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雪峰山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泓  徐树桐 《地质科学》1993,28(3):201-210
雪峰山具有碰撞型造山带的特征。造山作用发生在中生代。根据碰撞造山带的薄壳板块构造模式,可以划分出俯冲壳楔,仰冲壳楔与构造混杂岩三个基本单元。作为俯冲壳楔的杨子板块由前陆盆地与前陆褶冲带所表征,而作为仰冲壳楔的华南板块则以刚性基底推覆体与盖层推覆体所标示,以往称之为板溪群的岩石似应根据其构造特征划分为刚性基底推覆体(具 Smith 地层学意义)和陆壳碰撞作用形成的构造混杂带。  相似文献   
202.
203.
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部地块之间古亚洲洋闭合的时限,涉及到大陆形成过程中的古洋陆格局及演化过程的重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大兴安岭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是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即是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段龙江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砂岩样品进行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证实林西组和老龙头组存在280 Ma、370 Ma和500 Ma的三组峰值年龄,分别代表物源区存在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岩、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弧以及北侧地块的统一基底,林西组和老龙头组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分别为254Ma和247 Ma,结合野外实测剖面研究结果,认为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连续沉积,整合接触。1∶20万地质图显示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大部分地区缺失三叠系,笔者发现研究区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白音高老组与下伏晚二叠世林西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结合大兴安岭中部零星出露的早三叠世地层、二连盆地参1井中也存在早三叠世地层,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应存在早三叠世地层,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应为连续沉积,现今多数地区早三叠世地层的缺失是由于后期构造抬升剥蚀造成的。根据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中碎屑锆石存在1800 Ma左右的典型华北板块基底年龄和两者的整合接触关系,结合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中花岗闪长岩244 Ma的年龄以及双井子岩体、哈拉图岩体、吉林中部大玉山岩体均为后碰撞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群最终闭合时间应为P3-T1。  相似文献   
204.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陆架坡折带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对韩江组中段SQhj2的沉积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SQhj2层序可划分出低位、海侵及高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依据地震、测井等特征可识别出明显的两期。在阐明层序结构和沉积体系域构成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SQhj2的沉积层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和岩性地层圈闭分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5.
钟宁  杨镇  张献兵  丁莹莹  吴瑞安  王炀  郭长宝  李海兵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22-2022082022
活动断裂带常是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并诱发地质灾害,产生黏滑位错和蠕滑变形,并形成断裂破碎带,进而对城市和工程安全直接造成威胁。因此,厘定活动断裂的空间几何展布、活动性对工程地质研究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遥感解译、错断地貌、槽探和14C测年,对怒江断裂带邦达断裂中段的发育分布特征与活动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邦达断裂中段在1457±51 a BP/1598±47 a BP 发生过古地震事件,为引发中强地震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受控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南向逃逸挤出和印度板块NEE向直接挤压作用,表现为走滑兼有逆冲分量的高角度活动断裂。该研究为了解怒江断裂带邦达断裂中段活动性和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6.
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资料,对小草湖-窑洞梁一带的火山岩,从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火山系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据其岩石组合、变形与变质程度等特征进行区域对比及在窑洞梁基性火山岩中获Rb-Sr等时线年龄为417.24±19.29Ma和垒墩子东山侵入于该套火山岩中的碱长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83Ma,将其时代置于志留纪。  相似文献   
207.
陈柏林先生在“论华南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一文中的对华南金矿床成矿时代的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但陈柏林先生文章中的一些观点、结论尚存在商榷之处,为此,提出了几点不同的看法,强调矿石铅模式年龄和H-O同位素图解在矿床学中应用的局限性。雪峰山金矿带是华南金矿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目前已有的地质研究成果和年代学数据,提出了与陈柏林先生文章不同的观点,认为该区的加里东期金成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8.
宁镇山脉中段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成矿深度是该地区深部找矿前景分析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往多运用地质分析法来定性讨论。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这些矿床常有少量闪锌矿伴生。初步研究了该地区伏牛山铜矿、安基山铜矿、团山硫铁矿、盘龙岗铁铜矿以及胄王村多金属矿等代表性矿床(点)所伴生闪锌矿的产出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常量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发现该区闪锌矿形成于热液硫化物阶段的中晚期,部分矿区具有至少两个结晶世代,无论其共生矿物、结晶形态、颜色、成分或晶体结构均随产状和矿物共生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只有团山硫铁矿和伏牛山铜矿的第一世代闪锌矿与六方磁黄铁矿及黄铁矿平衡共存,符合闪锌矿地质压力计应用条件,用前人修正的闪锌矿压力计获得的成矿压力与地质分析结论吻合,为0.9kPa~1.2kPa,相当于成矿深度2420m~3630m,比照处在相同成矿带的湖北大冶和安徽铜陵深部找矿结果,认为该区仍有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9.
新疆若羌县阿尔金中段吐格曼地区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的有利地区,目前已发现吐格曼铍锂矿、吐格曼北锂铍矿和瓦石峡南锂铍矿,其中发育于吐格曼层状花岗岩中心的吐格曼铍锂矿和北部接触带的吐格曼北锂铍矿已达中型规模。本文总结了吐格曼地区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的类型,报导了吐格曼铍锂矿和吐格曼北锂铍矿伟晶岩的特征与形成时代。并基于ASTER遥感岩体与伟晶岩光谱信息提取成果揭示花岗岩与花岗伟晶岩的分布,指出托巴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段花岗伟晶岩区以及阿亚格黑云斜长花岗岩南接触带花岗伟晶岩群是稀有金属找矿靶区,指出吐格曼铍锂矿花岗伟晶岩形成于中奥陶世晚期(460Ma)南阿尔金洋闭合后阿中地块与柴达木地块碰撞过程的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210.
在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的那曲县觉翁地区首次发现较完整的蛇绿岩剖面,由下到上见有变质橄榄岩、辉橄岩、堆晶岩、块状辉长岩、岩墙群、碳酸盐岩、枕状熔岩、放射虫硅质岩等,被晚白垩世竟柱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堆晶岩中获同位素年龄值128Ma,从而证实蛇绿岩的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一发现填补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无完整蛇绿岩剖面的空白,并证实除侏罗纪蛇绿岩外还存在白垩纪蛇绿岩,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最终闭合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