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5篇 |
免费 | 301篇 |
国内免费 | 6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5篇 |
大气科学 | 80篇 |
地球物理 | 235篇 |
地质学 | 1657篇 |
海洋学 | 458篇 |
天文学 | 208篇 |
综合类 | 142篇 |
自然地理 | 2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广州流溪河河水主要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研究报道了位于广州市典型热带-亚热带河流流溪河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站点(东星、乌石和江高)河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近1年的持续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3个站点河水的阳离子均主要来自硅酸盐的化学风化输出,但贡献率略有差异,其中在上游的东星站贡献率最大,下游的江高站次之,中游的乌石站相对较少。相较之下,阴离子的来源更为多样,其中F-主要来自于岩石风化, Cl-、SO42-和NO3-更多地受到海洋源降雨或咸潮作用的影响。流域内主要化学风化反应以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溶解为主。从上游到下游, Si/TZ+*比值和Si/(Na*+K)比值逐渐降低,说明上游硅酸盐岩风化较下游更为强烈。从上游到下游,随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贡献逐渐增大,岩石风化输出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2.
汶川Ms8.0强烈地震发生在一条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造成了以汶川、映秀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域的严重破坏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然而强烈震发生前却未见有可能的确切征兆或浅表层异常活动,即浅层过程与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并不匹配.为此对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研究表明:①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向NNE方向顶挤、楔入青藏高原东北缘,迫使高原深部物质向东流展,在受到以龙门山为西北边界的四川盆地阻隔下,一部分物质则转而向东南侧向运移;②龙门山地带在地形上差达3500±500 m左右,而地壳厚度在龙门山西北部为60±5 km左右,四川盆地为40±2 km左右,而龙门山地带与其东、西两侧相比则为地壳厚度变化幅度达15~20 km的突变地域,即为应力作用的耦合地带;③中、下地壳和地幔盖层物质以地壳低速层、低阻层(深20~25 km)为第一滑移面,以上地幔软流层顶面为第二滑移面,且在四川盆地深部“刚性”物质阻 隔下,深部壳、幔物质以高角度在龙门山构造带和四川盆地的耦合地带向上运移(或称逆冲),且在龙门山地表三条断裂构成的断裂系向下延伸到20 km左右深处汇聚,二者强烈碰撞、挤压、震源介质破裂;在物质与能量的强烈交换下,应力得到释放,故形成了这次Ms.0强烈地震.为此从深部初步揭示了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103.
碲(Te)元素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地壳中含量极低,在海洋铁锰结壳中高度富集。评述了海洋铁锰结壳中Te富集过程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Te在全球海洋中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其中印度洋东经90°海岭铁锰结壳中的Te含量表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特征; 铁锰结壳中更古老壳层的Te含量更高,结壳中Te的物质通量会随壳层生长速率的变化而改变; Te以多种形式赋存在铁锰结壳中,且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进入结壳。研究有助于促进分散元素海底成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105.
研究了2003年10月采于珠江口5个站位的沉积物剖面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提取的重金属(SEM:Pb,Zn,Cu,Cd,Ni)。其中,站位1、2位于中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为0.25—4.06μmol.g-1;站位3、4位于西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0—26.09μmol.g-1。中滩和西滩沉积物的AVS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西滩表层沉积物的AVS含量接近于零,这可能与该水域较强的底层流和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有关。站位5位于珠江口外侧,其表层沉积物的AVS含量相对较高,且垂向变化较小,可能是还原性沉积物间歇性再悬浮后重新沉积的结果。站位1、2和5沉积物中同时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大体在0.95±0.2μmol.g-1范围内,随深度增加略呈下降趋势;而西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为1.43—2.42μmol.g-1,且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珠江口西滩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对AVS/SEM摩尔比值和单个金属的毒性效应研究显示,珠江口内尤其是西滩的表层沉积物存在重金属污染,对其中生活的底栖生物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6.
107.
岩石圈物质的“漂、撞、隆、降、伸、缩、滑、旋”等八种运动状态及相互转化,已成为当代大地构造学新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唯独岩石圈物质的螺旋运动滑有引起更多的地球科学家普遍的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8.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 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 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 1) 高温胁迫导致羊栖菜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 膜系统受到了损伤, 造成体内离子外渗、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 2) 细胞内积累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且胁迫组始终高于对照组, 其中可溶性蛋白在胁迫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11.4μg·mg-1), 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分别在高温培养的第3天和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 3) 受到高温胁迫后, 羊栖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 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羊栖菜主要通过抗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来降低胁迫对藻体带来的伤害。总之, 羊栖菜对高温胁迫比较敏感, 温度越高, 培养时间越长, 羊栖菜受到的伤害越大。 相似文献
109.
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淮北煤田临涣,宿县矿区新生界底部含水碎屑物质结构特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组成该层的主要碎屑物质的结构成熟度较低,石英砂粒具有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棱脊,撞击痕及溶蚀和沉淀等表面结构特征,反映了物源区遭受的物理风化作用以及短距离内快速搬运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10.
钒是工业国家重点关注和争夺的资源,已被部分国家列为关键金属。本文对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以及成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丰富钒成矿理论研究,为提高钒资源的预测和勘查效率提供支撑,为钒资源储备提供保障。研究发现,钒矿床主要分为岩浆型和沉积型,其中岩浆型钒矿床(主要指钒钛磁铁矿床)成矿与铁镁质–超铁镁质岩及部分斜长岩侵位密切相关,成矿年龄与成岩年龄一致,钒可能来自上地幔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结晶析出赋存于含钒钛磁铁矿中;沉积型钒矿床多形成于黑色岩系及部分砂岩中,成矿多集中于上寒武世,钒可能来自海水和赋矿围岩,由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以吸附和类质同象等形式赋存于有机质和硅酸盐矿物中。同时,钒矿床的成因研究存在较多问题,如成矿物质钒的来源、迁移过程、赋存形式及富集条件等。笔者建议在今后研究中通过分析钒化学行为、围岩沉积物理–化学–生物条件及岩浆演化的地质动力背景来解析钒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