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5 毫秒
231.
扎扎龙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中段,隆格尔念青唐古拉铁、铜、铅、锌、银成矿带之西段。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扎扎龙矿区闪长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闪长岩,个别为石英闪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64.15±0.52) Ma,形成于古新世(E1)早期;闪长岩体属准铝质过铝质岩石(A/CNK值为0.89~1.06),具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弱富集的右倾斜型,绝大多数(La/Yb)N为1.78~2.08,具弱的负铕异常(δEu=0.65~0.81);微量元素普遍表现出K、Th元素的富集和Nb、P、Ti元素的强烈亏损。扎扎龙闪长岩体源区为壳幔混合源区,形成于雅鲁藏布江洋高角度俯冲阶段,暗示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应晚于65 Ma。  相似文献   
232.
滇西北通甸-巍山断裂中段的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甸-巍山断裂属于红河断裂带的分支断裂,目前对该断裂中段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较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通甸-巍山断裂中段是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张性正断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其最新活动时代距今约2.2ka。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断裂中段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1.25mm/a,全新世晚期以来垂直运动趋于增强。该研究不仅为该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有助于理解川滇菱形块体西南边界构造变形的空间分配特点  相似文献   
233.
东天山中段铜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火山岩型和夕卡岩型3种类型.矿床类型受板块构造制约,并与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矿床类型的规律性分布预示着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34.
梅水泉 《铀矿地质》1997,13(2):83-88
三九地区铀矿化类型主要为花岗岩热液脉型和碎裂蚀变岩型。成矿热液活动由早阶段到晚阶段在空间上似具有由高向低、氧逸度具由低到高的演变特征。岩体的自变质和碱交代作用及其外接触带的气化热力变质作用是成矿元素(铀)的活化、迁移及预富集的重要成矿地质作用;热液沸腾、交代蚀变及环流冷却是主要的铀成矿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35.
内蒙古神山铁铜矿床是大兴安岭重点成矿带中段具有代表性的夕卡岩型铁铜矿床.在伊力特岩体内部哲斯组残留体周边和岩体周边形成了南北两条接触带构造,其总体沿北东45~50°方向展布,北接触带东西长约1200m,南接触带东西长约3000m.矿体赋存于接触带以绿帘石-石榴子石为主的夕卡岩中,部分分布于外接触带层间剥离断层或断层中.共圈定大小矿体22条,其中主要矿体7条,单个矿体规模不大,形态复杂,矿体含铁品位较高.  相似文献   
236.
高精度航磁在大兴安岭中段新一轮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研究大兴安岭中段地质构造、各种航空物探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对航磁资料进行了剖析,解释了磁场与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线—环构造及其火山岩基底情况等,总结出多金属矿藏的磁异常特征及其与线环构造、岩体、地层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该区进一步部署多金属矿产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7.
为了探究苏吉组基性岩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对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土牧尔台地区苏吉组玄武安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用此来制约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苏吉组玄武安山岩中的锆石形态较好,均为自形—半自形,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且Th/U值为0.61~1.06,反映其为典型的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苏吉组玄武安山岩形成于早二叠世((279.0±2.1)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苏吉组玄武安山岩贫硅(49.0%~55.2%)和HFSEs,富铝(15.70%~17.80%)、镁(Mg#=49.84~67.02)和LILEs,具有较低的稀土元素总量和较平缓的稀土分配方式,显示了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加之本组安山岩具有高镁安山岩的属性,所以该组火山岩源区应为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综上,笔者认为苏吉组安山岩形成于俯冲的构造背景下,在早二叠世古亚洲洋未闭合。  相似文献   
238.
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部地块之间古亚洲洋闭合的时限,涉及到大陆形成过程中的古洋陆格局及演化过程的重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大兴安岭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是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即是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段龙江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砂岩样品进行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证实林西组和老龙头组存在280 Ma、370 Ma和500 Ma的三组峰值年龄,分别代表物源区存在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岩、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弧以及北侧地块的统一基底,林西组和老龙头组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分别为254Ma和247 Ma,结合野外实测剖面研究结果,认为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连续沉积,整合接触。1∶20万地质图显示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大部分地区缺失三叠系,笔者发现研究区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白音高老组与下伏晚二叠世林西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结合大兴安岭中部零星出露的早三叠世地层、二连盆地参1井中也存在早三叠世地层,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应存在早三叠世地层,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应为连续沉积,现今多数地区早三叠世地层的缺失是由于后期构造抬升剥蚀造成的。根据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中碎屑锆石存在1800 Ma左右的典型华北板块基底年龄和两者的整合接触关系,结合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中花岗闪长岩244 Ma的年龄以及双井子岩体、哈拉图岩体、吉林中部大玉山岩体均为后碰撞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群最终闭合时间应为P3-T1。  相似文献   
239.
大兴安岭中段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质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范 《地质与资源》2005,14(4):287-292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探资料为依据,对大兴安岭中段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探讨区域矿产分布与重磁场的关系,以及不同属性矿产的磁异常特点,指出该区重磁异常对寻找多金属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40.
宁镇山脉中段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成矿深度是该地区深部找矿前景分析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往多运用地质分析法来定性讨论。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这些矿床常有少量闪锌矿伴生。初步研究了该地区伏牛山铜矿、安基山铜矿、团山硫铁矿、盘龙岗铁铜矿以及胄王村多金属矿等代表性矿床(点)所伴生闪锌矿的产出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常量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发现该区闪锌矿形成于热液硫化物阶段的中晚期,部分矿区具有至少两个结晶世代,无论其共生矿物、结晶形态、颜色、成分或晶体结构均随产状和矿物共生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只有团山硫铁矿和伏牛山铜矿的第一世代闪锌矿与六方磁黄铁矿及黄铁矿平衡共存,符合闪锌矿地质压力计应用条件,用前人修正的闪锌矿压力计获得的成矿压力与地质分析结论吻合,为0.9kPa~1.2kPa,相当于成矿深度2420m~3630m,比照处在相同成矿带的湖北大冶和安徽铜陵深部找矿结果,认为该区仍有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