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8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3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7篇 |
大气科学 | 504篇 |
地球物理 | 294篇 |
地质学 | 1412篇 |
海洋学 | 5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79篇 |
自然地理 | 1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235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194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59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4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3篇 |
193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增江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的AMS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约1Gt(1015g)的碳,其中40%为有机碳。然而,在海洋沉积物中却难以寻找到足量的陆地碳的生物地球化学标记[1]。显然,陆地碳在河流搬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乃至“踪迹全无”。河流有机碳可大体上划分为颗粒态(POC)和溶解态(DOC)两种基本类型。就全球范围讲,河流输送的POC和DOC在数量上相当或DOC略高些。但在一些高浑浊的河流,尤其是亚洲季风区的河流中,POC在有机碳中却占绝对优势。如珠江干流水体中POCDOC比值高达5.0左右[2]。因此,亚洲季风区河流中所搬运的POC对其注入水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深远。河流有机质的来源复 相似文献
153.
154.
首先利用Morlet小波对汉江流域降水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然后分析主要周期下汉江流域降水与74个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0年,汉江流域降水有4,7和18年的主要周期,其中以18年的主要周期最为突出,降水呈现偏少的趋势,同时降水量与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冷空气、东太平洋副高北界、北半球极涡中心位置等14个环流因子具有非常强的正相关,而与东亚槽位置、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有非常强的负相关.研究成果将为今后提高汉江流域降水预报水平和有效开展汉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整体开发的前景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流域开发模式的演进过程,归纳了整体开发模式特征。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整体开发的必要性和前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6.
基于遥感和InVEST模型的白龙江流域景观生物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结合遥感、GIS技术和InVEST模型,从景观地理学角度选取区域生境质量、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景观状态指数为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景观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综合评估方法,并在栅格像元尺度上开展白龙江流域景观生物多样性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景观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差异显著,其生物多样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和林业管护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舟曲-武都-文县的白龙江两岸及其以北区域、宕昌县岷江沿岸、高寒稀疏植被区和高山积雪-裸岩区。1990~2010年,流域景观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整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个别局部区域减弱,其增长区主要体现在生态工程实施区和林业管护区,减少区多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城乡农耕区和灾害多发区。 相似文献
157.
以太子河流域为例,采用Matlab多目标法计算评价2020年和2030年太子河流域三种不同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未来水平年2020年可承载的社会、经济规模为961. 72万人,粮食总产量为12. 6亿kg,GDP总量为6 042. 43亿元; 2030年承载人口为874. 68万人,粮食总产量为13. 2亿kg,GDP总量为10 289. 17亿元。计算结果可为太子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王红闯 《资源导刊(河南)》2021,(6):1-1
测绘就像和煦的春风,融入自然资源,用坚厚的臂膀温暖了大自然,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描绘着大自然,使其更加绚丽多彩。回顾过去五年,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能力、拓领域,促转型、强服务,全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五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融入自然资源发展大局,承担完成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试点建设,得到自然资源部领导的肯定;建设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分管省长的好评;在全省农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违建别墅清查、耕地保护等自然资源中心工作中,测绘地理信息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9.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强大的信息管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采用松散耦合式GIS建模方式,在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对二龙山水库流域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期望通过对原有的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造新的景观格局,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为二龙山水库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可持续的景观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