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4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6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篇 |
大气科学 | 389篇 |
地球物理 | 776篇 |
地质学 | 1579篇 |
海洋学 | 261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217篇 |
自然地理 | 2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坳陷发育一套烃源岩,长期以来,其时代归属不统一,其生烃能力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坳陷油气资源勘探的进程.本文通过野外踏勘、露头剖面实测和样品分析及连续电磁剖面(CEMP)测量结果得出以下认识:①根据沉积特征及孢粉组合,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确定了该套地层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沉积环境为浅湖—半深湖;②借助野外实测剖面及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确定了该套烃源岩的发育规模;③通过对剖面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等实验分析,对该套烃源岩的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套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可以作为贵德坳陷的有效烃源岩,提升了贵德坳陷油气勘探潜力;④利用野外调查结果及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对贵德坳陷生储盖组合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2.
文章对江西甲路幅1∶5万重力调查实测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推断并构建了甲路幅断裂构造体系,解释了主要断裂的形态、延伸及性质.结合磁测异常圈定了研究区内的隐伏岩体,并通过2.5 D解释确定了主要岩体的外接触面形态与埋深;通过对区域典型矿床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研究,结合地质、化探资料对该区成矿远景进行圈定与预测.通过研究构造、岩体、成矿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断裂控制岩浆与热液的运移,进而控制隐伏岩体及内生型金属矿床的发育与空间展布.与其他物探方法相比,重力调查在解释断裂构造方面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是配合矿产地质调查查明断裂、隐伏岩体及隐伏矿床的最佳物探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3.
康拉德界面既是上地壳和下地壳的分界面,也是地壳内部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分界面,其对于研究地壳稳定性、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块演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东南地区是多个地块的交汇区域,发育了多个断层和多次历史大地震.根据早期的研究结果,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大陆地壳内康拉德界面有可能是缺失的,但在该区域近震波形资料中清楚地记录到了振幅要比直达波大2~3倍的来自康拉德界面的震相.通过波形模拟和走时拟合,对这些震相进行了进一步核实.该结果提供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康拉德界面的直接地震学证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构造活动活跃区域也可能存在康拉德界面,同时该结果对于该区域震相的准确识别、地震三要素的准确计算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85.
赣东北地区晚元古代登山群火山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赣东北地区登山群及相应层位火山岩是晋宁期同碰撞造山阶段的火山岩,可分为两个旋回。拨竹坑组碱性玄武岩喷发与陆-陆碰撞时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引起的大陆地壳伸展有关。叶家组安山岩类和流纹岩为挤压应力场产物,由大陆持续会聚产生的地壳缩短、堆叠和山体隆升引起;因山体隆升局部地区发生次级纵张,叶家组下段顶部有碱性玄武岩发育。 相似文献
86.
87.
文章重点讨论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构造与大同地震和大同火山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大同地震与周围地区地震具有指示前兆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88.
由于地下工程处于一定水平的地应力环境中,块体边界法向应力概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块体的稳定性分析结果,现通过实测途径确定块体边界法向应力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大型地下厂房块体稳定性分析,通过在块体范围及邻区不同方向布置多个钻孔,首次将原生裂隙重张试验引入到块体边界法向应力的测定,对开挖后与块体主要边界产状相近的所有原生裂隙的法向应力进行了测试,成功取得了块体边界上的法向应力状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洞室开挖完成后,块体边界应力分布不均匀,但具一定规律,垂直向表现为从浅部到深部结构面的法向应力依次增大,在水平向上,随与洞室开挖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结构面的法向应力实测值稍小于基于围岩应力的估算值,但总体一致。该成果可为确定围岩块体的边界力学状态和应力模型简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9.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是指已固结或半固结的、经过一定距离搬运再沉积而产于正常沉积地层中规模
较大的碳酸盐岩块,它和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均属于再沉积碳酸盐岩。文章分析了岩崩、岩屑崩坍、海底滑坡、
滑塌和碎屑流沉积的过程,讨论了异地碳酸盐岩块体的沉积机制;归纳了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形成的主要地质背
景,认为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可见于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海山和前陆盆地等地质环境中;着重介绍了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的研究进展,即线源式的碳酸盐岩裙沉积和点源式的碳酸盐岩海底扇
沉积;最后,阐释了滑来岩块、滑塌堆积和碎屑流沉积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了孤立碳酸盐岩块体的搬运沉积机
制,对比区分了碳酸盐岩裙沉积和碳酸盐岩海底扇的沉积特征,认为它们在斜坡环境、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特征
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