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5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91.
东海北部陆架柱样中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北部陆架区D-46C和D-74C柱样底栖有孔虫分析结果表明,D-46C柱样自下而上为压扁卷转虫(Am-moniacompressiuscula)组合,并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压扁卷转虫—花朵虫(A.compressiuscula-Florilusspp.)亚组合、压扁卷转虫—叶状串珠虫(A.compressiuscula-Textularia foliacea)亚组合和压扁卷转虫—强壮箭头虫(A.compressiuscula-Bolivina robusta)亚组合;D-74C柱样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三个组合:叶状串珠虫—压扁卷转虫(Textularia foliacea-Ammonia compressiuscula)组合、大西洋花朵虫—异地希望虫(Florilus atlanticus-Elphidium advenum)组合和大西洋花朵虫—结缘寺卷转虫(Florilus atlanticus-Ammonia ketienziensis)组合。两个柱样中底栖有孔虫组合垂向变化明显,结合AMS14C测年结果,初步认为两个柱样均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其中,D-74C柱样为全新世中期(相当于亚北方期)以来的沉积,在全新世晚期一直受到陆地冲淡水的强烈影响;D-46C柱样为全新世早期(相当于前北方期和北方期)以来的沉积,受到陆地冲淡水流的影响较D-74C柱样小。  相似文献   
292.
胶南近岸海域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胶南海域沿岸污水排海选址,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动力条件,基于变边界河口、陆架、海洋(ECOM)模式,模拟了胶南近岸海域三维潮流场。研究海域水平最大流速在斋堂岛水道,量值为1.0m/s。垂直流速表现为底层大,表层小的特点,其最大值分别为25.38×10-4m/s和9.9×10-4m/s。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较好地刻画了胶南近岸海域M2分潮潮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93.
渤、黄、东海陆架底质的形成分布与末次盛冰期之后的海侵密切相关。末次盛冰期结束、海侵开始以来,潮流是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永久性主导作用应力。为从长期沉积动力演变过程的角度,探讨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形成分布的有关成因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再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6个时期渤、黄、东海陆架潮流作用下海底的冲淤格局及底质分布。结果表明,扬子浅滩南侧东海外陆架的砂质沉积基本上是自-80m海面以来形成的。扬子浅滩形成于-52m海面之后,于-30m海面时已有一定规模,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扬子浅滩。南黄海中部泥自-52m海面时就已开始形成,-30m海面时范围很大,侵入北黄海,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逐渐调整到现在的范围。渤海中央泥、北黄海西部泥、浙闽岩外泥、辽东半岛西侧与北侧的砂质沉积、西朝鲜湾与江华湾中的砂质沉积以及苏北浅滩是自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逐渐形成的,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形成的盛期在公元8世纪之后。济洲岛西南泥、南黄海东部泥很可能分别形成于-30m海面、-52m海面以来。全新世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2个阶段: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前为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宏观格局的形成阶段;全新世最大海侵于今为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格局的局部调整阶段。某一特定时期渤、黄、东海陆架的底质分布格局主要受控于此时的潮流动力场。末次盛冰期以来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格局的演变主要受控于该区潮流动力场的演变。  相似文献   
294.
根据 1 996~ 1 999年的标准断面资料及 1 997、1 998年夏季的 6幅卫星遥感温度图像 ,初步分析了黄、东海 2 7°~ 34°N观测区的温、盐度分布。认为 1 997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特色 ,而 1 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主要是对 30°N以北海域上层有所影响。综合 4年中 8月份的温、盐度分布态势 ,夏季气温比较正常的 1 996年与 1 998年两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比较类似 ,而都属北热南凉的 1 997年和 1 999年两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也较为类似。  相似文献   
295.
东海黑潮主段环流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种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东海黑潮主段子环流系统的物理模型,它是由较稳定的东海黑潮主段、经常出现(大概率)的右侧逆流和有条件出现(小概率)的外陆架逆流所构成的一个双环环流结构。部分黑潮水由主段北部进入陆架区形成外陆架逆流,或转向黑潮以东海域形成右侧逆流;由主段南部进入黑潮的陆架水,一部分来自外陆架逆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外陆架部分;黑潮右侧逆流水大部分形成反气旋流动重新进入主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东部部分。  相似文献   
296.
