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3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篇 |
大气科学 | 199篇 |
地球物理 | 44篇 |
地质学 | 508篇 |
海洋学 | 1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68篇 |
自然地理 | 4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地表复杂地区煤田地震勘探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以宁夏、山东的煤矿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复杂地表工区地震勘探的方法与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河西走廊黑河山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能水平衡模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山区植被带生长期的5~9月份, 应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系统的热水耦合SHAW模型, 在野外观测试验的基础上, 以大气总辐射和常规气象站的基本观测要素为模型的初始输入, 对阴坡云杉林、林旁草地和阳坡草地的土壤层-残留层-植被冠层系统的能量和水量平衡进行了模拟研究. 能量平衡的模拟结果表明, 阳坡草地净辐射量大于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 而草地能量支出项主要是潜热, 其次是感热; 云杉林的能量支出主要是感热, 其次是潜热. 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土壤层-残留层-植被冠层的能量平衡组成和分布使得土壤层吸收的能量少, 具有涵养水源的能量基础, 而森林土壤层吸收的能量更少. 水量平衡的模拟结果表明, 阳坡草地水量基本上是消耗于土壤蒸发, 而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蒸散发量比阳坡草地少, 并且其中近一半是消耗于植物的蒸腾, 降雨后土壤水量储存增加较多. 因此, 阴坡云杉林和林旁草地具有涵养水源的土壤水储存条件, 并且森林土壤层的水储存条件更好. 相似文献
16.
3月,浙江省龙游县连续半个月的强降雨天气考验着全县近百个地质灾害点。位于该县南部山区的龙游县田土资源局溪口国土资源所辖区有63个地质灾害点(占全县地质灾害点的76%), 相似文献
17.
贵州山区一次锋面雾的数值模拟及形成条件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尺度模式系统WRF对2008-02-20—21贵州山区出现的一次锋面大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大雾出现的区域与实况比较一致。利用数值模拟的高分辨率产品对锋面雾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大雾的发生区域以及生成过程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能力;贵州处在南支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中低层偏南气流强盛,为大雾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静止锋的稳定维持和贴地逆温层的存在是雾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灾害。6月30日,党中央提出“统筹干部人才资源支持抗震救灾”的要求。7月2日,中组部与团中央共同为奔赴地震灾区参与灾后重建的第九批“博士服务团”送行并召开座谈会,李源潮部长提出“加强智力救灾,帮助灾区走上科学重建之路”的希望和要求。7月9日,我作为国家测绘局选派的成员,与来自国家发改委,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山区与平原雷电参数分布特征及其差异,为山区和平原地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ADTD地闪定位系统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监测的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地闪频次、极性、雷电流幅值和波头陡度等参数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山区地闪密度略高于平原地区,平原正地闪百分比稍高于山区,近10年的正地闪百分比呈上升趋势。②正地闪平均强度山区比平原大1.16kA,负地闪平均强度山区比平原小3.67kA,平原总地闪平均强度比山区大3.46kA。③总地闪小雷电流幅值(I≤30kA)概率山区比平原大8.9%,大雷电流幅值(I100kA)概率平原比山区大0.6%。④山区正地闪平均陡度分别比负、总地闪平均陡度大2.44kA/μs和2.31kA/μs,平原正、负、总地闪平均陡度分别比山区大3.41kA/μs、5.77kA/μs和5.64kA/μs。可以得出,山区小雷电流绕击率大于平原,正地闪雷电感应的危害大于负地闪和总地闪;平原地区大雷电流反击率比山区大,雷电感应的危害大于山区。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