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190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51.
环境因子对褐藻酸降解菌引起海带病烂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丁美丽 《海洋学报》1990,12(2):224-230
海带在育苗和养殖过程中常有病烂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病烂出现时通常伴生有褐藻酸降解菌的大量繁殖.将接种褐藻酸降解菌而引起病烂的海带切片、镜检,观察到细菌开始侵入海带表面的分生组织,然后进入外皮层、内皮层和髓部.还观察到在细胞间隙有大量细菌存在,许多藻细胞游离,部分游离细胞的细胞壁破损,因而导致组织崩溃、变软.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藻体上的主要附生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造成危害.试验表明,在藻体表面损伤、过于密植、水温较高等不利条件下,藻体抗病能力下降,褐藻酸降解菌有机会大量增殖,病烂也就发生.因此,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育苗系统生态环境不良,是诱发病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2.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常因使用不当造成作物产品中残留超标。采用硫酸水解羽毛制取复合氨基酸,并与碳酸钙反应制得复合氨基酸钙配合物,该配合物可以通过水解有机磷农药中的磷酸酯键降低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将配合物分别喷施已施有机磷农药的茶叶、黄瓜和西红柿,5d后采摘茶叶鲜叶,按绿茶加工工艺进行处理,测定其毒死蜱含量,毒死蜱的残留量减少了75.80%;喷施配合物次日采摘黄瓜和西红柿样品,并测定其毒死蜱与乐果的残留量,黄瓜中毒死蜱残留量为空白对照的70.75%,乐果完全降解;西红柿中毒死蜱残留量为空白对照的71.33%,乐果的残留量为67.79%。  相似文献   
453.
以石油原油为唯一碳源,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微生物菌种库15株菌中筛选到5株石油降解菌。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WH072、WH069、WH303、ZXM008和ZXM183分别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除烃海杆状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弯曲芽孢杆菌(B.flexus)、普里兹湾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rydzensis)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其中对石油降解率最高的为WH072(高达36.4%),其次是WH069(20.0%)。对这5株菌检测已报道的石油烃降解酶基因,结果在WH072和WH069中均检测到了alkB、P450和almA3种功能基因。根据功能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其各自的进化关系,发现P450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种属特异性。对本研究首次报道的高效石油降解菌耐盐芽孢杆菌WH072,采用高效热不对称性交错PCR(hiTAIL-PCR)方法,成功获得了这3种功能基因的全长序列,其中alkB与已知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其结构和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4.
从天津滨海潮间带被石油烃严重污染的沉积物(千样含油量0.2g/g)中, 筛选分离出能够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对其中生物量大、单株菌降解效率较高的两株细菌T1和T2进行16S rDNA克隆, 通过测定和比较16S rDNA的部分序列对这两株细菌进行分子鉴定, 以期用于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中。结果表明,T1与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的同源性为89%,T2与施氏甲单抱杆菌  相似文献   
455.
渤海湾中化学需氧量(COD)扩散、降解过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渤海湾中水质因子化学需氧量(COD)的随流输移扩散和生物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对有机污染物的生化降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浅水、缓坡海湾有机物(COD)迁移转化规律的水质模型,并应用实测资料结果对水质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56.
接种生物胺降解菌对鱼露生物胺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两株生物胺降解菌Millerozyma farinose A3和Enterococcus faecium R7(简称降胺菌)接种到发酵鱼露中,探究接种M.farinose A3、E.faecium R7及两者复合菌对发酵鱼露生物胺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降胺菌组鱼露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接种复合降胺菌鱼露生物胺含量最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接种降胺菌能降低发酵过程中鱼露的pH,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同时抑制肠杆菌的生长(P<0.05);抑制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抑制呈鱼腥味的三甲胺和庚醛的生成;促进乙酸乙酯等令人愉悦的风味物质的生成,促进游离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生成。本研究中M.farinose A3和E.faecium R7能降低鱼露生物胺含量,提高食用安全性,同时还能提升鱼露的风味和营养,其有望成为鱼露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457.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4种优势石油降解菌。采用摇床培养,研究了各优势菌和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4种菌和混合菌20 d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 mg/L的石油烃依次降解90.8%、88.9%、57.8%、49.8%、91.2%;培养液中石油烃的半衰期依次为5.5、6、15、19、5 d。初步鉴定4种菌分别属:节细菌(Arthrobacter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  相似文献   
458.
苯酚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威胁,从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对环境具有高适应性的高效芳烃降解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北部湾红树林根际土壤中的苯酚降解菌进行富集培养,经过分离纯化得到30株菌株,筛选得到5株菌株FGYS1、FGYS7、FGYS11、FGYB1和FGYB5,可耐受70 g/L NaCl的高盐环境,最高可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