在将钻井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的时深拟合公式应用于深部地层的时深转换时,拟合深度与计算的层速度常常不够准确。本文首先利用多项式和幂函数给出了东海陆架盆地中部某凹陷41口钻井VSP数据的时深拟合公式,并用双程旅行时(TWT)最深达8 s的三维地震速度体数据与多道地震剖面对拟合公式在深部地层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在TWT为8 s时,速度体数据表明41口钻井位置的平均深度为18 140 m,平均层速度为6 208 m/s,二次多项式的平均拟合深度较之偏高9.2%,计算的层速度偏高36.2%,幂函数则分别偏低28.9%与35.6%,拟合效果都不理想。对此,本文采用通过识别VSP数据的增速拐点并对增速拐点前的VSP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对增速拐点后的VSP数据进行幂函数拟合的分段拟合模型,将TWT为8 s时的平均拟合深度和层速度的误差降到3.3%与4.7%。地震剖面显示研究区莫霍面深度约为TWT=11 s,分段拟合模型在TWT=11 s的平均拟合深度为27 516 m,层速度为7 334 m/s,更接近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该模型能显著提高深部地层时深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297.
珠江组一段沉积时期是珠三坳陷沉积体系演变的重要时期,由早期的大范围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为晚期的浅海陆架沉积体系,对其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海侵过程中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而且对浅海陆架有利沉积相带预测具有指导意义。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珠三坳陷珠江组一段四级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结合方法查明了珠江组一段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讨论了沉积演化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珠三坳陷珠江组一段可划分为PS1、PS2、PS3、PS4共4个四级层序。PS3和PS4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和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组合;PS1和PS2时期以浅海陆架沉积体系大规模发育为特征,在研究区西部发育潮流砂脊,东部发育滨外砂坝。珠三坳陷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以及垂向演化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强度、构造沉降与古地貌等综合控制。水下分流河道、潮流砂脊与滨外砂坝等微相砂岩占比高且物性好,为油气储集的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298.
2012年南海西北陆架冬季水文特征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12年12月南海西北部陆架海区的温盐和流速实测资料,分析了粤西和琼东陆架海区冬季三维温、盐结构和流场特征,给出沿陆架和跨陆架方向的水体和热盐通量。结果表明:(1)在50m以浅,粤西和琼东海区温度均由近岸向外海递增,深层则相反;冬季近岸海区混合层较深,外海密度跃层位于60—120m深度且层结较强,浮力频率大于10–2/s;(2)海流大致沿等深线向西南流动,30m以深流速大小在0.03—0.40m/s之间,且随着深度增加而略有减小;琼东海区100m等深线附近在60m以浅水层观测到水体辐聚并有明显温度锋面存在;(3)沿陆架方向的水体和热盐输送均大于跨陆架方向,其中粤西单位面积沿/跨陆架水体通量平均值为0.13×10–6/0.03×10–6Sv/m2,低于琼东海区的0.91×10–6/0.56×10–6Sv/m2。  相似文献   
299.
涡旋对海洋中的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有重要作用。黑海西北部陆坡边缘是长生命周期涡旋经常发生的海域,但涡旋引起的陆架和海盆之间水交换通量的季节性特征,以及海盆边缘环流对跨陆架水交换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文对黑海西北部陆架区与深海盆区间的跨陆架水交换进行了研究,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原始方程模式模拟的温、盐、流等资料,结合涡旋自动探测方法,统计了黑海西北部海域的涡旋活动,研究了涡致跨陆架水交换的季节性特征,计算对比了2002年到2010年间海盆边缘环流与涡旋对跨陆架水交换通量的各自贡献。结果表明:黑海西北部地区海盆边缘环流强度与跨陆架进、出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67,海盆边缘环流位置与跨陆架交换量的相关系数为0.52;海盆边缘环流强度与位置的季节性变化导致了黑海西北部跨陆架通量的季节性变化。黑海西北部地区表层3月到8月之间涡旋所引起跨陆架交换量约占了跨陆架交换总量的16%~31%;涡致跨陆架通量也具有季节性特征。文中对单个涡旋进行了详细研究:2005年5月5日到2005年7月20日之间在黑海西北部存在一个直径最大值时达到120 km的反气旋式涡旋,涡旋存在期间完成了从陆架区向深海区的水体传输,相当于黑海西北陆架区水体积的30.9%。  相似文献   
300.
为了明确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下段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形成演化阶段及其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钻测井数据、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和均方根振幅属性等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陆架边缘三角洲的识别特征、演化模式和控制因素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陆架边缘三角洲在顺物源方向具有高角度斜交型前积反射,缺乏顶积层的海岸平原相,其前端发育盆底扇沉积;垂向沉积序列以多期反旋回的前三角洲、席状砂、河口沙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的叠置为特征,发育陆坡区常见的生物扰动、泥质条带变形和滑塌、滑动现象;珠江组下段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成于强制海退体系域时期,并伴随着盆底扇的发育,而低位体系域时期主要发育斜坡扇和低位楔状体;构造活动促使白云凹陷北坡在珠江组下段时期形成稳定分布的陆架坡折带,珠江组下段时期古珠江携带的充沛物源和该时期强烈的海平面下降使碎屑沉积物能够进积至陆架边缘,甚至陆坡地区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