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详细地分析了辽东湾盆地东营组二段的沉积相特征。经分析认为,东营组二段虽整体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但其下部与上部的沉积特征差异明显:下部以湖相环境为主,上部则主要为三角洲沉积。在综合了该区构造特征和水系发育特征后,编制了东二段下和东二段上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并指出,辽西低凸起北倾末端和辽中凹陷中南洼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82.
《地质与资源》2011,(2):159-159
黑龙江省林甸县的勘探区地热钻孔较多,曾施工过林1、林2、林热1、林热2、林深热1、林热8等多口地热探采结合井,基本查明了林甸县城区的地层、热储量层分布、地温梯度情况等.此项目是在林甸地热普查、详查基础上进行的地热资源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83.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机制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围子断陷大型火山岩气藏的发现,揭开了我国火山岩气藏勘探的序幕。以实际钻井资料为基础,应用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机制。结果表明:充足的气源不仅是气层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且控制气藏的宏观分布;基底断裂控制着火山岩呈条带状或串珠状展布,也是天然气运移的输导通道,控制着火山岩气藏的平面及纵向富集区域;火山岩相和火山旋回控制储层发育状况,多旋回喷发的火山岩上部储层较为发育,决定了气藏的垂向分布;区域与局部盖层的分布,控制着火山岩气藏的保存。综合天然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认为,安达凹陷东部、徐东深凹带、徐西斜坡、宋站隆起为下一步最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84.
江汉盆地海相探区中寒武统盐下层勘探潜力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汉海相探区内中寒武统覃家庙组膏盐岩盐下层系中发育有两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对盐下层系生、储、盖特点和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及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发育页岩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碳酸盐岩和下寒武统石龙洞组碳酸盐岩有良好的储集条件,而覃家庙组的膏盐岩和下寒武统石牌组-天河组泥质岩又为盐下的油气聚集提供了区域性盖层条...  相似文献   
85.
赵杰 《中国煤炭地质》2011,(11):60-62,71
雷家井田位于辽宁省阜新彰武县西北12km,通过分析该区三侧向电阻率、密度、自然伽马等测井曲线特征,确定了孙家弯组、沙海组、沙海组、九佛堂组等地层界线及4、5、6等煤层的赋存形态:4煤和5煤全区发育,为主要可采煤层;6煤组全区发育,南薄北厚,局部可采。  相似文献   
86.
本文用地质力学的观点总结了黔西盘南勘探区及其邻区构造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该区先后受正、反两次直扭运动产生的构造复合叠加,先期是反时针直扭形成的晚期华夏系褶皱,后又叠加了顺时针直扭,致使盘南复背科卷入普安山字型旋扭联合构造之中,成为涡轮构造的一支。  相似文献   
87.
研究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对储层评价至关重要.致密混积岩储层所含矿物成分多样, 孔隙结构复杂, 造成储层物性变化大.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位于浅湖-半深湖相带, 其中的杜家台油层杜三段发育方沸石、白云石、长石、石英等多种组分混积储层, 具有较大的致密油资源潜力.根据矿物成分可以将杜三段储层分为泥晶云岩、细粒混积岩和方沸石岩3大类.铸体薄片分析与扫描电镜分析结合, 发现3大类储层均发育中微米孔(孔喉半径>10 μm)-微微米孔(孔喉半径为1~10 μm)-纳米孔(孔喉半径<1 μm)多级孔喉系统.中微米孔主要为粒间溶孔及白云石、方沸石晶间和晶内溶孔.微微米孔主要为白云石晶间孔、碎屑矿物粒间孔及部分微溶孔.大部分白云石晶内溶孔、粘土矿物晶间孔属于纳米孔.高压压汞分析结果表明, 3类致密储层的孔径均具双峰特征.泥晶云岩类储层微微米孔的孔径峰值约为4 μm, 纳米孔的孔径峰值约为10 nm, 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5.1%和63.1%.细粒混积岩主要发育中微米孔及纳米孔, 所占比例分别为20.9%和79.1%.方沸石岩类储层的中微米孔和纳米孔所占比例分别为12.1%和85.9%.不同矿物成分发育的孔隙类型及大小控制了混积岩储层的整体孔喉结构, 是造成混积岩储层孔径分布呈双峰特征的主要原因.由于白云石晶间孔连通性好, 方沸石主要以充填物的形式出现, 长石-石英碎屑易溶蚀, 粘土矿物主要发育纳米级晶间孔等原因, 致密混积岩储层孔隙度与方沸石含量负相关, 与长石-石英碎屑含量正相关.在储层中裂缝广泛发育的背景下, 致密混积岩矿物成分与渗透率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88.
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下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储层储集性能,采用矿物成分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微米CT扫描和高压压汞实验等方法,利用孔喉值确定致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优势岩性,并估算物性下限。结果表明:杜家台致密储层可分为白云岩、细粒混积岩和方沸石岩三类,其连通孔隙体积分别占总孔喉体积的37%、35%和28%。储层普遍发育纳米孔、微米孔和裂缝,各岩性类致密储层渗透率与最大孔喉半径、主要流动孔喉半径相关性较好,呈指数正相关关系,渗透性主要由较大孔喉提供。白云岩、细粒混积岩和方沸石岩类有利储层孔隙度下限分别为5.8%、6.2%和7.1%,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分别为2.8%、3.3%和4.6%。该结论为认识雷家地区致密油资源潜力并指导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圣宝勘探区位于滇东恩洪矿区南段,由于同时受到成煤期古构造和后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研究区地质构造别具特色。通过综合区内含煤建造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同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矿山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叠前地震反演是根据振幅随炮检距或入射角的变化规律所反映的地下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来预测油气和估计地层岩性参数的一项技术,但直接应用叠前地震反演的结果还存在反演的属性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而存在明显的压实背景趋势的影响,以及分析描述储层孔隙内流体特征时,经常存在单个属性难以有效识别孔隙内流体类型的不足。泊松阻抗是由叠前地震反演结果推导出的属性,它将泊松比和密度两种属性融合为单一的泊松阻抗属性,其泊松阻抗属性有助于实现将含油气储层从围岩中进行有效分离,达到识别砂岩孔隙内流体的目的。将泊松阻抗作为一种新的油气检测地震属性应用于西非深水勘探区块的烃类检测中,其钻前预测与实钻结果完全一致,从而证实了泊松阻抗钻前预测油气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显示了泊松阻抗作为一种新的油气检测地震属性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