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0篇
  免费   1465篇
  国内免费   2772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539篇
地球物理   905篇
地质学   8360篇
海洋学   1023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604篇
自然地理   45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549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华南二叠纪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二叠系列成于基底构造不均一的陆表海盆地,古特提斯海的演化控制着华南板块上二叠纪的构造格局及沉积、聚煤作用,华南二叠纪可划分为6个Ⅲ级层序。在不同构造区域层序地层界面有其特殊的识别标志,层序地层也有不同模式,主要表现为低位体系域(LST)不同的沉积特点,聚煤作用在不同体系域也各有规律。  相似文献   
992.
孟加拉湾由于陆源物质大量输入产生稀释效应,使碳酸盐含量表现为冰期时减小、间冰期时增大的“大西洋型”旋回。通过对该区四支活塞岩芯的有孔虫溶解指数、浮游有孔虫沉积通量、CaCO3 沉积通量和 >16 0 μm粗组分沉积通量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表现出冰期减弱而间冰期增强的总趋势,且溶解作用滞后于浮游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旋回,尤以氧同位素 4、5期的高溶解度情况与印度洋和太平洋氧同位素 5期晚期至 4期为CaCO3溶解高峰一致。因此,孟加拉湾地区的CaCO3 旋回是大西洋型稀释作用与太平洋型溶解作用两者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大兴安岭—燕山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俯冲作用关系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华北的大兴安岭-燕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深成岩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岩浆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关,而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无直接的成因联系。本文展示了较高分辨率的日本海沟-长白山-蒙古额尔德尼查干的地震层析图像,揭示了太平洋俯冲板片的形态特征;再结合对俯冲时间及俯冲作用与岩浆作用时差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板块俯冲与研究区的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最后通过底侵作用年代学的研究,将大兴安岭-燕山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层析图象显示的大陆板内软流圈上涌体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94.
宋述光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01,75(2):180-185
近年来在祁连地体与紫达木地块之间大柴旦--都兰北一线确定出一条榴辉岩带。在此带东端北部地区野马滩一带榴辉岩中,我们发现产在石榴子石内部由透长石和多晶石英(柯石英假像)构成的包裹体。包裹体在内部结构特征及周围的状裂纹反映早期超高压变质相特征,据此,推测柴达木盆地北缘榴辉岩带可能是一形成深度超过80km的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995.
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与氢离子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与H相互作用的机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氢离子输入土壤后可以转化为表面正电荷,可溶性铝和可交换性酸,但是由于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不同土壤中H+三种去向的贡献不同。H+转化为表面正电荷是由于土壤表面Fe-OH,Al-OH的质子化造成的,因此H+转化为表面正电荷的能力与土壤中氧化铁的含量密切相关,从而可变电荷土壤中H+转化为表面正电荷的贡献比恒电荷土壤中的大。H+转化为可溶性铝的能力与土教育部 的矿物组成密切相关,随着H+输入量的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铝的含量也增加。可变电荷土壤中可溶性铝增加的顺序为红壤>赤红壤>铁质砖红壤,在H+的加入量小于15mmol/kg时,黄棕壤的可溶性铝介于红壤和赤红壤之间,当H+的加入量大于约15mmol/kg时,黄棕壤的可溶性铝略小于赤红壤,棕壤的可溶性铝明显小于红壤和赤红壤,但比铁质砖红壤高,恒电荷土壤的可变性酸量明显大于可变电荷土壤,但从总的看来,H+加入量的变化对可交换性酸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6.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芒岗金矿由下部原生卡林型和上部 红色粘土型金矿体所组成,赋矿地层为侏罗系勐戛组砂泥质岩、白云质灰岩和二叠系沙子坡组泥硅质灰岩、白云岩。北东向上芒岗断裂构造与不整合面和岩溶的复合控制了矿床和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似碧玉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粘土化为主,并具有水平与垂向分带性。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与未蚀变泥质灰岩基本一致,成矿溶液为富CI^-型和富SO4^2-型,爆裂温度为183-378℃,δ^34S=6.471‰-21.965‰,δ^18O=9.3‰-11.6‰,δD=-70‰--77‰,^206Pb/^204Pb=19.551-20.05,^207Pb/^204Pb=15.690-16.240,^208Pb/^204Pb=38.710=40.137。红色粘土型矿石的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阶段。  相似文献   
997.
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系统研究了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并从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入手,分析其形成条件,认为是本区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对矿区增储和区域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为例,从成矿时代、成矿物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热动力等方面初步讲座主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矿床成矿时代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时代相近;峨眉山玄武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去气作用(包括地幔去气作用和岩浆去气作用)形成的流体参与了会泽铅锌矿成矿流体的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为成矿热动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9.
龙门山穹状递增变质作用特征及岩石圈深部作用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变质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物组合的世代关系和同位素定年的综合研究表明,龙门山造山带的穹状递增变质作用是发生于燕山期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所形成的递增变质带在空间上呈穹隆状,等变带围绕热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热中心发育花岗岩,从热中心向四周变质程度依次递减,热中心花岗岩的侵位和上隆滞后于穹状递增变质作用,二者在成因上无直接的联系,其pTd轨迹揭示出了盆山耦合过程中壳幔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热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00.
气-水二相流和煤岩变形耦合作用是煤层气产出过程中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为准确描述这一现象,本文建立了气-水二相流和煤岩变形的微分方程,并用有限元分别将它们进行离散化,然后讨论了煤岩变形模型和气-水二相流模型进行耦合数值求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