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31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地球物理探测在研究和发现撞击构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地球陨石坑的重、磁、电、震等常见地球物理特征.陨石坑最明显的地球物理特征是圆形或环形的负重力异常,其主要原因是岩石破裂和角砾化导致岩石密度降低;具有较低的磁异常,细节特征复杂,其主要原因是撞击熔融降低了陨石坑内部岩石的磁化率,陨石撞击后的改造则造成了复杂的细节特征;简单陨石坑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复杂陨石坑具有从中央隆起向周缘升高的电导率,其受控于岩石的破碎程度和上覆沉积层的含水量,破碎程度、含水量越高电导率越高;具有低的地震波速,主要原因是破碎的角砾岩和断裂具有相对原岩更低的波速.此外,地震反射波探测发现陨石坑撞击构造有明显凹形特征.国际上已开展了大量陨石坑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而我国现有被发现且证实的陨石坑不仅数量稀少,其相关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更是不多见.通过对国内外陨石坑的常见地球物理特征开展综述和总结,不仅可为我国发现更多潜在的陨石坑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同时也为公众认识和了解撞击构造提供可靠的科普素材,进而有效拓展地球陨石坑的科研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702.
在陆地气枪主动源技术系统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用地震层析成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把地震波物理参数(地震波速度和vP/vS)演化过程以气象云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看图识天气”的目的。利用地震波速“地下云图”的结果开展地震孕育过程和机理研究,深入了解强震发生前后震源区地震波速度和波速比的时空演化表征,总结提取具有普适性的地震学前兆参数及其指标,对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效能有着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03.
利用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合肥双偏振雷达资料和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1月26日发生在江淮之间一次短时强降雪天气过程中滴谱变化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雨雪相态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1)本次江淮之间突发的强降雪过程中,雨雪转换迅速,降水相态变化时间提前于地面温度变化,合肥地区温度变化明显强于周边地区。(2)此次短时强降雪发生在锋生强迫过程形成的高架雷暴中,强烈的上升运动、降水粒子的融化和蒸发引起温度负变化,导致降温过程自上而下产生,表现为地面温度下降落后于雨雪相态的变化。(3)降雪过程先后出现降雨、雨夹雪、纯雪3个阶段,雨(雪)滴谱的时间演变特征变化明显;转雪后降水粒子的下落末速度降低、粒径增大、滴谱明显变宽。(4)雷达观测显示此次降雪回波顶高度较高,超过6.5km,低空1km有强度超过50dBZ强反射率因子带并延伸到地面。反射率因子、相关系数(CC)和降水粒子产品(HCL)在降雪过程的发展中有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04.
利用乌鲁木齐气象站的激光雨滴谱仪观测数据,分析2018年3月17—18日和12月1日的两次暴雪天气的滴谱特征。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雪滴谱表现为单峰分布,粒子浓度峰值均在低谱段,雪滴谱宽度分别为0.42~4.63 mm和0.55~6.78 mm。(2)个例1中降雪云偏向于层状云类型,降雪主要由较小尺寸的霰或者凇附的冰相粒子组成,个例2中的降雪云偏向积层混合云类型,降雪主要以尺寸较大的干雪花为主。(3)两次降雪过程中的Dm和lg NW的拟合经验关系式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4)拟合的本地化Z-R关系式分别为Z=171.7R2.22和Z=518.7R2.27,两次降雪过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0 dBZ和25 dBZ。  相似文献   
705.
中朝与扬子板的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地质论评》2001,47(1):57-63
本文强调了要从地质演化历史过程中,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资料来对比及鉴别不同板块的特征。综合运用结晶基底的形成时间,某些元素的含量、某些元素的比值,铅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地幔包体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的特征,古地古界是变质的还是沉积的,晋宁事件的存在与否,震旦纪冰碛层的特征,早寒武纪含磷岩系与黑色页岩系的存在与否,400Ma前后的沉积间断,晚古生代煤系地层的发育特征,板块运移距离的大小,岩石圈的厚度,平均P波速度与剪切波速度的差异、壳内低阻层的存在与否等特征就可鉴别中朝与扬子板块。认识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弄清东亚地区其他小地块(如朝鲜半岛南部地块,Hida地块,柴达木地块和塔里木地块等)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706.
张鹏  刘西川  周则明  宋堃  杨平吕 《气象》2021,47(7):843-853
利用南京地区连续两年夏季的实测雨滴谱数据,分析了雨滴谱和降水特征,区分降水类型计算了微波链路衰减系数与雨强的关系(雨衰关系)和雷达反射率因子与雨强(Z-R)的关系,所得关系与ITU-R雨衰模型和常用Z-R关系均有差异,其中对流性降水中的Z-R关系为Z=161.63R1.55,层状云降水中为Z=227.23R1.53.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