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9篇 |
免费 | 385篇 |
国内免费 | 4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9篇 |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366篇 |
地质学 | 1506篇 |
海洋学 | 18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09篇 |
自然地理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49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宁芜拉分盆地的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宁芜拉分盆地内广泛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对其作了系统的测量,结合其它小型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等进行该盆地构造应力场的恢复工作,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该盆地构造应力场的面貌。 相似文献
92.
燕辽地区长城系串岭沟组及团山子组沉积时代的新制约 总被引:3,自引:15,他引:3
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地区是长城系地层出露最全的标准建组地区之一.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长城系地层底界年龄比以往所认为的18亿年明显年轻.新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平谷熊耳寨团山子组上部钾质火山岩的锆石207 Pb/206 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7±15Ma(95%置信度,N=15,MSWD=0.75),一致年龄为1641±4Ma(1σ,N=14,MSWD=0.12),限定了团山子组上部的沉积时代.蓟县青山岭侵位于串岭沟组地层内闪长玢岩脉的锆石207 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4±9Ma(95%置信度,N=17,MSWD=0.40),表明串岭沟组地层沉积发生在1634±9Ma之前.结合前人大红峪组火山岩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燕辽拗拉槽(裂谷)钾质火山岩的喷发开始于1637±15Ma,在大红峪期(~1625Ma)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攀天阁火山弧是江达―维西陆缘火山弧的二级构造单元,近年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发现铁铜铅锌金银等多个矿点,并初步认为攀天阁火山弧的成矿环境与多岛弧盆及次一级多个封闭或半封闭,并属于弧间盆地的弧内坳陷洼地的古地理构造有关。且弧内可能存在一个局部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小海盆,海盆于晚三叠世晚期关闭,结束了攀天阁火山弧的弧盆成矿演化阶段。剐抓瓜断裂可能是小海盆关闭的产物。燕山-喜马拉雅期大规模、大范围的构造叠加,使该区又进入陆内构造转换成矿演化阶段,多岛弧盆的古地理格局与大范围、多期次的成矿构造事件叠加,使弧内沿剐抓瓜断裂一带成为主要的矿集区,并且区域物化探综合异常与矿集区矿点叠合较好,关联性强。综合认识这些特点对攀天阁火山弧的弧内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99.
高层隔震建筑设计中隔震支座受拉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层建筑由于高宽比相对较大,倾覆效应明显,当采用隔震技术时,有可能使隔震支座出现拉应力,而通常使用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强。因此,隔震支座受拉问题成为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提出了避免隔震支座受拉的上部结构布置原则及隔震层优化设计方法,并对目前隔震支座拉应力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为隔震设计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浙西北前陆褶皱冲断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浙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P_2c)和大隆组(P_2d)以及下三叠统政棠组(T_1z)是一套深水相浊积岩建造;区域构造环境初步分析表明浙西北地区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楔特征.下三叠统政棠组(T_1z)与二叠系协调变形,构造变形样式总体上以向北西逆冲的冲褶席(duplex)~1)和逆冲叠瓦扇为特征,由东南往西北构造变形样式依次出现复式冲褶席(multi-duplex)、背形堆垛(Antiformal stack)和叠瓦扇组合,其中褶皱样式依次出现大型紧闭平卧-斜卧褶皱、中尺度尖棱褶皱和具圆筒状转折端的开阔褶皱.断层变化则由断层面产状几乎水平的多重复杂冲褶席系到缓倾的顶板冲断层-底板冲断层组合样式到叠瓦扇冲断层,显示出构造变形强度自南东向北西递减的特点.上三叠统乌灶组(T_3w)为前陆磨拉石盆地建造,变形样式以宽缓褶皱和逆断层组合为主.构造样式的空间展布规律变形强度向北西衰减的构造极性沉积-大地构造分析,均表明在(T_1-T_3)期间及随后的后构造变形作用中,浙西北持续地经历了自南东向北西的强烈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