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5篇 |
免费 | 986篇 |
国内免费 | 13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1篇 |
大气科学 | 1404篇 |
地球物理 | 975篇 |
地质学 | 2410篇 |
海洋学 | 54篇 |
综合类 | 248篇 |
自然地理 | 5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243篇 |
2021年 | 252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210篇 |
2018年 | 158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60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53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242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230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304篇 |
2005年 | 193篇 |
2004年 | 218篇 |
2003年 | 213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8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的交汇部位。盆地的平均热流值明显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周边构造单元,表现为高热异常区域。笔者等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及近年来新获的热学参数测试数据,对共和盆地开展了热演化数值模拟,分析了共和盆地的高热异常机制。结果显示,如果将新生界地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实测的热导率参数不足以形成共和盆地的高热,必然有深部热源,如中—下地壳熔融体的影响。而结合地温曲线,对新生界地层进行分层数值计算分析,显示盆地高热异常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浅表层松散的新生界沉积层的极低热导率,同时岩石圈以下的深部过程影响为共和盆地高热异常提供一定程度的区域热异常背景。 相似文献
112.
康拉德界面既是上地壳和下地壳的分界面,也是地壳内部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分界面,其对于研究地壳稳定性、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块演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东南地区是多个地块的交汇区域,发育了多个断层和多次历史大地震.根据早期的研究结果,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大陆地壳内康拉德界面有可能是缺失的,但在该区域近震波形资料中清楚地记录到了振幅要比直达波大2~3倍的来自康拉德界面的震相.通过波形模拟和走时拟合,对这些震相进行了进一步核实.该结果提供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康拉德界面的直接地震学证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构造活动活跃区域也可能存在康拉德界面,同时该结果对于该区域震相的准确识别、地震三要素的准确计算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青藏高原班公错的湖盆成因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湖相沉积物的沉积特征、沉积年龄和分布规律, 结合ETM+构造和第四系沉积地层的遥感解译, 对班公错湖盆的成因和构造演化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从地形地貌、沉积建造和构造上分析, 推断班公错湖盆为构造成因的拉分断陷湖盆.根据湖盆周边的断层活动特征和湖盆的沉积响应, 将班公错湖盆的演化分为4个阶段, 依次为湖盆打开的幼年期(晚于早中新世)、湖盆扩展的青年期(早于8.1±1Ma)、湖盆急剧扩展伴随湖盆中心南移的壮年期(晚于0.94Ma)和湖盆不对称萎缩的老年期(晚于0.23Ma). 相似文献
114.
115.
青藏高原现代降水中dδ^18O/dT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同时间尺度dδ^18O/dT的天气气候意义是不同的,其数值大小也是不一样的。本根据对青藏高原沱沱河、德令哈、西宁三站大气降水中δ^18O与温度关系的分析,并与具有长序列资料的地区进行比较。初步给出了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dδ^18O/dT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6.
青藏高原真的有大冰盖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大冰期时,是否发生过覆盖整个高原的大冰盖这一问题,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出现了分歧。斯文赫丁(1899—1902),罗来兴等(1963)、崔之久(1964)、郑本兴等(1976,1979)认为在青藏高原上没有形成大冰盖,但E.涂宁克尔(1930)、B.M.西尼村(1958)认为在大冰期时,整个高原被大冰盖覆盖着。自1985年至今,西德地貌学家M.库勒多次与中国学者辩论,认为在青藏高原发生过大冰盖,从而在国内外地学界引起了对这一问题的关切。两种观点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对高原上的沉积物、沉积序列和地貌认识不一致。大量的现代沉积和地貌调查研究表明,多数被视为冰碛物,并用此重建很低的古雪线和大冰盖,实际上是泥石流和坡积类沉积。真正的冰川沉积物并未遍布于高原上,也没有发育大冰盖。 相似文献
117.
重力数据是地下场源产生的重力场的叠加, 包含了地下从浅部到深部的丰富信息.高阶卫星资料的丰富为青藏高原深部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基于EIGEN-6C2模型作为原始数据, 首先对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分别作1~5阶尺度分解, 得到不同尺度重力异常的分布特性, 探讨不同空间尺度反映的地壳构造意义.其次, 基于径向对数功率谱估计平均深度方法理论, 进一步研究1~5阶细节反映的场源深度.再次, 利用Canny算子的多尺度边缘检测识别和分析重力异常中表现不明显的断裂, 定位断裂在地表的位置, 识别青藏高原内部断块边界, 完成活动块体和次级块体的划分.最后, 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沉积层及岩石圈改正, 采用Parker-Oldenbarg三维位场反演法反演青藏高原莫霍界面起伏. 相似文献
118.
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古)阿尔金断裂带可能形成于三叠纪,后又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强烈左旋走滑活动,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阿尔金断裂再次活动。主要的走滑活动发生在:(1)245~220Ma;(2)180~140Ma;(3)120~100Ma;(4)90~80Ma;(5)60~45Ma;(6)渐新世至中新世;(7)上新世至更新世以及(8)全新世。沿阿尔金断裂带,伴随左旋走滑活动形成一系列的逆冲断裂和正断裂,反映走滑过程中伴随隆升作用的存在,并且形成自北向南包括祁连山、大雪山、党河南山、柴北缘山、祁漫塔格山和昆仑山,表明阿尔金断裂带制约着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和隆升。阿尔金断裂带东、西两端的白垩纪和新生代火山活动是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9.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新生代超钾质岩与南北向地堑成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新生代超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超钾质岩来源于与古俯冲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它们主要喷发于25~10 Ma。同时在拉萨地块分布有多条南北向地堑(裂谷),且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到达下地壳的深部甚至岩石圈地幔,它们主要形成于23~8 Ma。拉萨地块大多数超钾质岩沿着新生代的南北向地堑(裂谷)分布,并且它们在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耦合性,结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这些超钾质岩很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岩石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发生断离,以及由此而引起拉萨地块东西向伸展构造活动产生的南北向地堑(裂谷)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