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4篇
  免费   1123篇
  国内免费   1589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1482篇
地球物理   1043篇
地质学   2989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28篇
自然地理   59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学款 《气象》2002,28(3):58-61
20 0 1年 1 2月份 ,与常年同期相比 (图1 ) ,黄淮南部、江淮、江南中部和东部、华南西南部、西北地区西南部等地月降水量偏多 5成至 4倍 ,内蒙古中部、河南、安徽等地的局部地区偏多 4倍以上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少。月平均气温 (图 2 ) ,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南部及东南沿海、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等地偏高 ,其中黑龙江北部和青藏高原大部偏高 2~ 4℃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低。图 1  2 0 0 1年 12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1 天气概况本月降水量 ,江淮、江南大部及广西中南部、广东中部、福建北部等地有 50~ 1 0 0mm ,其…  相似文献   
52.
王可丽  吴国雄  江灏  刘平 《气象学报》2002,60(2):173-180
文中首先利用NCEP NCAR再分析的风场资料 ,分析了南亚夏季风的时空特征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典型强、弱夏季风年 ,继而利用ISCCP C2、ERBE S4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 NCAR再分析资料 ,对比分析了强、弱夏季风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云—辐射—加热状况及其在海、陆差异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 ,南亚夏季风强或弱 ,其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云—辐射—加热效应有明显的差异。在强 (弱 )南亚夏季风的前期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为相对少 (多 )云区 ,其云量变化不仅表明了此区的云—辐射—加热效应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出现的海、陆之间云量分布的“跷跷板”现象 ,进一步改变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而且 ,在强南亚夏季风年 ,这种热力差异不但开始得早 ,而且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大 ,从而对南亚夏季风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北半球环流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刘新  李伟平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2,60(3):266-277
利用 195 8~ 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加热率和环流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诊断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的非绝热加热与北半球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的加热强 (弱 )的年份 ,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上升运动、下层辐合及上层辐散均增强 (减弱 ) ,使高原加热对周边地区低层暖湿空气的抽吸效应和对高层大气向周边地区的排放作用加强 (减弱 )。从而影响着高原和周边地区的环流以及亚洲季风区大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原的加热强迫能够激发产生一支沿亚欧大陆东部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 ,其频散效应可影响到更远的东太平洋以至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54.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环流型及水汽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冬、春季雪灾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利用历史天气图和国家气象中心T106L19全球模式的分析值格点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近20年来冬,冬季降雨的天气形势和水汽场。结果表明,北脊南槽型、乌山脊型、阶梯槽型和国境槽型是造成高原东部牧区降雪的四类主要环流型;在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过程时气柱可降水量有明显增加,记要降雪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吻合,主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地区。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地面-对流层系统的能量收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CCM3中的辐射模式CRM,计算了1月和7月地-气系统、地面-对流层系统和地面辐射能收支,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对流层系统辐射能收支的冬、夏季节特征及其与地面和地-气系统辐射能收支的关系,并与东部平原地区和高原北侧干旱地区比较。文中还讨论了云和高原冬季地面积雪对辐射能收支的影响,比较了大气辐射加热和地面感热通量对夏季高原对流层大气加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NCEP/NCAR和SMM/I两种积雪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积雪资料反映出青藏高原的积雪变化特征比较一致,NCEP/NCAR积雪资料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9,自引:20,他引:49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冰川为例, 利用2000年的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 1969年的航空相片遥感资料、地形图及数字地形模型,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研究区小冰期最盛期(LIA)、 1969年和2000年的冰川范围, 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该地区冰川的进退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1969年冰川面积比小冰期最盛期的冰川面积减少了5.2%, 2000年的冰川面积比1969年的冰川面积减少了1.7%. 从1969年到2000年最大冰川退缩速度为-41.5 m*a-1, 最大冰川前进速度为+21.9 m*a-1. 本区的冰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冰川退缩的速度不是太大, 并有前进的冰川存在.  相似文献   
59.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剥蚀系统(LA-ICP-MS),对北羌塘新第三纪粗面玄武岩中的橄榄石主元素和微量、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橄榄石Fo平均为88,属贵橄榄石种属。相对富集Ni、Co和重稀土,而强烈亏损轻稀土及Rb、Sr、Ba、Z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其稀土元素配分型配分型式与粗面玄武岩全岩稀土配分型式呈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60.
研究表明古土壤在青藏高原隆升研究中理论上存在缺陷,同时指出运用古土壤指示环境变化与高原隆升中土壤发生学上易出现的几个研究陷阱,如古土壤的多元发生,异源母质,发生特性的多因素成因与分异,古土壤与现代土壤类型的可比性与精准性等,并讨论解决现有困境的可能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