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5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蓝东兆  方琦 《台湾海峡》2002,21(3):351-359
本文对东海陆架DG9617岩芯沉积硅藻进行了研究,共分析鉴定出97种和变种,有近10种硅藻在岩芯中连续分布,且有较高的含量,而其余种类含量极低,仅零星检出。根据该岩芯中产出硅藻种类、含量及硅藻丰度变化特征自下而上共划分出3个硅藻组合带及5个亚带。结合孢粉资料,对产出3个不同硅藻带岩芯的地层年代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岩芯所代表的地层年代为中-晚全新世,硅藻I组合带大致为大西洋期的沉积,硅藻Ⅱ组合带应为亚北方期的产物,而硅藻Ⅲ组合带与亚大西洋期对应。文中并对不同硅藻组合带产出时的古海洋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2.
东海陆架水域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和物理输运的规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利用“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的资料探讨营养盐在陆架水域的分布和物理输运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季节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东海陆架水中的营养盐是冬季沿岸低盐的富营养盐水向东海北部和南部输入并与入侵陆架的黑潮上层低营养盐水混合变性形成的.指出陆架富营养盐水的边界位置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移动规律.叙述了营养盐随沿岸水东扩、和黑潮水北上等过程中的混合扩散和输运规律.  相似文献   
113.
1994~1995年间在东海外陆架获取370个柱状样,每个样长约为2~4m.对其底部沉积物作了磁性测试,发现局部地区存在SIRM异常高现象.由磁参数推断导致SIRM异常的矿物为硫复铁矿.将磁性异常地区沉积物作矿物磁选,对磁选所得矿物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能谱、X衍射及穆斯堡尔谱测试,证实了次生硫复铁矿的存在.结合本区新生代油气构造圈闭和残留沉积物可溶铁Fe3+/Fe2+比值异常的分布,用油气渗漏解释了SIRM异常及硫复铁矿的成因,从而认为SIRM异常对深部油气藏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根据东海四轮对外招标和近期部分工作成果,对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早期与前第三系含油气系统存在的可能性及其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推测西湖-基隆(台北)凹陷带新生代盆地早期——古新统(T04-T06)可能发育裂谷早期湖相或滨海湖相沉积体系,与已经钻探证实的长江-丽水(瓯江)凹陷带构成“二坳夹一隆”的沉积格局,认为该河湖沉积体系与前第三系含油气系统为陆架盆地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和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115.
在1987年美国南极研究计划Polar Duke航次在南极半岛北部陆架采集了3200km地震反射剖面,结核陆地研究及DSDP354航次成果,我们地该区域的构造、气体演化史及可能的油气前景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6.
黄东海陆架沉积环境研究中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松龄 《海洋科学》1995,19(4):55-57
1关于晚更新世末期黄河流入日本海的反思长期以来,海洋地质学界的若干研究者认为:晚更新世末期时黄河会随着冰期时期海面的降低而不断向外陆架延伸,即随着海面的降低而降低,两者成简单的同步关系。最近,夏东兴教授认为:最后冰期时期,海退以后的陆架在当时的季风作用之下,陆架处于极度干旱的条件下,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沙漠化,并形成多种类型的沙丘和大面积的黄土沉积。黄河中上游比现在更远离海岸,处于更为干旱的环境之下,现在都经常断流的黄河,在寒冷的冰期时期和长江一样,不可能有足够的径流,随着海面的降低而降低。于是,黄…  相似文献   
117.
北高加索陆架边缘的地形特征Ф.А.Ш ербakoB等在陆架地形单元中它的边缘,向陆坡过渡的弯曲区最为独特。在边缘地形的形态构造和形态刻蚀特征中,反映出大陆浅滩的地貌和古地理特点。俄罗斯的某些研究者(其中包括本文作者之一)的论文涉及这些问题(,199...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12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间隙水和细菌资料分析,指出了研究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铁的分布特征,并与细菌、地质资料对比研究、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对间隙水中铁的来源及其控制因素作了初步探讨。资料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铁主要赋存于细粒沉积物中,腐植酸中铁由河口向陆架减少。间隙水中铁主要来自沉积物中高价铁,在弧菌科(Vibrionaceae)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细菌的媒介下,参加了沉积物中某些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接收了有机物的电子后被还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受控于参加媒介作用的细菌。  相似文献   
119.
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在区域地质构造上虽然同属下沉区,但它们的重力异常(其中包括布格异常、空间异常和均衡异常)、地貌特征、沉积环境、地壳类型、应力分布、构造活动、成因机制上均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从而揭示了两者决不是简单的“块体”下沉,而是两个性质完全不相同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20.
使用旁侧声纳图像、地震反射剖面、表层沉积物样品、短岩心测绘了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岸外内陆架,以确定近岸硅质碎屑砂区和滨外碳酸岩区的过渡带,并辨别这两种不同沉积相分布的过程。这些沉积相之间的过渡带是突变的,与内陆架的地形密切相关。一系列几乎垂直于海岸的低起伏沙脊成为内陆架的特点。地层方面,这些沙脊以全新世冲刷面的形式与下伏更新世和古一新近纪碳酸岩层分隔开来。尽管沙脊东南翼表层沉积物为细到极细硅质碎屑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