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8篇
  免费   2380篇
  国内免费   2678篇
测绘学   437篇
大气科学   1418篇
地球物理   2018篇
地质学   9468篇
海洋学   424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224篇
自然地理   2079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786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荒漠地区草地天然牧草地上生物量动态的初步研究张辉远(阿拉善盟气象处,750300,阿拉善左旗)1试验地自然概况和试验方法阿拉善荒漠地区年降水量为80-220mm,牧草生育期(4-10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92%。年平均气温6.0-8.0℃,无霜期15...  相似文献   
992.
993.
张耀国  雷建成 《中国地震》1996,12(A00):32-39
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技术思路,讨论了b值、年均发生率和地表空间分布函数等的确定方法,最后以多参数方案组合成“逻辑树”对攀西地区重新进行了地震烈度区划。以“逻辑树”方法进行地震烈度区划不失为目前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分析研究了德化杨梅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等。结果表明,德化杨梅地区是一个金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场,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金矿床,矿点明显地受NE、NW向断裂及其交叉复合部位控制;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次火山岩主要是燕山期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金的矿化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含金石英-硫化物型及破碎蚀变岩型;区内金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  相似文献   
995.
A.P.伊索 《内陆地震》1996,10(3):276-280
据航、卫片解译、杜尚别-瓦赫什地区有11条线性结构。由它们构成的努涅克和科摩索姆洛巴德构造结为晚更新世一全新世活动构造,未来可能发生强震及灾难性地震。  相似文献   
996.
对新疆库尔勒地区硬戈壁沙漠地杂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C波段低擦地角(0.1°-7°)下有色杂波值,其值范围为-60--20dB;并进行了白化处理,得到相应此有色杂波的白色杂波值,其值为一常数-25dB,其电压幅度为±0.8V,不随擦地角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吸取阪神地震的教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推进工程抗震研究,提高综合防御水平,密切注意东部地区震情,努力捕捉短临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98.
研究表明,川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类型多样,河谷及部分山地发展经济林木具有环境适宜、类型丰富、消费市场大、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等优越条件,但发展缓慢.为发挥资源优势与潜力,从农业结构、管理体制、科学技术等探讨了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9.
1000.
安徽大别山—张八岭地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区调所近年来在专题研究和区调填图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就区内地质构造分区、变质地层序列重要、变形变质侵入体的确定、大别造山带的双向对冲地壳结构及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郯庐断裂带的性质及演化、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对进一步加强大别山野外地质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