含水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该类浅薄含水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井群布置方式中,抽水井布设在地下水流场的下游、回灌井布设在地下水流场的上游更为适宜,合理井间距确定为110m;在适宜井间距条件下,对水位最大影响范围约为6.50km2,温度变幅大于1℃的最大范围约为0.28km2。  相似文献   
369.
非对称开挖条件下基坑变形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对基坑在不同挖深差和挖深分界面位置不同条件下的非对称开挖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挖深差的增加,基坑两侧的地表沉降均增加,开挖深部位的地表沉降和沉降影响范围均大于开挖较浅处;坑底隆起在界面处发生较大的差异变形,挖深差越大,界面处的差异变形越明显;随着开挖分界面向较浅侧移动,开挖深部位的隆起变形逐渐趋于稳定,隆起曲线变化趋势向挖深较浅侧增加。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不对称开挖基坑受力及变形的性状和不利因素,从而指导施工,控制不对称开挖的挖深差和界面位置,减少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370.
强夯作为一种高效的地基加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针对强夯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点夯作用下的土体响应方面,对群夯作用下相邻夯点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为研究不同夯点布置形式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在LS-DYNA的框架内,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显式有限元算法和“帽子”本构模型计算了强夯作用下土体的压密程度。首先,基于单点夯试验,通过夯周土体侧向位移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该基础上对菱形、正方形两种常见夯点布置形式下的强夯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夯点布置形式对强夯过程中土体压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夯点间土体同时受相邻夯点的影响,临近后期夯点的一侧土体的加固效果要优于临近先期夯点的一侧;夯点按菱形布置(等边三角形)时土体的加固效果要优于夯点按正方形布置(等腰直角三角形)。此外,夯坑深度、有效加固深度可以将强夯影响深度以内的土体划分为土体剪胀区、强加固区和轻微扰动区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