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0篇 |
免费 | 373篇 |
国内免费 | 3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0篇 |
大气科学 | 380篇 |
地球物理 | 500篇 |
地质学 | 552篇 |
海洋学 | 65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72篇 |
自然地理 | 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1951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2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文章说明了利用GPS接收机的布风观测结果来解算积水分叫量的简单方法,采用标准的空间测地方法了对流层大气(电中怀)的中性天顶延迟,通过地面气压的观测量来计算其中的静力延迟。从中性天顶延迟中减去静力延迟得到湿项延迟,用其来估算水汽一。通过将远距离的GPS全球跟踪观测站 GPS观测网来一同分析,解算出天顶中性延迟的绝对值。这一方法去了观测网内水汽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套“纯GPS”测水汽的G 相似文献
102.
利用1982—2017年华西南部地区冬季气温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CFS模式实时预测资料,通过SVD诊断分析,选取影响华西南部地区冬季气温的同期关键区大气环流和前期海温及OLR因子场,建立预测与观测场相结合的组合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该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对1982—2017年的回报结果显示:与观测场的空间相关系数较CFS模式原始预测结果有显著提高,多年均值从-0.06提升到0.38,最高可达0.85。同时,此降尺度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回报出华西南区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型。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气象常规探空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学和诊断方法对福建省长乐市的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以及冷平流入侵是主要影响因素,冰雹出现在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和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区。假相当位温、散度、比湿、雷达反射率对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分析影响相对湿度的因子、结合湿度检定箱内降湿和增湿过程,搞清湿度检定仪改变湿度的原理及仪器本身的缺陷,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降雹前大气层结稳定状态下的环境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1983年9月4日巴盟地区降有大气层结稳定的降雹过程,通过对降雹前后高空槽的变化、能量条件、触发机制以及环境风垂直切变等物理量的分析,揭示了此类降雹的大气环境场地特征。同时指出在特定的环流背景下大气层结随时间的变化可能会由稳定状态变为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6.
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电阻值是衡量接地系统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在一些高土壤电阻率地域,如何设计、改造接地装置并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值,一直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现以已实施的一个高土壤电阻率地域接地装置改造工程为例,从土壤的水平分层结构、土壤的含水量及电解质、接地体之间的屏蔽效应、测试方法与测试设备等几大因素探讨分析了其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影响,归纳和总结了各种降阻措施在不同情形下的利弊特点;阐明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域进行接地系统改造工程应掌握现场实况,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经济合理的用材、降阻措施和接地结构组合方式来实现预期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07.
2007年4月14日21时30分左右至22时30分左右,沿龙门山和邛崃山脉东侧,北起安县,途经蒲江、眉山、青神、仁寿等县境,一条自北向南的雹线路径大约绵延上百多公里,雹线宽度1.5公里左右。风雹历时近1个小时,发生在如此较大范围内的强降雹天气过程是少见的。在这次降雹过程中,凡暴露在降雹袭击下的瓜、果、菜、苗等粮食经济作物无一幸免,基本绝收。同时降雹强度大,眉山万冲村多数屋顶盖瓦被击成碎片,直径不足1cm的幼果伤痕累累,多数果树花果荡然无存。降雹在一地驻留时间大约5-10分钟,以蒲江寿安降雹11小时后取得的图像资料显示,当时…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四川省地面自动站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在邻近插值和双线性插值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晴雨准确率、降水时空特征、降水分量级检验等多个方面,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在四川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1)邻近插值和双线性插值对评估结果影响小.(2)融合降水实况分... 相似文献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