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87篇 |
免费 | 1319篇 |
国内免费 | 18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6篇 |
大气科学 | 1762篇 |
地球物理 | 1224篇 |
地质学 | 3446篇 |
海洋学 | 258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01篇 |
自然地理 | 7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249篇 |
2022年 | 335篇 |
2021年 | 345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295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191篇 |
2015年 | 227篇 |
2014年 | 345篇 |
2013年 | 317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328篇 |
2010年 | 342篇 |
2009年 | 399篇 |
2008年 | 313篇 |
2007年 | 330篇 |
2006年 | 398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283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15篇 |
2001年 | 240篇 |
2000年 | 162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7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东北与蒙古国铁路通道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增强东北铁路的网络功能、形成泛亚铁路网的宏观背景出发,在对东北相关铁路、蒙古国铁路进行现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东北铁路与蒙古国铁路接轨、形成新的铁路通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该铁路通道的形成对促进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及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完善东北铁路的网络功能及提升对外开放度的重要作用,最后对铁路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各种气象资料,对东北中部初冬出现的第一场大雪天气进行预报,归纳出这次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总结初冬大雪天气应具备的环流演变、系统发展、物理量条件等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建成省市气象台可视会商系统,对于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天气预报中心对市(州)台的指导作用,提高我省各级气象台站天气预报准确率,特别是对在灾害性天气的联防和预警中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全省各级政府决策、工农业生产、防汛抗旱以及生态省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及时、主动、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光合作用是地球系统季节性碳、水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征是植物适应特定环境条件进化过程的结果。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改变了植物生长的气候制约状态,然而温度约束及其变异性在光合活性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还知之甚少。本文基于“最小因子法则”提出一种新的研究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温度限制变化的框架,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数据集和气候数据集,研究发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地区(87.09%)受温度限制越来越弱。本研究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中气候因素制约草地光合活性的复杂机制提供了一个简洁而现实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期逐小时黑体温度(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资料对16个暖季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统计结果,文章首先利用客观标准选取了同类的11个长生命史高原东移MCS个例,然后,利用这些MCS个例的合成来驱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相似文献
18.
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的色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理解其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联系,对于高原地区黄土-古环境重建和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色度的详细分析,对比现代气候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表层土壤色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 高原东部表土色度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纬度升高,土壤亮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红度和黄度则逐步减小;随经度的升高,黄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红度值逐步减小;红度和黄度整体随着海拔上升而呈先减小后升高的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和差异是表土色度对高原东部复杂地理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响应的结果。② 在高原的干旱-半湿润区,土壤亮度对降水的响应敏感;红度和黄度对大尺度的温度变化响应较敏感,而较冷的环境下,红度对温度响应复杂,但与降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红度/黄度比值主要指示了气候控制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变化和竞争,对干旱-半湿润区域的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色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其空间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现代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部分色度指标与气候关系复杂,在重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变化历史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9.
利用GPS、大地电磁、P波层析成像等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壳运动情况和中下地壳物质流的分布及运动情况,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壳物质流变模型,认为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具有固定通道和边界的弱物质流,其他区域则有离散的、不均匀的弱物质流分布。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弱物质流在向东流至龙门山断裂带时,大部分弱物质沿断裂带向南北方向分流,小部分弱物质在断裂带附近沉积、上涌,造成通道堵塞,最终引发了汶川地震。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青藏高原GPS形变1991-1999年间的测量成果,通过对中尼(中国与尼泊尔)、中印(中国与印度)边界及中不(中国与不丹)边界附近GPS测站地壳水平运动速率的统计分析,运用平均速度法估算了近10a西部边境地区的形变面积。初步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形变对我国西部边界存在影响,在1991-1999年之间西部边界的不均匀形变导致国土面积缩小0.37k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